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允媛 《西部大开发》2010,(2):15-15,10
无形资产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拥有的极其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已经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获得超额利润的重要源泉。随着无形资产在企业发展中重要性的增强,无形资产的交易日益活跃,因此对无形资产评估已经成为资产评估中日益重要且最具发展潜力的部分。但是无形资产评估在我国也存在着众多问题,为了有效发挥资产评估的巨大作用,本文指出了无形资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浅谈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的计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知识经济条件下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计量存在的会计问题 随着高新技术企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无论是有形资产。还是无形资产,在会计计量上都有了更高的创新。无形资产相对于有形资产来说,在会计计量上是不同的,尤其在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在企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其计量相对于普通企业无形资产来说是不相同的。但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无形资产计量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构成企业资产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对无形资产的界定与计量会影响企业价值的体现和企业收益的计算。因而,在现有条件下做好无形资产的会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无形资产是先进的生产力要素,是创新的基本源泉,是难以复制的价值创造机制,是企业最可宝贵的稀缺资源。纵观世界500强企业,无论是高科技企业还是传统产业公司,无不靠无形资产树立形象,无不靠无形资产获取超额利润,无不靠无形资产在资本市场上倍受投资者的青睐,成为股市的“龙头股”和“指标股”。企业中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无形资产大大超过其有形资产的企业十分普遍,世界500强企业无形资产甚至是有形资产的数倍或数十倍。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冲击着会计创新的方方面面,一个企业如何将其量化,体现出其价值,是我国会计创新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对相关无形资产实行资本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正在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驱动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给出基于价值创造的无形资产定义:无形资产是指由企业创新活动、组织设计和人力资源实践所形成的非物质形态的价值创造来源。鉴于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6.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但是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企业的经营方针从依靠扩大经营规模和范围转化为以增加技术投入和加强内部更新改造为主,无形资产在企业经营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无形资产的核算成为财务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形资产的投资在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中也日益普遍并受到重视。无形资产投资是指企业以无形资产向其他单位投资,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多项投资。一、无形资产投资的核算(-)按照联…  相似文献   

7.
傅英韬 《中国经贸》2014,(7):159-159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一个企业长足发展的生命力源自于极具时代价值的无形资产。许多企业合并的根本是目的是获取重要的无形资产。因此,正确地进行无形资产的会计和税务处理成为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试着以外购无形资产为例,对比分析了其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以期为企业的正确进行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牛秋媛 《中国经贸》2012,(20):178-178
摘要本文分析了无形资产的范围及其无形资产的运作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无形资产的是如何界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资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分为技术类无形资产,比如专利权;营销类的无形资产,比如商标权、企业荣誉等等;管理类的无形资产,比如管理模式、管理上使用的软件等。无形资产在企业日常运行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各界已经充分认识到无形资产的重要性,但是对于无形资产的研究还是相当匮乏的。  相似文献   

9.
切实提高对无形资产的认识袁隆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以其自身的特殊性,对企业和社会的贡献越来越大。一个企业拥有无形资产的多少、其价值的高低,已成为衡量该企业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生产的自动化、市场的国际化、竞争的激烈化,使企业愈加从市场...  相似文献   

10.
蒙少丽 《魅力中国》2013,(31):72-73
随着技术创新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光彤资产已成为企业重要的经济资源,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加强企业无彤资产的开发与管理,有效地经营无形资产,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无形资产的了解。分析我国企业无形资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出强化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
无形资产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有形资产和金融资产是工业经济时代企业创造价值的主要来源.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正在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驱动因素.本文从价值创造的角度给出了无形资产的定义,探讨了影响无形资产价值创造能力的外在因素,并通过分析无形资产的收益特征和成本特征,说明了无形资产价值创造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2.
伴随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企业资产的构成正在发生引人瞩目的变化,无形资产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应运而生,并逐步取代有形资产在企业中所占的位置,成为企业中举足轻重的一种资产。但是,无论是企业会计的帐面上,还是国家政府任何资产管理部门的财产薄上,无形资产的...  相似文献   

13.
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商誉丁骏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商誉是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这种资产来源于企业由于经营有方,或所处优越的地理位置等条件,它能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但是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讲,如果企业持续经营、并不准备合并,那么象...  相似文献   

14.
会计工作是我国企业工作开展的根本,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会计工作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时间很长,而且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网络和各方面的新技术都逐渐的应用在企业的会计工作中,再加上企业无形资产的逐渐提高,我国的很多传统的会计业务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导致我国的会计业务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文章对新形势下我国会计工作的特点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总结得出了我国会计工作的现状,并针对新形势下我国会计工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提升会计工作质量的几点建议,希望可以实现我国会计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企业无形资产资本化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形资产作为现代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体现,其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其资本化实现的.但是,我国在这一方面的工作起步较晚,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对无形资产进行产权界定,实施无形资产组合战略,遵循无形资产资本化原则,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营造无形资产经营的良好环境,是推进我国无形资产资本化实践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无形资产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成功现代企业所拥有的重要资产就是无形资产。许多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都拥有大量的专利、专有技术、驰名品牌等无形资产,使巨额利润滚滚而来。一个企业拥有无形资产数量的多少、价值高低已成为其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无形资产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成为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载体与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7.
宋建萍 《浙江经济》2005,(11):52-5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来临.技术进步导致企业生产函数中知识资本比重不断增加,创新能力、知识产权、人力资本.组织资本等无形资产逐渐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准确评估无形资产的价值成为投资者评估企业前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因此.如何规范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满足投资者对无形资产信息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无形资产是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企业无形资产的取得途径主要有外来和自创两种,外来无形资产包括外单位捐赠给企业的、企业购人的、外单位投资投入等几种形式取得的无形资产;自创无形资产是指本企业自行研制创造而获得的,如自创专利权、商标权、专有技术等。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结构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并且在企业发展中居于支配性地位。因此,对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在会计理论界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郭思哲  王禛 《科技和产业》2019,19(11):138-143
可层级累增性是无形资产尤其是知识型无形资产的重要经济学特性,并构成其巨大价值创造潜能的来源。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占的比重愈来愈大,并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驱动因素。企业应加强对知识型无形资产的价值管理,并在知识型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资产配置、市场化运用、资本化运营过程中充分利用可层级累增性这一特性,推动知识型无形资产巨大价值创造能力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浅析我国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逐步减弱了对企业的计划控制,追逐自身利润最大化已成为广大企业的目标。但同时却带来了一些问题,在会计工作上突出表现为一些企业受其局部利益的驱动,弄虚作假,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