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曹世潮先生在《第一竞争力》一书中指出:“第一竞争力源于对行业个性的普遍自觉。”他说:“一个族群(民族、地区、公司)的文化对于其所从事的行业个性,能够达到精准、深刻、普遍的自觉,那么,这一族群在这一行业一定具有终极竞争力,他们在这一行业内一定具有世界一流水平,一定是世界领袖。”并且说:“德国在精密制造上是世界一流,精密制造业所需要的观念和方式德国文化齐备。”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文化资源禀赋充裕,但文化产业的建设和投入受到成本和人才等多重约束。为使文化产业利益相关方总体效益最大化,需要发展重点文化行业,兼具各层级文化行业和经济体内各产业的发展利益。本文从文化企业及事业单位层面、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者和需求者构成的文化市场层面及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层面三个角度分析河北省文化产业层级及发展战略。结论认为,只有文化产业内部层级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才能使其经济体系内其他产业相互依托,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在中国已经没有多少争论,但是文化呢?传统上认为是属于上层建筑,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文化越来越向生产力靠拢。知名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就明确告诉我们,文化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且对发展生产力起着能动的、本质的、有机的作用。世界石化行业的竞争正向着多形态、高能级的态势发展。新的竞争态势的形成,对企业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房地产业是以房地产为经营对象,对房地产进行开发建设、经营、维修、管理的经营活动或行业的总称,而旅游业是包含“行、旅、住、食、购、娱“六大要素在内的综合性产业。但是归根结底,两个产业都是依托于土地,通过对景观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满足人类需要的第三产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高新技术产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其发展水平关系到一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各国政府基于其产业结构调整或投资引导的原因,往往通过税收政策影响企业投资品种或行业选择。对于国家加以限制或不鼓励的品种或行业,赋予较高的税负约束,出台相应的税收政策加以管制。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目的的产业或品种,提供较低税负水平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其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前理论界存在两种偏向:一种偏向是强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忽视传统产业的发展;另一种偏向是认为不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应重点发展传统产业。著名经济学家、河南省经济学会会长、河南财经学院顾问杨承训认为这两种偏向都要克服。在解决就业与再就业问题时,要正确处理发展先进生产力和扩大就业的关系。首先,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相辅相成的。不发展高新技术,就不会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就不能为就业提供  相似文献   

8.
徐雄飞 《企业研究》2006,(10):36-37
当年戴姆勒兼并克莱斯勒时,什么都规划好了,只是文化被忽略了.兼并后国家文化有冲突:当年美国在线兼并时代华纳,行业文化有冲突.但是为利益谋,两家公司还是捆绑在了一起,最后一拍两散……今天许多外国公司进入中国,许多中国公司进入外国,仍然遇到类似的问题,为什么?因为我们至今不知道什么是文化,文化的特质,文化的冲和及运行规律,公司领袖们对此仍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广告产业正经历着从服务产业到文化产业的结构性升级。一、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产业是指生产同类产品或服务及其可替代品或服务的企业群在同一市场上的相互关系的集合。文化产业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我国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我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  相似文献   

10.
传统理论认为家族企业是一种落后的、低效率的,主要存在于东南亚国家的组织形式,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家族企业遍布欧美、涉及多个行业,并且即使在咨询业、高技术产业等行业也表现不俗,卡内基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相似文献   

11.
企业集团文化协同,是指企业集团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将相异或矛盾的文化特质进行整合后形成的一种和谐、协调的文化体系。相对于企业集团其他方面的协同,这种协同具有一种特殊的软化作用。文化协同几乎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它不仅体现在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思想、管理哲学等方面,同时还体现在企业员工的工作作风、精神风貌、目标认同当中。  相似文献   

12.
逆势而上,一直都是九牧的一种文化特质。从当初的五金洁具到卫生陶瓷再到今天的整体卫浴,九牧在行业中的实力超前,关键也在于一直走在了市场的前面。用创新倒逼企业发展,是林孝发惯用的一招。  相似文献   

13.
朱楚强 《潮商》2016,(6):43-44
文化创意产业,从现代服务业中衍生而出,以创造力为核心,以创新为内涵,是文化、创意和产业自由融合的产物,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对物质资源依赖度不高,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能使汕头克服人多地少、资源缺乏的劣势,发挥潮汕文化中心优势,促进我市产业创新与结构优化,加快城市功能升级与经济转型.文化创意产业也是汕头加快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可以提升我市的品牌价值与形象.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有助于激活城市的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  相似文献   

14.
2003年中国ERP/管理软件市场似乎没有特别大的一件事情,但是2003年开始出现或发生的现象,将对今后几年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2003年的我国ERP/管理软件行业来讲,用相对平静的一年来评价,应该是比较恰当的。以下几个方面是我国ERP产业2003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辽宁经济统计》2004,(9):41-41
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2003年特别是今年前几个月,出现部分行业投资过度扩张、农业等行业投资不足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国有经济的投资膨胀,二是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三是长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及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间的结构失衡。  相似文献   

16.
所谓和谐企业,是指企业内部的利益主体在考虑各自权益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平等的地位关系: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各尽其责、和谐相处的局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到来,利用约束、监督、强制、惩罚等手段进行管理,已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以文化和情感为基础,运用尊重、激励、引导、启迪等方法来进行管理,这样更能适应人性本身的特点,极大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使企业更加和谐,促进企业的发展。笔者认为创建和谐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7.
文化融合     
《冶金企业文化》2011,(1):17-17
文化融合指外部文化和内部具有的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接触、交流进而相互吸收、渗透,融为一体的过程。文化融合是文化调整的方式之一。指两种比较接近的文化体系接触后,原来的文化体系随之消失或改变其形貌,从而产生出一种新的文化体系的过程。文化融合的一般过程为:①接触。两种文化由传播而发生接触,这是文化融合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一个成功的企业,特别是一个能够实现永续发展的企业,始终都在传承自己的创业精神,这种精神通过企业文化的积淀,成为企业永续发展的动力。因此说,创业精神也是一种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一、创新与企业文化 (一)创新 创新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1882~1950)提出.他认为,经济增长重要的动力和最根本的源泉在于企业的创新活动.熊彼特把创新界定为"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生的破坏";管理学家德鲁克说过:"创新不是一种技术用语,而是一种经济和社会用语,其判断标准不是科学或技术,而是经济或社会的一种变革,是一种价值".陈文化、彭福扬等认为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意识创新,并认为三者分属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范畴.  相似文献   

20.
论会计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会计的社会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会计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支亚文化,具有其文化的特质。就现代会计而言,会计文化已超越了计算文化和账册文化,而形成了一种信息文化和社会服务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