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窗     
“白色农业”在六大领域兴起 目前,国内外农业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在六大领域悄然兴起。 1.微生物食品。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的“真菌肉”、“食用油”等在英国、法国、日本已规模化生产,由小球藻制成的食品面包也已在日本实现规模化生产,螺旋藻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为“人类未来的粮食”,食用菌也是一种优秀的微生物食品,素有“植物肉”之称。国际食品界已将食用菌列为21世纪八大营养保健食品之一。中国的食用菌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2.微生物饲料。发展微生物饲料生产,实现“人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生产是金坛市的传统农业产业之一。近几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金坛市食用菌产业呈现出了持续健康发展之势。2004年金坛市被命名为“中国食用菌之乡”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005年金坛市食用菌总产量1.41万吨,产值759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6%和25.9%,同时为社会提供50万就业工作日,增加农民工资收入1500万元。食用菌生产已成为金坛市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成为现代高效农业的典型,已被列入江苏省高效农业规模化百项工程和常州市高效农业规模化十项重点工程。目前,金坛市食用菌产…  相似文献   

3.
《农民科技培训》2007,(12):45-45
进入秋冬后,食用菌开始上市。食用菌质地柔嫩。风味鲜美、独特。古代人誉为“山珍”,近代人又称为“植物肉”、“山珍之王”、“健康食品”、“植物性食品的顶峰”。食用菌营养丰富,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是蔬菜和水果的几倍到几十倍。甚至比牛奶还高。所含17种氨基酸中,赖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尤为丰富。常食食用菌有益于营养和健康。湖南的热心读者谢雪芳特地给张大姐寄来了几种食用菌菜谱,和大家一同分享。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是一类大型真菌,也是菜肴中的珍品。世界上已知食用菌近500种,我国有360多种,目前进行人工栽培和半人工栽培的有10多种。人工栽培较多的有蘑菇、香菇、黑木耳、银耳、草菇、凤尾菇、猴头菇、金针菇、灵芝等。食用菌营养价值高,被人们誉为“健康食品”,“长寿食品”,有人预言,食用菌将部分代替动、植物蛋白食品,逐步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要食品之一。据统计,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发展食用菌人工栽培,每年食用菌的消费量已达到百万吨以上。食用菌在福建省很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5.
新兴食品农业就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食品的农业。这种农业的特点在于较短时间内能有效地获得人类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这种食品的特点是生产不占耕地或只占少量耕地;在生产过程中以较少劳动力获得较大的利益;在人工控制下一年四季均可连续生产;所得产品具有营养性和保健性;生产手段更具现代化。其生产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利用有益异养型微生物生产食物如在英国已利用改性的禾本科镰孢生产有"真菌肉"之称的真菌蛋白;在加拿大利用一种节杆菌生产高产植物性食用油。这类产品如亚麻酸在食品、医药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天然微生物低聚糖海藻糖产品具有预防骨质疏松,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等功能,已引起国际上的广泛重视,作为机能食品材料很有开发潜力。2.利用光能自养型微生物生产食品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食用菌生产经过近20年的迅猛发展,年总产量已达400多万吨,居世界首位。但近年来由于市场疲软,品种单一,食用菌经济效益滑坡。如何使食用菌走出低谷,再创辉煌?笔者认为,应调整食用菌的开发力度。下面推荐几个好品种。 1、杏鲍菇 是一种名贵的珍稀食用菌。被誉为“菇中之王”。目前,日本和我国台湾已批量生产,福建、广东有少量生产,鲜菇、干品都受欢迎。据业内人士预测,杏鲍菇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鲜品在香港每公斤卖到60多元,在广州、深圳每公斤卖到40  相似文献   

7.
蕈都之路     
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有别于植物食品、动物食品的“第三种食品”,即“菌物食品”。专家预测,食用菌全球需求量3000万吨,而2006年全球产量才约在1500万吨,世界食用菌市场明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实践证明,食用菌是一个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俱佳的“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通常人们称之为“菇”、“菌”、“蕈”、“蘑”、“耳”等。食用菌所含的氨基酸种类丰富。此外,还有较多的核酸和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亦较丰富,尤其含磷质较多,有利于人类各种生理机能的调节,是一种营养丰富并兼有食疗价值的食品。此外,银耳、木耳、猴头菌等还兼有多种特定的滋补作用和医疗用途。因此,食用菌在日常生活中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现代化食用菌的干制工艺由于生产设备价值较高,对生产加工人员的素质要求也相应较高,只有正规的品牌厂家才使用现代生产线。国内更多的是使用传统的食用菌干制工艺…  相似文献   

9.
美蕈出漳州     
漳州,素育“花果之城”、“福建粮仓”的美称。这方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生产的食用菌被国际粮农组织誉为“21世纪健康、时尚食品”,漳州赢得了又一美誉——“中国食用菌名城”。  相似文献   

10.
近日出版的《食品真相大揭秘》一书大为畅销,风靡全日本。该书的作者安部司从事食品添加剂工作20多年,人称“添加剂活辞典”、“食品添加剂之神”。他不仅熟知各种添加剂的作用和用法,并亲眼见证了食品加工生产的“幕后”。他曾受食品加工厂委托,用二三十种添加剂把黏糊糊的废肉制成好吃的肉丸。该产品上市后,大受孩子和妈妈的欢迎,销售很好。他一度为此骄傲,而当他亲眼见到自己的女儿也在吃这种肉丸的时候,  相似文献   

11.
依托龙头企业组建专业协会江苏丹阳市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享有“平菇之乡”的美誉,具有良好的食用菌发展基础。在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该市涌现了一大批食用菌种植专业户,食用菌产业有了新的发展。2002年12月,由镇江市农业龙头企业——江南食用菌有限公司牵头发起成立了丹阳市食用菌协会,目前协会已发展会员326人,拥有各类资产2000多万元。协会下辖食用菌原料厂、菌种场、菇场、加工车间、食用菌研究所、技术培训中心、微生物肥料厂,并在北京设有办事机构,是一个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服务型组织。近几年,协会坚持“民办、民…  相似文献   

12.
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林彩民介绍,目前我国人工栽培成功的食用菌品种有260多种,已形成商品化生产的有52种。但从近年来的情况看,市场前景不容乐观。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市场上,品种之间的“档次差异”非常明显。如果我们不在提高品种档次和栽培技术上下功夫,其产品不但价低利微,而且将被排斥在市场之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类食用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面前,农村大种食用菌,城里专设食用菌餐馆、火锅店等,部分品种被提炼为珍贵的药品和保健食品。同时,每年有大量品种销往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食用菌生产已成为国…  相似文献   

13.
正微信、微博、微店、微盘、微创、微整形……时下,“微”字可谓走在国际时尚浪潮的浪尖里,而在广西农业科研领域,有一个人,却希望用“微”改变人们未来的一些消费习惯以及引领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食用菌加工,要用微生物发酵的方式生产无油、低盐、无添加剂健康产品。这个要用“微”力领“菌”时尚的人,就是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广西食用菌协会会长、广西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负责人郎宁。众所周知,食用菌仅仅是微生物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一种简单实用栽培食用菌的营养液技术,已由南昌远泰生物开发公司研究开发成功。采用营养液栽培食用菌,是继袋料栽培之后,在食用菌生产技术上的又一次革命。这项高新生物生产技术,是1997年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星火带头人谢远泰在长期培育和发展食用菌新产品“茶树菇”生产的基础上,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开发出来的,现已被国家专利局批准为发明专利。与袋料栽培技术相比,营养液栽培食用菌生产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据专家介绍,用这种方法生产,没有环境污染,是真正的绿色安全食品,而且缩短了…  相似文献   

15.
菌类蔬菜:各种作物秸秆在接入不同食用菌菌种后,生产出各类食用菌,产品的生产过程不用化肥、农药,被国际上公认为健康食品。有关人士预言,未来的餐桌消费将是“无菌不成食”,市场前景极好。  相似文献   

16.
日本《种苗修正案》的推出,表明日本政府的知识产权保护战已经全面展开,这将对我国农产品企业的利润空间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如何应对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已经成了中国企业和农业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谭琦博士说,“如果就这样听之任之,中国的农产品尤其是食用菌将遭受致命性的打击。”“现在的形势极其严峻。”2003年11月,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曾上书农业部、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国食用菌  相似文献   

17.
由于食用菌的栽培周期较短,因此对食用菌使用农药,尤其是出菇期使用农药,农药极易残留在于实体内,直接食用会对人体健康不利。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对食用菌的卫生要求和检测越来越严格,对产品的无污染要求也越来越高。如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已明令禁止在食用菌生产上使用多菌灵等药品。所以要生产无公害、无污染、无残留的“绿色”食用菌,就要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害虫。  相似文献   

18.
来自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的消息称,近年来中国茶叶出口遭遇严重“绿色壁垒”,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不断制订的更严格和更广泛的标准,正导致中国茶叶出口明显下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叶阳认为,解决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已刻不容缓。据介绍,茶叶质量安全主要包括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残留、有害微生物、非茶异物和粉尘污染等因素,涉及茶叶的原料生产和加工两个过程。叶阳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在茶叶生产中禁用、停用一大批剧毒、高残留农药,中国茶叶农药残留状况明显好转。但欧盟标准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是营养价值高、保健养生效果好的世界十大健康食品之一,同时也是山西省农产品中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品种,更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有效途径。吕梁市为了进一步提升食用菌产业的水平和档次,实现食用菌产业的规模扩张、品质提升和品种优化,推动食用菌产业向着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该文通过介绍吕梁市发展食用菌的区位优势,分析了吕梁市发展食用菌各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目的是进一步分析其现阶段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苍坂样本     
食用菌产业是福建省的支柱农业,福建省目前至少有18万人栽培食用菌。食用菌生产具有产量高、周期短、投资小、收益大的特点。衣户从事食用菌生产,不占或少占农田,达到以菇养粮、以粮促菇的双丰收效果。食用菌生产已或为全省开发山区治穷、致富的一项拳头商品,已被称为“播金种银”的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