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在我国现阶段,“看病难,看病贵”始终是农民心头的重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文章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朱爱武 《乡镇经济》2008,24(11):62-6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解决中国广大农民医疗保障的一个重要制度。文章通过对宁波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深入调研,分析了宁波农村合作医疗的特点,剖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的对策,以促使宁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9年,钟山县积极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宣传力度,农民群众由以前的“要我参合”向“我要参合”思想观念转变,自觉参合积极性得到明显增强。该县在新农合资金管理方面严格实施了封闭式资金运行管理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金审核制度、合作医疗补偿金公示制度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制度等一系列规范化制度,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初衷是重点解决农民因患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返贫问题,通过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本文主要通过对富拉尔基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真实反映出党和国家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际贯彻落实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建议,希望能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更好的实施尽一分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传统农村合作医疗模式衰亡、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日趋严重的问题,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我国政府于2003年1月开始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求在2010年建立基本覆盖全体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2003年开始试点以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推进,取得了不小的成效。本文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传统农村合作医疗模式衰亡、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日趋严重的问题,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我国政府于2003年1月开始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求在2010年建立基本覆盖全体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2003年开始试点以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推进,取得了不小的成效。本文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村居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政府筹集资金,以大病统筹为主。互助共济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沾化县自2006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以来,认真部署,通力协作,规范设计实施方案,适时取消市内转诊,切实让广大参合农民得到了实惠和便利。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金鹏 《中国经贸》2014,(13):256-257
随着社会制度的改革,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国家自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暴露许多的问题,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并不能让处于大病重病的家庭得到根本的救治,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趁机捞取钱财,资金压力成为束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要障碍,如何在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弊端,解决合作医疗制度筹资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与支付制度的方式和方法,拓宽投资渠道多元化与支付制度标准化和科学准则,为解决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必须寻找出更为合理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试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原因,是合作医疗制度和体制缺陷、农民的低信任度和主体意识变化、医疗服务供需双方行为选择、法制建设滞后等非经济因素。应通过创新制度模式、强化政府责任、提高干部服务意识、关注农民观念变化、调控约束供需行为、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和加快合作医疗立法,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今日重庆》2009,(12):74-7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农村居民健康 2009年,重庆市在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到重庆的40个区县,惠及2179.2万农村居民。由此,靠天靠地吃饭的农村人也能凭着医保卡去医院看病买药,享受到国家政府对老百姓的健康关怀。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掀开了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崭新的一页。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面临一些困局,政府应从组织、管理、资金、技术、服务上,加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政策设计,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真正成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良好的制度平台,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福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满意度的调查,和运用统计工具对收集的资料的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为:首先,实行统一筹资标准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渐渐不能满足不同农民群体的利益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对于新农合制度运行的满意度;其次,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需求不断上升,认为政府的财政投入的力度仍需要增加;最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过于注重对大病的补偿力度而忽视了对小病门诊的补偿以及其大病住院补偿机制的设置不能够满足参保农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张蓉 《魅力中国》2014,(20):37-3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我国政府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进行大规模的投入,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农村医疗保障的缺失。以河南省西华县为研究切八点,对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制度引进前后农民看病问题的改观现象,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制度的引进和工作开展效果研究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齐红娜  郭丽 《魅力中国》2013,(11):30-30
2012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卫生服务工作会议提出:完善新农合,确保参合农民最大利益。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运行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才能确保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促进河北省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作模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03]3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QA市是河北省的3个  相似文献   

16.
对建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生华 《发展》2007,(9):16-1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医疗保健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一种涉及人口最多、防范程度较好的农民健康保障制度,它的发展和完善问题应当引起理论界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2003年市政府下发了《宁波市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指导意见》,确立了同步推进农民大病统筹、贫困医疗救助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三大体系建设。截至2004年9月底,全市参保乡镇105个,占87.5%:参保村2599个,  相似文献   

18.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新旧农村合作医疗在政治、经济和保障农民健康方面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本文在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特点研究的基础上,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改革及其主要内容着手提炼出其主要特点,以便对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路径模式的选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田沙沙 《改革与开放》2011,(10):147+149
2010年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第一个阶段的"收官之年",那么我们的这项惠民政策是否真的让我们的农民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呢?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当前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家乡武陟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现状。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目标非常明确,即缓解农民因病致贫的问题,但作为一项制度创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过程。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和风险意识;积极探索稳定的筹资渠道;科学、合理地设置与管理经办机构:更要因地制宜分区域、分阶段加快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