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我国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初步分析余根钱在考察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时,往往会由于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得出相反的结论。当从治理经济过热或走出经济低谷的角度来看时,就会得出其宏观调控能力很强的结论;而当从经常出现总量失控和经济过热的角度来看时,又会得出其...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电子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分析,认为二者的观念存在一致性,电子政府的建设能够有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建设电子政府,首先要有一个功能强大、方便快捷的政府门户网站,本文提出了内地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丹 《时代经贸》2011,(6):108-108
本文通过对电子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分析,认为二者的观念存在一致性,电子政府的建设能够有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建设电子政府,首先要有一个功能强大、方便快捷的政府门户网站,本文提出了内地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政府规制与政府行为外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行为外部性是政府规制,发挥其职能以弥补市场缺陷所呈现的一种状态。政府规制与政府行为外部性具有一定相关性,通过改变交易规则或者产权控制从而影响市场外部性,导致相应的成本与收益组合的改变。政府规制与政府行为外部性的研究,不仅拓展了外部性研究的理论空间,而且为科学认识政府在现代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正外部性,消除或减少负外部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进行了政府审计监督与政府治理机制的整合研究,阐述了政府审计监督与政府治理机制的关系,提出要解决政府审计的问题需从完善政府治理机制的角度出发,从而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审计模式。  相似文献   

6.
马国玉 《时代经贸》2013,(14):194-194
政府绩效审计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许多难题。本文从阐述政府绩效审计的定义、历史发展入手,分析了在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必要性,以及在我国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马国玉 《时代经贸》2013,(13):194-194
政府绩效审计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许多难题。本文从阐述政府绩效审计的定义、历史发展入手,分析了在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必要性,以及在我国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张欣萍 《时代经贸》2006,4(11):161-161
行政事业性收费是各级政府财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区级政府来说收费的作用尤甚。本文拟对区级收费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与政府会计改革的协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改革的有序推进,在实践中越来越呈现与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诸多弱协同性,主要体现在理论研究、制度设计、服务实践等方面。借鉴国外协同性改革的实践经验,应以"结果导向、成本核算、绩效评价、激励约束、信息公开"等为抓手,推进在政府绩效管理框架下进行协同改革、加强立法保障、完善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促进政府财务报告的应用、严格政府成本的核算与控制、建立健全现代政府管理会计,以提高预算绩效评价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合理性,进一步增强财政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产出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债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实际上已是个老问题,1994年分税制以后就开始出现,主要表现为行政性支出欠账负债,其后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各种建设性项目的增加,债务规模和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发生引发了新一轮地方政府借债高潮。对于地方政府债务,2004年就引起财政部高度关注,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未能根本控制,目前债务规模的急剧膨胀成为全社会的焦点,需要深入全面地研究和切实有效地解决。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县域经济的空间分异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蒋国富  刘长运 《经济地理》2008,28(4):636-639
以河南省县域为研究单元,选取度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10个相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及ARCGIS9.2和GeoDA软件提供的空间分析方法揭示了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分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显著;②总体空间分异特征表现为:浅山丘陵及山前平原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山区县域其次,低海拔平原区县域经济普遍落后;③县域经济空间聚积特征明显,发达经济圈位于郑州-洛阳段及其邻近县市;④LISA值表明,河南省目前存在着三个明显的经济塌陷区.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城市地理学研究方法革新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素红  阎小培 《经济地理》2001,21(6):700-70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地理学进入现代发展阶段,城市问题的增多和尖锐化,各种哲学思潮的介入与学科交叉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数量革命的爆发,使城市地理学中出现了方法论革命和多样理论探索,以寻求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法。本文从城市地理学方法论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出发,探讨信息科技发展下,特别是GIS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支撑下城市地理学发展的方法论革命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回顾中国城市地价评估研究进展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地价变化动态监测的重要性,结合杭州市城市基准地价更新评估研究,应用GIS技术,建立了以标准宗地为载体,以城市发展规划和建设变化信息为依据,以地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关系模型为核心的城市地价变化动态监测信息系统,试验应用研究表明:基于GIS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的建立为城市地价变化信息的正确判断、政府出让土地价格水平的确定以及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工具。  相似文献   

14.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成长过程理论解析与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范士陈 《经济地理》2006,26(6):961-964
基于系统(静态)与过程(动态)的双重视角,以人地关系理论和能力与主体关系逻辑为支撑,基于事物成长过程推进质量与水平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了事物及其能力成长的客观、科学认知,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成长动因与过程进行了系统、全面、科学的理论解析,并结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实际构建了“自然过渡”和“双峰逼近”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成长过程理论模型,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朱丽霞  敖荣军 《经济地理》2011,31(8):1264-1269
集聚一直是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关注的对象,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集聚已不再仅限于狭小、紧凑的地域空间范围内,出现了松散的多中心城市、城市群及都市连绵带等城市区域化的表现。集聚与外部经济从来都是伴生的,但在讨论外部经济的作用时,一直以来都是局限于单中心、单区位的空间,无法解释当今的城市区域化现象。立足于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对外部经济动态研究的结论,从空间动态性的角度研究外部经济,提出外部经济不再局限于"点"状,而是存在着区域化外部经济的设想,即在某一个区域范围内的相关企业能获得与外部集聚经济有关的特定好处,并利用GIS方法对两个不同空间结构模式的城市——芝加哥和洛杉矶所在的州进行了实证研究,证实了区域化外部经济的存在及其作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基于灰色理论的中国人口空间分布模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理论对我国各个省市未来人口总量进行预测,并应用GIS的空间自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未来人口空间分布模式做出预测。研究认为,从2005年到2020年中:北京、天津、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始终保持与周围省市人口密度的高高关联关系,围绕这些省市的省份区域形成了相对人口聚集区域,西部许多省份及东北几省与周围的省份人口密度是维持着低低关联模式。广东省始终保持与周围省市人口密度的高高关联关系,即本省只是单独形成了一个聚集点。2014年是我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变动较大的时期。  相似文献   

17.
城市扩展多尺度驱动机制分析——以北京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厘清上地利用,变化与其驱动力之间的关系,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核心.也是建立变化模型和定量预测的基础.以北京为研究案例,基于遥感影像和GIS技术.获取了1991-2004年北京城市扩展信息,定量分析比较了1991-2004年北京地区面状、线状和点状三种城市扩展李问过程.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尺度上,分析了北京城市扩展过程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城镇用地扩展过程显著,城镇用地在区域总面积中所占比例从1991年的9.80%增长到2004年的17.93%;②城市化过程,主要表现为点状、线状和面状城市化三种基本模式;③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次的驱动因子影响城市扩展过程.宏观尺度上,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政策等政府行为和过去三千年城市发展形成的旧有城市格局从根本上决定了现代北京城市发展的基本风貌和格局;在中观尺度上社会和经济因素为城市扩展提供了驱动力,最明显的是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微观尺度的地形、区位和交通限制决定了城市扩展的可能性,最利于城市扩展的因子是距高速公路的距离.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足1991-2004年北京城市化强度出现一个先增长后减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湘中紫色土丘陵综合治理试验区为研究范围,以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土地资源分类方法为指导,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GIS的强大空间分析功能进行紫色土丘陵地区的土地资源类型划分,试图为我国南方同类地区的土地资源类型划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上海浦东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先后出现了苏南、广东、温州、浦东等发展模式.文章对浦东模式产业的背景、发展历程、核心内容、主要特征等进行了分析.认为要准确把握历史机遇,大量吸引高端外资、走开发公司主导下的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之路、善于吸收发达国家政府先进管理经验的海派文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是浦东模式的核心内容,而加快在伞球价值链地位的攀升、加快产学研结合的步伐、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则是下一阶段进一步丰富、完善浦东模式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GIS技术在济南市可持续发展空间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常勇  李望  徐莉 《经济地理》2000,20(2):40-46
本文利用GIS技术,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影响济南市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要素作了全面的分析,并分析了产生这些不平衡的原因以及应采取的对策.虽然本研究所做的空间分析还不很系统、不很完善,但向着区域可持续发展空间化研究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