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兄弟阋墙     
《经营者》2012,(13):72-85
原本运动形象突出的英菲尼迪M,放弃运动转向舒适靠拢,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了可能是有史以来最舒适豪华的英菲尼迪——M25L长轴距版本;  相似文献   

2.
英菲尼迪的傲骨让人佩服,无论是与假想敌相比,还是和自己潜在的对手相比,英菲尼迪M37的实际表现丝毫没有辜负高性能豪华轿车的名声但是仅有傲骨肯定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3.
《东南置业》2011,(6):99-99
6月3日,当代豪华车品牌英菲尼迪旗下的第27家经销店——福州吉诺英菲尼迪特许经销店盛大开业,成为福州地区的首家英菲尼迪特许经销商,这将进一步完善英菲尼迪在福建地区的服务网络。英菲尼迪中国事业总部总经理吕征宇先生、福州吉诺英菲尼迪董事长贾小平先生、福州吉诺英菲尼迪总经理周飓先生和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了开业典礼,祝贺首家英菲尼迪特许经销店落户福州。各界嘉宾、英菲尼迪客户及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福州吉诺英菲尼迪特许经销店的盛大开业。  相似文献   

4.
周俏 《经营者》2012,(15):144-145
英菲尼迪M在经历了几年不温不火的辗转后,近日推出了专为中国量身打造的长轴距版车型M25L。这充分展现了一个曾经的“小演员”的野心勃勃与雄心壮志。全新M的轴距达到了同级别领先的3050MM,且加长的轴距全部应用在后排,大大提升舒适性。  相似文献   

5.
杨与肖 《经营者》2012,(12):18-19
国产化尘埃落定、M长轴距版车型上市以及全球新负责人到任,英菲尼迪作为一个豪华品牌,其独立发展的意志、不断向上的追求、快速应变的举措,足以引起任何一个竞争对手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经营者》2016,(4):19
临时救火两月时间的英菲尼迪全球首席运营官武佳碧将回到英菲尼迪位于香港的总部,继续担任原职。4月8日,前宝马中国高管陆逸正式挂帅东风英菲尼迪及英菲尼迪中国总经理,全面负责东风英菲尼迪及英菲尼迪中国的管理工作。继任者陆逸是一位在豪华车领域有着多年从业履历和经验的本土化高管,其1999年供职于奔驰在华合资的商用车企  相似文献   

7.
在成都东郊记忆英菲尼迪之夜,戴雷宣布英菲尼迪全新车型命名体系、发展愿景和战略方向,旨在成为“全球第四大豪华车品牌” 成为“全球第四大豪华车品牌”是英菲尼迪的新目标。在中国的现实是,只有27%的人知道这个品牌,英菲尼迪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8月29日晚,以“整装前行,英菲尼迪开启Q纪元”为主题,成都车展英菲尼迪之夜活动在成都东郊记忆举行。英菲尼迪中国事业总部总经理戴雷宣布全新车型命名体系、发展愿景和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8.
《东方企业家》2011,(2):33-33
2010年12月20日,当代豪华车品牌英菲尼迪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11.3号馆举行了隆重而盛大的英菲尼迪灵感盛宴,庆祝英菲尼迪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三周年。日产汽车公司企业副总裁斋藤彻先生、英菲尼迪中国事业总部总经理吕征宇先生、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川北刚史先生与各界名流及全国各大媒体共同分享了英菲尼迪三年以来在华发展的斐然成绩。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时代》2012,(10):110-111
今年,相对于整个车市微增长的态势,豪华车市场仍然跑赢大市,成为最热门的市场之一。全新奥迪A6L以及英菲尼迪M长轴距版先后推出,猛攻中级豪华车市场,促使这一细分市场成为豪华车乃至整个车市炙手可热的领域。  相似文献   

10.
英菲尼迪作为"新豪华"品牌风格的开创者,自2007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取得了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英菲尼迪继北美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市场,英菲尼迪中国市场的发展对其全球战略意义至关重要。春节前夕,英菲尼迪总裁约翰·德·尼琛(Johan de Nysschen)先生专程来到中国,在北京与中国媒体分享了英菲尼迪全球发展蓝图,并强调了中国市场的战略  相似文献   

11.
吴迎秋 《英才》2013,(6):119-119
过去,史登科、戴雷、陆逸被称为宝马中国"本土化三驾马车",这是戴雷过去8年在中国汽车圈留下的最深印记。5月上旬,接到英菲尼迪中国公司的电话,对方新调整后的领导班子希望能与我做一次交流。此前几天,英菲尼迪宣布,前华晨宝马营销副总裁戴雷接替吕征宇,担任英菲尼迪中国公司总经理,后者将转任英菲尼迪亚洲和大洋洲区域总经理。接到电话的一刻,我知道,一场涉及两个跨国汽车公司中国  相似文献   

12.
杨与肖  贾可 《经营者》2013,(4):70-74
英菲尼迪要做挑战者,这个定位已经融入英菲尼迪品牌的DNA。挑战不仅是对外的,更是对内的对于英菲尼迪新任全球总裁约翰·德 尼(JohandeNysschen),中国媒体还是有些陌生。只知道他为奥迪品牌在美国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2012年6月,被卡洛斯。戈恩正式“招致麾下”。  相似文献   

13.
英菲尼迪选择进入欧洲是为了品牌的长远规划。基于日产跟戴姆勒的合作,未来计划在英菲尼迪产品上引入3.0L的柴油发动机2010年1月,日产旗下豪华品牌英菲尼迪在中国市场推出两款新品,EX25和G25,和之前产品最大的不同是,这是英菲尼迪首次推出发动机排量低于3升的车型,似乎在向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招手。不过,大多数的消费者依然会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东方企业家》2011,(5):43-43
旷世杰作,难得一见:回到未来,更是设计者们追逐的目标。可是,有这样—辆车,在今时今日,它可睥睨天下,傲视群雄;而它却又似属于未来,穿越了时空,与你我相见。这样的惊艳只可来自于全新英菲尼迪M37/25——我们这个时代里最完美的四轮艺术品。  相似文献   

15.
刘杨 《经营者》2010,(9):74-75
英菲尼迪选择进入欧洲是为了品牌的长远规划。基于日产跟戴姆勒的合作,未来计划在英菲尼迪产品上引入3.0L的柴油发动机  相似文献   

16.
杨与肖  贾可 《经营者》2013,(2):70-74
英菲尼迪要做挑战者,这个定位已经融入英菲尼迪品牌的DNA。挑战不仅是对外的,更是对内的对于英菲尼迪新任全球总裁约翰·德·尼琛(Johan de Nysschen),中国媒体还是有些陌生。只知道他为奥迪品牌在美国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2012年6月,被卡洛斯·戈恩正式"招致麾下"。2013年1月29日下午,在北京柏悦酒店61层的柏悦一厅,德·尼琛接受了《汽车商业评论》的独家访问,回答了有关英菲尼迪全球化战略、对中国市场思路,以及  相似文献   

17.
《东方企业家》2011,(6):65-65
毫无疑问,2010年的中国车市延续着2009年以来的火爆气氛。如果说如火如荼的产销两旺是国内车市巨大潜力的释放,那么面对越来越理性的中国消费者,只有拥有高超技术实力的厂商才能够在日新月异的汽车发展过程中体现出自己的技高一筹。全新出击的英菲尼迪新M车系,就是豪华行政级轿车细分市场中的一位真正的实力派高手。  相似文献   

18.
黄大路 《经营者》2016,(4):54-55
众多大咖的出席,让这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备受关注。英菲尼迪则借机再次在高端消费者中进行了品牌宣传3月21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年会的境外代表,并同他们座谈交流。英菲尼迪全球总裁罗兰·克鲁格(Roland Krueger)向总理提问未来中国有哪些具体计划支持创业创新,以及英菲尼迪如何更好的参与其中。克鲁格的  相似文献   

19.
作为以感性为设计理念的豪华汽车品牌,英菲尼迪旗下诸多车款凭借前沿的选型设计赢得了众人的青睐。在英菲尼迪的设计师眼里,汽车绝非仅仅是冰冷的机器,他们要求诞生于自己手中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经营者》2015,(1):142-143
过去一年中,英菲尼迪挑战各种"跨界",颇有成效地在更广泛人群中深化了其"最感性"的品牌印记。更重要的是,借助这股势头,英菲尼迪成功地将品牌力量转化成了销量数据2015年寒假电影档,国产3D动画片《熊出没之雪岭熊风》票房一路飙红。影片中陪伴"熊家族"一路奋勇追击、化险为夷、挑战冰雪传奇的座驾,正是商务舱级豪华七座SUV英菲尼迪QX60 2.5混合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