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卡工程》2013,(Z1):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尤其是信息化与城镇化的深度融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12年与2013年交汇之际,国内关于智慧城市或相关城镇化和信息化年会、论坛和研讨活动相继集中举办,各方面与会  相似文献   

2.
《金卡工程》2012,(8):1-1
近日,“2011中国智能城市论坛”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全国人大常委辜胜阻、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等专家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指出,“十二五”我们将进入城市时代。在新时代,城镇化要由重数量的外延式扩张到重品质的内涵式发展。“十二五”时期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后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是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智慧城市,  相似文献   

3.
《金卡工程》2013,(4):55-56
2013年中国(天津)国际智慧城市及物联网展“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后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它将成为“十二五”时期经济增长的“信增器”和发展方式的“转换器”。推进城市运行、管理和服务向智能化转型,建造一个‘智能、融合、惠民、安全’的‘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前沿趋势。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中国智慧工厂、智慧园区和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供应商和进口替代商,朗坤智慧在深入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践行中国"工业4.0"的同时,也将民营软件企业的标杆提升到新的高度。当前,我国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社会老龄化、环境约束日益严格等问题,需要新的技术手段提升生产力,引入创新发展思路,就必须健全信息技术产业体系,特别是工业软件、工业电子产品体系,确保"两化融合"中信息化的基础扎实、支撑稳固.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智慧工厂、智慧园区和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金卡工程》2013,(1):5-6
如今“智慧城市”的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随着未来城市逐渐向数字化、智慧化的信息社会发展,对城镇档案服务功能的需求标志着城建档案工作必须顺应时代的步伐,走信息化道路,步人城建档案信息化、智慧化管理的时代。2012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从想到做”智慧城市核心应用与发展论坛中,南京大学教授余江峰发表了他对城建档案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建设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证券导刊》2014,(3):33-49
在中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后,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信息化日益成为化解城市发展难题的突破口,因此智慧城市的出现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模式。可以说,建设智慧城市是在信息社会条件下治疗“城市病”的必然选择。而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平安城市、智能交通和智慧医疗无疑是三大热点应用领域,值得我们重点挖掘。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甘肃作为典型的重工业省份,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如何立足现有产业体系和比较优势,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全面增强工业整体实力,将对甘肃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胜利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已经从宏观层面上指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现阶段推进农村就地城镇化已成为重要的城镇化发展途径.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电子商务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城镇化与电子商务相互促进.阐述了就地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农村电子商务如何带动经济发展,助推城镇化,对更好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金卡工程》2013,(1):7-8
作为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新方向,智慧城市建设受到各国高度的重视。1月29日,住建部在北京召开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会议公布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其中包括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在十八大提出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背景下,一个建设智慧城市、发展智慧城镇的高潮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0.
目前陕西省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层次在全国处于中游水平,如何提升“两化融合”的层次是决策层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陕西省工业化发展水平、信息化发展水平、以及工业和信息产业的科技研发投入等角度分析了“两化融合”影响因素,并结合信息产业的特征,认为信息业企业将是陕西省促进“两化融合”的促进力量,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陕西省“两化融合”层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缘起与概念 “智慧城市”对普罗大众而言早已不是什么新事物,但在很多人的脑海里,它更像是一个虚幻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应用.智慧城市概念衍生于“智慧地球”.2008年IBM公司最早提出“智慧地球”概念,此后围绕“智慧+应用场景”,智慧国土、智慧海洋、智慧旅游、智慧家居等新概念如雨后春笋般萌发,其中又以智慧城市概念的普及最为迅速.这得益于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城市空间已经成为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智慧城市基本能够涵盖大部分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12.
一、智慧城市是信息化与城镇化的融合体 (一)什么是智慧城市  相似文献   

13.
《金融电子化》2020,(1):21-45
2019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变革的背景下,我国金融业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要求,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围绕架构转型、技术升级、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实践,信息化成果丰硕。在经历了近两个月的初选和复选两个阶段的专家评审,“2019年金融信息化10件大事”评审结果成功揭晓,分别是:(1)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2)中国工商银行发布智慧银行生态系统ECOS1.0。  相似文献   

14.
贾康  刘薇 《中国财政》2013,(10):24-25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引擎和潜力源泉。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国家层面的现代化战略定位和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成为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5.
《金卡工程》2012,(7):1-1
从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到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再到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求“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并将其作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和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16.
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全球信息化大环境的时代要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内在使然,对推动"新四化"同步发展,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区域性、产业间两化融合水平差异大等问题。制约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原因有政策体制不完善、信息化队伍人才匮乏、技术创新水平低、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融合环境仍待优化等。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包括完善政策体制建设,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加大信息技术的创新力度,增加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注重两化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政府采购》2010,(6):13-13
据悉,工信部正在研究制定推进丽化融合的指导意见。当前,重点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已经完成。两化融合,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在工业化的“硬”优势基础上形成信息化的“软”优势。工信部人士表示,指导意见将按照细分行业来推进两化融合,在推进企业两化融合层面,工信部将鼓励企业在关键环节做信息化的改造提升。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一轮IT规划的实施中,邮储银行将充分借助新技术,将科技创新与业务创新深度融合,实现"一个转变"、"两个突破"、"三个智慧化",通过科技引领实现弯道超车,打造以"体验"与"智慧"并重为特征的"智慧型银行",从加快推动智慧银行建设、加快构建面向应用的大数据体系、加快构建移动金融渠道平台、大力提升信息化支撑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对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向释放出"转型"的新信号,要积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生活方式、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6月17日下午.作为第五届海峡论坛的重要经贸类子论坛“2013两岸城镇化建设论坛”盛大开幕。两岸城镇化建设论坛是两岸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城镇化建设论坛.是一场立足于推进海峡两岸城镇化建设的民间交流平台,旨在贯彻国家海峡大开发的指导思想.紧抓当前城镇化建设机遇.结合海峡两岸特色,通过两岸专家、学者的智慧碰撞.为促进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海西城镇化建设创新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提出宝贵。可执行的意见,以更为全面、深度的合作推动海峡两岸城镇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