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济师》2019,(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压力越来越大,亟需在旅游中放松、体验慢节奏的生活状态,乡村旅游成为了更多游客的选择。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一方的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助力。文章通过对喇叭沟门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数据研究,针对喇叭沟门满族乡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更好地发展乡村旅游,拉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宁波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基于点-轴系统理论,分析宁波市乡村旅游资源类型和空间分布现状,阐述其空间优化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并提出2个中心、6个增长极、16个发展节点和2条发展主轴、4条扩展轴、3大乡村旅游组团(旅游地系统)的乡村旅游空间发展模式,以构建中小尺度区域乡村旅游的最佳结构,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深化乡村旅游认知的多维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明泉 《经济管理》2007,(10):75-80
随着都市居民休闲时间的增多、休闲观念的转变、收入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因为城市环境污染、竞争强度加剧,乡村旅游已成为都市人节假日出行的一个重要取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深化对乡村旅游的认知。基于休闲的视角观察,乡村旅游较好地满足了都市人的“土木情结”,有着内生的需求支撑。基于和谐的视角观察,发展乡村旅游为实现城乡和谐、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双赢路径。基于体验的视角观察,乡村旅游有着审美体验、娱乐体验、遁世体验和教育体验的内生特质,乡村旅游只有抓住这一特征,才能打破僵局和停滞的现状,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休闲方式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与参与的对象。文章以庆阳市乡村旅游为研究主体,利用SWOT分析法研究庆阳市乡村旅游开发,在阐述庆阳市乡村旅游在区位与交通、资源、构成要素和类型、政策和城市知名度等方面的优势;在经济基础、乡村资源开发、市场、乡村文化内涵、产业和人才等方面劣势;在美丽乡村建设、扶贫开发和旅游业大发展等方面的机遇以及在区域竞争、环境和体制等方面挑战的基础上,对庆阳市乡村旅游进行了开发研究,得出庆阳市乡村旅游开发优势明显,具有较好的发展条件,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与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需求的转型,使乡村旅游成为旅游新热点,乡村旅游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中国虽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资源条件,但仍存在经营理念低俗化、品牌定位趋同化、乡土文化城市化、管理模式混乱化、产业组织自发化等一系列问题。选取日本饭山市乡村旅游、阿根廷庄园游等乡村旅游发展五个成功案例的发展模式,分析其产品结构、旅游活动形式等成功经验,得出需提供高品质产品、高品位消费等五条启示,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师》2017,(7)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一种典型的产业扶贫创新方式,在创新乡村发展模式、拓宽农户增收渠道;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再塑乡村价值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存在资金严重不足、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贫困村民参与意识不强、人才资源缺乏等现实困境。要破解这些困境,必须吸纳多元化的社会资金参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注重精准识别贫困人口,进行有针对性帮扶;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和延伸产业链;引入专业化人才,打造"创新型""创意型"乡村旅游精品;构建长效性培训机制,提升贫困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乡村产业绿道是在现有乡村绿道或美丽乡村精品线规划建设的基础上,以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的线性空间规划设计,而乡村产业绿道规划建设的关键步骤就是规划选线。为探究乡村产业绿道规划选线的内在机制,在研究有关乡村产业绿道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产业绿道选线的基本特征,在GIS技术辅助绿道选线的思路下,选取产业资源层、服务需求层、设施基础层和生态基底层作为选线要素,进而确定选线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德尔菲法(Delphi)构建了乡村产业绿道的适宜性评价体系。最后以浙江省嘉兴市油车港镇为例进行GIS应用与乡村产业绿道选线实践探索,验证评价体系的可行性,从而为乡村产业绿道选线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因久居城市的人们对美丽田园景色和美好乡村生活的向往而产生,并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而不断发展。一些发达国家把乡村旅游作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户收入水平和解决农业农村发展困境的主要路径,在土地、金融、投资方面积极扶持,在乡村旅游的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监督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借鉴这些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我国应创新乡村旅游业态、鼓励乡村旅游投资开发、加强乡村旅游的宣传营销、培育乡村旅游产业带头人、倡导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乡村旅游景观建设、注重旅游资源和文化的保护性开发。  相似文献   

9.
鉴于浙江省武义县已具备的优质自然及人文景观,及培育良好的美丽乡村和生态养生旅游市场,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让社会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全民"的精神,避免区域内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实现游客的多维旅游需求,文章在总结武义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美丽乡村和生态养生旅游的全域化整合发展思路,以期武义生态新农村建设得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同时丰富我国旅游市场和产品的多元化研究,推进美丽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旅游是乡村发展的“助推器”,能够发挥其他产业不能替代的多重功能。为使乡村旅游能够发挥其预期功能和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源头探讨诱导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以推拉理论为基础,从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分析我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驱动力,以此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乡村旅游职业教育是提高乡村旅游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途径之一。针对乡村旅游职业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认为,应该走一条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有特色、规范统一的和谐发展模式来发展乡村旅游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2.
梁添勇 《时代经贸》2013,(16):25-27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经营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它是利用农业资源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经营活动及农耕文化,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和体验农业文明的一种农业经营活动。休闲农业发展对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镇和美丽家园具有重要意义。闽西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是全国著名的客家祖地、侨区、革命老区、林区和旅游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绿色文化特色明显,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具有良好条件。本文从闽西概况出发,分析了闽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特点、景区分布、主要类型和存在主要问题,提出了闽西休闲农业发展的七条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云南迪庆是一块多民族、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和谐相处的美丽而神奇的土地,有着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目前,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丰富的旅游资源不相适应,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缺乏规划、客源市场及旅游产品单一、文化含量低等问题。迪庆发展乡村旅游要着力解决以上问题,才能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陆桥商讯     
《大陆桥视野》2011,(3):93-96
甘肃打造三条旅游线路据甘肃省旅游局介绍,"十二五"期间,甘肃不仅要做大做强丝绸之路游线、华夏文明黄河游线、大香格里拉游线三条国家精品旅游线路,还将破除瓶颈,加快完善旅游交通建设。甘肃省不仅要着力打造国家精品  相似文献   

15.
乡村生态康养旅游是乡村生态旅游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的产物,发展乡村生态康养旅游是带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目前我国乡村地区生态旅游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研究表明,我国乡村生态旅游产业与健康产业虽然实现了初步的融合,但产业融合度偏低,主要是由于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资金投入不足;企业整合与创新能力不足,康养旅游精品缺乏;高素质人才培养不足,职业能力培训欠缺。探究问题的根源、关键、根本、核心和突破点,并提出以"协同行动、协同服务、协同共享、协同监管"为目标的协同发展体系,包括协同发展的目标、主体和任务,以期促进乡村生态旅游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以乡村生态康养旅游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倪莹莹  侯杰 《经济师》2023,(1):125-126+129
长株潭城市群积极相应国家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号召,着力发展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的田园综合体模式。文章总结了田园综合体的意义,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发展现状,对比分析国内外田园综合体发展经验,选取长株潭城市群有代表性的浔龙河小镇田园综合体项目为样本,分析田园综合体可持续发展存在核心问题,为后续研究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内田园综合体项目可持续发展路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夏海明 《时代经贸》2006,4(11):149-149,151
中外许多旅游地建设的若干经验表明,旅游地正趋向于精品的营造,依靠旅游精品促使旅游地成为广大旅游者实现休闲、度假、观光等旅游消费目的的理想选择。舟山市旅游发展迫切需要打造一批旅游精品来推动群岛型海洋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的建设。本文就打造海鲜美食文化旅游精品作了探讨,提出一些可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透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治国  苏勤  陆恒芹  潘轼  冯书春 《经济地理》2007,27(6):1046-1050
乡村旅游在国外是一种发展较为成熟的旅游形式,相应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也反映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和动态.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立足点集中在乡村旅游相关概念的建立;乡村旅游和农业的关系;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乡村旅游影响;乡村旅游运行机制;乡村旅游面临的问题和对策;乡村旅游的计划、组织和政策等几个方面,具有研究内容丰富性、方法手段先进性、区域尺度二元性、政策引导规范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推动惠城区新农村建设走在前列作出示范,惠州市惠城区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开展了"惠城区北部山区依托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横沥镇、芦洲镇了解美丽乡村和"三宜"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情况,掌握北部山区乡村旅游资源本底和美丽经济培育现状,客观分析自身优势与短板,并学习借鉴安徽、浙江等地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提出发展美丽经济的策略与建议,为惠城区加快北部山区美丽乡村建设、打造高水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品牌建真言、献良策、做贡献.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旅游资源地域组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河南省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三点一线”、“一带四区”为重点的旅游精品项目。但其开发存在着协作开发意识淡薄、资源整合力度小等问题,限制了优势的发挥。为此,文章提出了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地域组织思路,即从培育三级旅游中心地,到构筑二条旅游发展轴,再到构建合理的旅游区等级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