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当前我国的能源形势 能源供求关系继续紧张 我国人均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10%和5%。而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能源供应紧张局面日趋严重。2003年全国有21个省市拉闸限电.2004年拉闸限电的省市扩大到23个。2004年的电荒、煤荒、油荒、运力紧张,已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制约“瓶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称.2005年煤电油运仍相当紧张。  相似文献   

2.
2003年初,IBM破天荒地将旗下的ThinkPad T40的首发地定于中国。其实,这样的场面在2003年并非罕见。2003年,国内笔记本电脑市场均保持40%左右的增长;笔记本电脑在中国PC市场异军突起,这种市场的井喷让每一个PC厂商都对此充满喜悦与期待。  相似文献   

3.
2003年初,IBM破天荒地将旗下的ThinkPad T40的首发地定于中国。其实,这样的场面在2003年并非罕见。2003年,国内笔记本电脑市场均保持40%左右的增长;笔记本电脑在中国PC市场异军突起,这种市场的井喷让每一个PC厂商都对此充满喜悦与期待。  相似文献   

4.
《住宅与房地产》2005,(10):62-63
截至2003年的全球最佳天际线排名显示,世界十座最高的楼有6座位于中国,分别在台北、上海、香港、广州、深圳。  相似文献   

5.
2003年初,IBM破天荒地将旗下的ThinkPad T40的首发地定于中国.其实,这样的场面在2003年并非罕见.2003年,国内笔记本电脑市场均保持40%左右的增长;笔记本电脑在中国PC市场异军突起,这种市场的井喷让每一个PC厂商都对此充满喜悦与期待.……  相似文献   

6.
2003年初,IBM破天荒地将旗下的ThinkPad T40的首发地定于中国.其实,这样的场面在2003年并非罕见.2003年,国内笔记本电脑市场均保持40%左右的增长;笔记本电脑在中国PC市场异军突起,这种市场的井喷让每一个PC厂商都对此充满喜悦与期待.  相似文献   

7.
2003年以来,国际油价急剧上涨、高位震荡,标志着世界石油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8.
《上海企业家》2006,(1):47-48
国际能源署石油产业和市场部主管伊格尔斯日前说.“中国的确对石油有非常高的需求.但我们不应以敌对的态度看待一个发展中国家财富的上升,而应该对此欢迎。”伊格尔斯认为.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石油需求快速增长.但就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来看,石油需求的增长速度并不过分。  相似文献   

9.
1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状况 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2003年,全国商品能源生产总量为16.03亿t标准煤,比2002年增长ll%,其中:煤炭产量16.67亿t、原油产量1.7亿t、天然气产量345亿m^3;2003年发电量1.9万亿kwh,比2002年增长15.5%;2003年底发电装机容量为3.85亿kw,比2002年增长7.8%。2003年能源消费总量约为16.8亿t,  相似文献   

10.
福建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组建成立于2003年初,是一家通过改制成立的国有控股企业.两年来,公司的经济效益和人均创效水平居于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先后被评为"福建省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2003~2004年度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创新奖".  相似文献   

11.
《上海物流》2010,(4):6-7
今年是上海市物流学会建会30周年。学会原名上海市物资经济学会,建会于1980年9月12日。2003年初.经市社联批准.报市社团局备案.在2003年4月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上.更名为上海市物流学会。  相似文献   

12.
能源形势与能源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均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10%和5%。而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能源供应紧张局面日趋严重。2003年全国有21个省市拉闸限电,2004年拉闸限电的省市扩大到23个。2004年的电荒、煤荒、油荒、运力紧张,已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制约“瓶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称,2005年煤电油运仍相当紧张。  相似文献   

13.
特许经营     
2003年下半年,麦当劳在国内招募了5家特许加盟店,如果说此举为2003年本来就热的特许经营再添了—把猛火,那么《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在2004年初的即将出台,则更是昭示着特许经营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14.
《企业研究》2006,(9):5
中国石油发展研究院体制改革处处长朱建军在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上说,中国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不是短期问题.中国的石油供应将经受严峻的考验。 朱建军说,2000年,全国石油消费2.12亿吨,2005年增加到3.2亿吨,五年间石油消费净增1.08亿吨,平均每年增长2160多万吨,年递增速度达8.6%。当年国内原油产量1.9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为50%。预计2020年中国石油消耗仍将达到5亿吨左右。  相似文献   

15.
舒源 《新远见》2008,(1):40-51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充足、及时的能源供应。"十·五"期间,我国的能源消费强度的平均值是1.03。①也就是说,"十·五"期间,我国的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能源消耗就要增加1.03个百分点,经济发展严重依赖于能源供给的增加。2005年中国消耗的一次能源总量为22.3319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68.9%,石油占21%,天然气2.9%,水电、核电和风电合计占7.2%。②除了石油需要大量进口外,其他都可以做到自给。因此,中国能源安全的关键问题是石油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将把煤炭作为主体能源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表示,保障能源安全,既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也受到世界瞩目。该负责人同时表示,中国将长期坚持能源供应基本立足国内的方针,把煤炭作为主体能源,这是中国能源安全的基石。“煤变油”技术在国际上虽然已经成熟,但在中国的  相似文献   

17.
石油是国家战略性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影响全球政治格局、军事格局和经济秩序的重要商品之一。据最新的国际能源署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中国各种能源消耗的总量,包括可再生能源,相当于22.52亿吨原油,比美国高出4%,成为第一大能源消耗国。为了化解和防范石油危机我国政府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思考应对之策:先是提出了"走出去"战略鼓励国有资源型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其后筹划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建设,近几年又提出了"节能减排"希望从消费量上减少对能源的需求。中国对石油的净进口历程已有十多年,而且对石油的净进口量不断增加,如何认识石油的重要性,并且做出相应的战略规划,是能否真正提高我国的石油安全程度从而减少石油危机对于经济的影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20年中国能源回顾与21世纪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后20多年里,中国能源系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利地支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21世纪前期中国的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环境保护面临能源新的挑战,这种挑战从某种程度上讲,比20世纪的解决能源供应问题更为复杂,能源问题将再次成为中国发展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消耗日渐增多。从能源消费的角度来评价,目前中国已成长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而且能源消费的势头并未出现停滞的苗头。自2003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费始终保持着10%以上的增速,由此带来的能源供应瓶颈矛盾日益突出。可以说,能源问题已演变成为一个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20.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随着世界能源需求量的持续增长,能源争夺战正在席卷全球。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和生产大国,在金融危机条件下,又面临着怎样的能源形势,我国又该如何应对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