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当前金融诈骗的特点(一)骗术翻新,种类增多。随着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诈骗的方式由涂改存单,伪造银行汇票,盗用单位、企业帐户等发展到利用各种银行票据行骗,伪造或使用过期失效的信用证,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以引资为饵骗取银行文书,伪造国家部委文件或银行文书,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骗取银行贷款、充当中介人假借社会集资、融资活动行骗。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对资金需求量显增加,贷款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银行贷款促进企业生产,促进商品流通和社会各方面发展。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将罪恶之手伸向了银行贷款,视骗取贷款为快速暴富的一条捷径,使得贷款诈骗案件频繁发生,严重扰乱了国家正常金融秩序,给国家和金融机构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伴随经济生活的活跃,金融领域更加引人注目,金融诈骗案件也呈上升之势,其中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的违法犯罪活动更为突出。总览近年来发生在国内各地的金融票据诈骗案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伪造银行承兑汇票,通过贴现或抵押贷款等形式,骗取银行资金;(2)利用作废的、偷窃的银行汇票进行伪造、涂改,在商贸活动中骗取财物;(3)涂改现金支票,到银行提现;(4)伪造转帐支票,以贸易活动为名,到银行办理转帐手续,骗取财物;(5)窃取存款单位或个人的有关资料、证件,伪造、涂改存单,到银行冒领提款或转帐,骗取…  相似文献   

4.
张生军 《理财》2013,(3):26-27
骗取银行贷款,“引诱”金融机构,直接诈骗企业。仅用10年左右的时间,一个高手通过自己的操作手法,在腾挪辗转间完成了上百亿元的骗贷。  相似文献   

5.
警惕形形色色的金融诈骗杨柳青辑我经济发展迅速,内资金却很紧张。因此,内外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个机会。把诈骗的目标对准银行和企业,使内企业和金融机构蒙受重大损失。一、以外某大财团或某银行的名义骗取扬内银行的承诺书或担保书。如1994年中农业银行河北省衡水...  相似文献   

6.
浅谈银行票据诈骗新动向及其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票据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银行票据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银行票据诈骗的行为也日趋猖獗.范围不断扩大.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和银行的正常经营活动。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简要谈谈当前银行票据诈骗的新动向及其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怎样防范金融诈骗案件庞人和金融诈骗案件是指不法分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等手段,直接从金融机构中骗取资金或有关信用文书的行为。近两年来,金融诈骗案件屡屡发生并有急剧上升的趋势。它不但严重地损害了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信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各种银行卡的发卡量不断增大。银行卡作为一种全新的支付工具和结算手段,凭借其携带方便、循环使用等特点,深受人们青睐。但是利用银行卡的各类犯罪也相对突出,尤其以诈骗犯罪最为明显,诈骗手段也花样百出,如利用在自动取款机上张贴非法告示骗取客户的账号密码、骗取他人银行卡或身份证进行恶意透支、持卡人明知自己没有偿还能力却恶意大额透支等现象。但在诈骗案件发生后,银行与被害人之间就损失由谁来承担以及如何承担所引发的争执日益增加。因此,明确责任的归属以及归责原则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金融诈骗是一种以金融机构作为犯罪对象,以非法占有国家资金为目的,用虚构事实、隐瞒真象的方法骗取较大金额资金或盗用银行名义进行诓骗的违法活动。金融诈骗活动严重侵害我国的社会主义财产所有权关系,阻碍经济的正常发展,败坏银行的信誉,必须严惩。近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金融诈骗活动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是诈骗手段多样化。随着改  相似文献   

10.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在金融领域内的犯罪活动也急剧增加,尤其是诈骗犯罪较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1—10月份全国共发生金融票据诈骗案件2120多起,2004年金融票据涉案金额高达42.63亿元,占金融犯罪金额的一半。金融诈骗犯罪已成为我囤经济领域危害最大的犯罪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