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分拆上市越来越成为我国资产重组的重要方式,发展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分拆上市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探讨了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经济动机和分拆上市的市场表现以及我国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发展路径,并以东北高速的案例采用事件研究法进行了分析,最后从监管机构和上市公司两个层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3年“两会”触国资委尚在酝酿之中,关于央企改革,公众对两个关键词印象深刻:“拆分”和“垄断”,“拆分”自然是为了消除“垄断”。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市场反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以来,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以及由此衍生的控制权转移现象日渐增多,中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市场也基本形成,为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市场反应的实证分析提供了便利条件.本文用事件研究法对2006~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对控制权转移事件的反应具有明显的”先抑后扬再抑”的倒N型特征,控制权转移信息存在提前泄漏问题.但是,随着市场的逐步完善,投机炒作现象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4.
秦长城 《新理财》2014,(10):40-41
2008年年底,中组部、国资委公布了第八次央企全球公开招聘的最终确认名单。在众多高管当中,被任命为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农发)总会计师的张沛军,是最为特殊的一个。说他特殊,不仅因为他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同时,他还是众人当中,唯一的一个“三无”人员。在“空降”中农发之前,他没有任何国内和国企工作经历,甚至还不是党员。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检验了2010年至2011年间国务院的综合性房地产调控政策对全国商品房交易市场的调控效果。以"国十一条"、"国十条"、"国五条"、"新国八条"为典型独立事件,通过测算国内4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的日度数据序列异常收益率,经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由于各地居民提前形成政策调整的适应性预期,历次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并不显著;更重要的是,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东、中、西部地区商品房交易市场表现出了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建议国家在现有的全国性统一政策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差别化调控政策,以期延长政策效果释放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酒鬼酒塑化剂事件入手,以我国29家酒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根据收集的数据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塑化剂事件具有的信息含量对股价是否具有解释力。最后得出结论,投资者对上市酒企的净资产收益率、股票市场走势及上市酒企的主营业务类型反应较为敏感,但是对公司的资产总额和市盈率没有做出显著反应。  相似文献   

7.
通过事件研究法,以2014年11月"沪港通"的正式实施为事件,以其中沪股通交易范围内上证180指数、上证380指数的成分股中A+H股为研究对象,对"沪港通"正式实施公告发出前后是否存在超常收益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A股市场尚未达到半强式有效。虽然"沪港通"受到广大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但当前投资者并不看好;最后,根据实证结果进一步分析投资者不看好"沪港通"的原因,并对如何提高中国A股市场的效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外资》2013,(13):26-26
就目前而言,有条件和能力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竞争的企业主要还都是央企。关于“走出去”的意义、经验和取得的教训,很多专家都提出了很多富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和观点,我从国资委和企业的角度谈一点实际、可操作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事件研究法,以2014年11月“沪港通”的正式实施为事件,以其中沪股通交易范围内上证180指数、上证380指数的成分股中 A+H股为研究对象,对“沪港通”正式实施公告发出前后是否存在超常收益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 A股市场尚未达到半强式有效。虽然“沪港通”受到广大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但当前投资者并不看好;最后,根据实证结果进一步分析投资者不看好“沪港通”的原因,并对如何提高中国 A股市场的效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央企在各地投资不少于11.38万亿元。而对全国27个省区市(不含北京、上海、西藏)国资委、发改委网站所披露的央企地方合作数据(协议金额)所做的不完全统计显示,2008-2011年4年间,央企在地方投资增长了42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我国全面股权分置改革的第一批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事件研究方法,对事件日之前的累积超常收益CAR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股改预期带来的股价提前反应是累积超常收益显著异于零的原因;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股改中存在内幕交易。  相似文献   

12.
邹文理  王曦  谢小平 《金融研究》2020,476(2):34-50
本文使用事件研究法分析我国中央银行沟通行为对股票价格走势的影响。研究发现,影响确实存在且影响方向和力度与央行沟通方式以及股票市场背景有关。具体而言:(1)书面沟通影响显著,口头沟通则无明显作用;(2)宽松性政策信息沟通产生了正向影响,紧缩性信息沟通影响为负;(3)沟通事件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一种短期作用,并伴随着即时效应、预知效应和滞后效应;(4)在熊市或牛市的不同市场背景下,央行沟通对股价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结果表明,央行的沟通手段对金融市场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市场对股改这一事件的反应显著,在股改日当天出现显著为正的累积超常收益,说明了股改给流通股股东带来了超常收益;资产重组和权证方式使得流通股东获得较多的超常收益,而广为流行的送股方式以及派现方式和缩股方式都没有给流通股东带来较多收益。  相似文献   

14.
The specification and power of mean-adjusted, market and quadratic models in event studies using OLS, Patell, Jaffe and GLS are examined. Simulation is used with security and portfolio returns to capture different cross correlations. The market model is always superior in specification and power compared to the mean-adjusted and quadratic models. The use of OLS with the market model is supported in the absence of clustered events and event day uncertainty, whereas use of Jaffe with the market model is supported in the presence of these problems.  相似文献   

15.
股改对流通股股东财富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股市的二元制结构在长期中对证券市场造成了很多的困扰,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使得证券二级市场的风险增高,从而流通股股东承担着相对过高的成本.2005年4月开始,股权改革开始坚决地实施,本文就股改的结果做出实证检验,发现在股改改后的一段时间里流通股股东利益得到了补偿,并且股改的对价方案对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影响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上市公司股票信用风险的事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分类的基础上,采用事件研究法对股票信用风险引起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收益信息披露和担保或关联交易两类违规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明显损失.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交易制度创新的收盘集合竞价制度于2006年7月在深交所主板实施,本文应用事件研究的方法和EGARCH模型,对沪深股价指数及个股在收盘集合竞价制度实施前后的相对成交量和波动性特征进行比较研究,考察该制度的实施对市场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认为收盘集合竞价的实施基本达到预期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8.
本文拟对沪深两市36家上市公司季报公布前后股票收益率变动情况进行研究。基于FFJR在1969年的文献中所提及的事件研究方法。发现每天的异常收益率在事件窗口中表现比较平稳,而每天累积的异常收益则具有明显的趋势,投资者在季报公布前后能获得显著的异常收益。反映出我国资本市场尚未达到半强有效,文章在最后指出一国应加强资本市场独立性的建设,有利于增强资本市场对宏观经济周期的超前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