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臧国亮 《华商》2008,(20):158-159
晚清新政是由清政府主导的一场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社会改革。虽然其不可避免的失败了,但这场强制性制度变迁推动了近代中国城市的发展,促使城市经济体系和社会结构的变迁,促进了城市文化形态和风尚世俗的近代化,也促进了近代城市市政建设的发展。而新政中的反现代化因素,对嗣后的中国城市近代化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相似文献   

2.
目前学界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探讨局限于当代视角。笔者认为,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企业就已经在劳工权益、商业道德、社会公益、甚至国家兴亡等方面不同程度上承担了自身的社会责任。以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经济社会发展思想为理论前提.通过整理和评述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在其经营管理中所体现的社会责任观念.指出它们尽管是在实业救国的历史背景下产生,是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企业科学管理思想相结合的产物.但对当代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仍然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杨园园 《商》2014,(35):114-115
在中国近代史上,留学教育异常引人注目,几度形成留学潮,推动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包括:幼童留美潮、留日潮还有留苏潮。其间,幼童留美教育一作为近代洋务时期留学教育开端的标志,分析它的特征、影响,可以看出,它推动了我国教育近代进程和留学教育的发展。在此意义上讲,留学潮为整个中国社会进步培养了大批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自近代经济开始发展初期就遭到了很多敌国的欺辱,中华民族为了使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向西方经济方式一步步靠拢,学习各种西方的文化甚至再制造武器方面也不断向西方学习,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大大折损,更有甚者提出"全面向西方靠拢"这种批判中国传统文化根本的口号。虽然目前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在"中体西用""中西结合""以人为本"的道路上坚持自己民族的根本适当借鉴西方经济文化,当下面临的问题就是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自始至终都引人深思的话题,也是万人关注的焦点。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便成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价值的发展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5.
浅析中国近代园林的公园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冬香 《商场现代化》2006,2(1):298-299
近代园林的转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西方园林文化借助沿海开埠城市租界公园的渗入、传统私家园林公园化的挑战和政府对公园文化的认可。近代城市公园的产生顺应了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不但继承与拓展了传统园林文化范畴,而且批判地吸收了西方园林文化中表达社会意识的一面。正确认识近代园林的嬗变过程,为当前及未来中国园林发展的特色探索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是各个时代的文化精华通过不断的沉淀、积累,因而对经济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华民族自近代经济开始发展初期就遭到了很多敌国的欺辱,中华民族为了使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向西方经济方式一步步靠拢,学习各种西方的文化甚至再制造武器方面也不断向西方学习,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大大折损,更有甚者提出"全面向西方靠拢"这种批判中国传统文化根本的口号。虽然目前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在"中体西用""中西结合""以人为本"的道路上坚持自己民族的根本适当借鉴西方经济文化,当下面临的问题就是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自始至终都引人深思的话题,也是万人关注的焦点。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便成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价值的发展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7.
张力 《北方经贸》2009,(7):132-133
在新闻观念、写作方法、报纸副刊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学和新闻传播方式之间发生了长期的融合和渗透。文学的体裁、写作技巧、语言风格是新闻发展的基础,新闻事业的不断进步又对文学作品的创作、篇章结构、语言结构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促进和创新作用,文学作为一种为新闻传播增光添彩的操作手段,正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8.
顾坤华 《江苏商论》2008,(3):171-173
历史上在江苏这片神奇的热土上,却不乏商业传统、商业文化和市场意识,一直涌动着一种不拘成规,敢想敢干的商业精神。在中国近代史上,江苏也着实开了风气之先。既是受西方列强侵略、奴役最早的地区,同时也是最早起来反抗西方侵略并开始向西方学习的地区。在鸦片战争后的民族危机刺激下,江苏大地正式诞生了"苏商"这个群体。"苏商"曾经创造了巨大的辉煌,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先驱者和代名词。改革开放以来,当代"苏商"正在崛起。"新苏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和已有的历史发展积淀的前提下,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9.
张汝 《中国市场》2008,(52):120-121
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列强的入侵打断了封建社会晚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促使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最终导致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畸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朱晓露 《商》2013,(24):363-363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作为三民主义政策的一部分,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思想理论,是根据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由不完善走向完善的过程。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根基来源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又有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同时在民国社会,近代军阀作为中国社会变迁的一种独特的政治现象,对当时中国政局的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处于同时代的历史进程中,孙中山的一系列政策,包括民族主义政策的演变必然和中国近代军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也可以从孙中山与近代军阀的互动关系中看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1.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为挽救危机,抵制西方的入侵,自行宣布开放若干口岸,并在这些口岸采取比较近代化的管理措施,独自控制口岸内的关税、司法、行政管理等主权。平等的与国外发展经贸往来,促进了我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在近代社会中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商》2015,(49)
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是"西学东渐"的一个重要内容,以翻译出版西书、传教士传播、留学归国人员传播为主要形式,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一股重要力量。在思想文化、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赵泉民 《财贸研究》2008,19(2):40-46
不同的文化信仰会引起不同的组织发展路径,进而影响博弈的规则,并最终影响到社会制度性结构的确定。西方经过了启蒙运动中的自由主义、功利主义及个人主义等思潮洗礼,形成了社会现代性的基本精神特征:以市场社会为基础的个性解放与主体自由、社会契约、经济自由。其客观实在就是独立于国家权力的自治的市民社会。西方的基层社会组织化、农业合作化正是这一现代性的历史趋向在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化修正后的一项成果。将根植于西方个人主义土壤中的社会组织化制度——合作社,移植到中国的以传统集体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中,其发生异化或难以很好成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这也就是50年来"中国一直没有一种合作制机构真正成功过"的文化根源和精神制约。因为组织化、合作化首先孕育于个人主义的发展过程,然后才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4.
廖峻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2):203-204
在近代以前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和中庸理论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法律文化传统,这一传统造成了当前我国社会多元混合社会秩序和二元法律文化结构的总体性法律文化背景,这一法律文化背景中包含着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等诸多矛盾关系,运用中庸理论这一传统智慧的结晶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多元法律文化的矛盾,使之达致和谐,对于构建我国法治社会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5.
李开彦  李宾 《现代商业》2011,(20):164-165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过程的描述,揭示了近代英国从以小农经济为代表的一元经济形态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为代表的二元经济形态的历史过程,是后期二元经济理论研究鲜有涉及的内容;马克思揭示了农业部门在促进工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后期二元经济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马克思开创性地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运行规律,显然不同于西方多数学者从生产力角度着眼研究二元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商》2015,(27)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维新派人物,所创办的《时务报》在维新运动中起到了舆论宣传作用,在当时的中国执舆论界牛耳,对近代中国新闻界、思想界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黄遵宪的地位不容忽视,他的新闻思想也值得研究一二。  相似文献   

17.
崔西平 《中国市场》2013,(41):196-197
中国具有近代意义的外交是伴随着中国第一批具有近代外交素质的职业外交家而成型的。自1840年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大批中国留学生,他们怀抱振兴民族的理想,学习西方先进理念和科技。这其中,许多人在回国后进入外交领域,在中国近代对外交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8.
《商》2015,(4)
马克思·韦伯作为一个社会学家,从人类社会文化和宗教的角度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深度的探究。他认为宗教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由于人们所信仰的教种不同,在对待资本主义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也各具不同。在当今的我国社会,宗教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并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而是作为社会文化和习俗的一个分支对一部分的群体发生的作用。本文将初探一地的社会文化和习俗对当地的管理群体和消费群体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方春华  董强 《消费导刊》2011,(11):158-159
伴随着西方消费社会的发展,消费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性日益凸显,并且借助全球化的浪潮迅速向全球蔓延,消费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行,力图将整个世界都纳入资本主义体系,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也深受影响,在此种情况下,最终催生了大学生消费主义倾向。在消费主义强太的影响力两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以学生为本或以真理为本的困惑,面临怎样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困惑,及强化学生的是非观或成败观的困惑。走出消费主义的误区,思想政治教育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20.
作为日本近代发展道路上的代表性人物,有人称涩泽荣一为"近代日本资本主义之父"、"日本实业之父"、"日本产业经济界的最高指导者"。准确地说来,涩泽荣一算是日本商界的孔子,他将中国儒家宽厚延绵精神与西方先进的股份制嫁接在一起,为日本现代商业的形成,确立了模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