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研究目的:探究农户土地托管风险认知对其土地托管决策的影响和作用方式,为政府制定推进农户参与土地托管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风险认知对农户土地托管决策具有显著影响效应,其中自然、市场风险认知具有正向效应,政策、契约风险认知具有负向效应,且契约风险认知的影响效应最强;(2)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市场风险认知通过行为态度影响土地托管决策,自然、契约风险认知通过知觉行为控制影响土地托管决策,主观规范可以增强农户风险认知的诱导效应,削弱抑制效应;(3)风险认知整体抑制农户参与土地托管,农户对托管机构的不信任是抑制其参与土地托管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为推进农户参与土地托管,应从加强农户土地托管认知,提升土地托管机构自然、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强化农户契约意识和相关政策宣传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运用个案分析、实地调查和理论分析的方法阐述了鹿泉市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的产生背景,具体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机构设置等方面的运行特征,对比"土地入股"、"包地大户"、"自发型合作组织"等模式的局限性进一步分析了"土地托管"模式的优势,指出它是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主流发展方向。总结土地托管不同服务模式的具体适用条件,以期对土地托管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基于山东省小麦种植户调查数据,以田间管理环节为例,探究土地托管通过规模经营对技术效率产生的影响,为更好地发挥出土地托管在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得分倾向匹配模型与IV-Tobit模型等。研究结果:(1)土地托管通过形成适度服务规模对技术效率产生影响:田间管理托管服务规模与技术效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当服务规模在2~<13.33 hm2时,相比于农户自主经营具有提升技术效率的优势;使技术效率最大化的田间管理服务适度规模为7.5 hm2;托管中采纳绿色高效技术能够整体向上提升技术效率水平。(2)土地托管也会通过与农户土地规模相作用对技术效率产生影响:通过适度服务规模对技术效率的直接提升效用偏向于土地规模较大的农户;通过土地流入对技术效率的间接提升效用在较小规模农户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1)发展土地托管应强调服务主体的适度服务规模,着力推进土地连片化;(2)运用绿色高效技术和机械有助于提升服务主体田间托管作业质量;(3)注重适度服务规模与适度土地规模之间的良性互动,在推进农业服务规模化的过程中也要满足小农户土地流转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平阴县民发土地托管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4月,目前,这家最初由13位农民共同出资308万元成立的合作社,秉承"民发共富、科技兴农、双赢发展"的理念,以半托、全托、入股三种模式吸纳农民入社,走规模生产的路子,土地托管服务面积由最初的几十亩发展到8.78万亩,由县内发展到县外,实现了跨地域快速发展,为农民增收节支26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大田托管作为一种新型土地经营模式,是“三权分置”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农村土地大田托管仍面临农民需求与公司供给存在不平衡、前期投入与后期收益难保成正比、资金需求与资金扶持面临相脱节、实际操作与文本规定难以相契合等现实困境。为此,应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土地托管保障体系;成立专业联合社,构建惠农服务平台;运用网络技术,推动产业有效融合;健全服务机制,引导托管服务规范有序;加大政策扶持,提升托管主体风险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汶上县供销部门面向农民开展土地托管服务,在坚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以社属企业为龙头,以乡镇基层社为组织实施单位,以专业合作社和服务队为依  相似文献   

7.
正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是指农户或新型经营主体将大田作物的耕、种、防、收等主要生产环节的全部或两项(含)以上,委托给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承担的一种农业生产服务形式。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本质上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土地进一步流转的实现形式,是一种制度变迁和创新。土地流转是将土地的经营权充分转让,在经营权转让的前提下,生产环节随之转让。而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是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关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托管服务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机理,从土地托管视角考察三大粮食区域农户的土地、劳动力资源配置对家庭整体经济福利的影响。研究方法:最小二乘法、工具变量法、分位数回归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托管服务对农户家庭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该收入分配效应表现出个体异质性和区域差异性;(2)劳动力分化能促进土地托管服务的发展和农户家庭经济福利的提升,是土地托管服务促进农户家庭增收的有效路径。研究结论:(1)完善土地托管服务市场和劳动力就业市场以提升农户的家庭经济福利;(2)加强政策帮扶,保障资源禀赋较弱农户的土地托管服务需求;(3)因地制宜,加强各粮食生产区域之间土地托管服务的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9.
<正>为适应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近年来,河北省滦县百信合作社积极探索开展土地托管服务,快速有效地实现了土地由分散到连片规模经营,探索出了一种集专业服务、多方共赢、全产业链条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提供专业服务,满足农民的多种需求。合作社实行两种土地托管服务方式:一是半托。农民根据自己的需要委托合作社提供部分项目服务。二是全托。农民委托合作社提供耕、种、管、收、储、售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地农村土地托管风起云涌、蓬勃发展,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通过为农民提供从种到收或"全程式"或"点单式"服务,既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了多方共赢,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突出亮点。土地托管能得以大范围推广,除了适应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的经济社会背景外,还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农民专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2018年11月~12月对河南、山东、安徽、河北、江苏5个小麦产量大省1126个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了土地托管对托管农户绿色生产的带动效果。研究发现,土地托管不仅可以提高有绿色生产意愿托管农户从事绿色生产的可能性,而且还可以向有生产性服务需求但无明确绿色生产意愿的托管农户导入绿色生产要素,带动无绿色生产意愿农户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同时,土地托管针对不同的绿色生产技术带动效果存在差异,对于不同生产要素禀赋的托管农户带动效果也不同,对小农户的带动效果更好。因此,本文提出,要通过各种补贴、项目倾斜、政府购买等措施大力支持土地托管发展,更好发挥土地托管对托管农户尤其是小农户的绿色生产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业规模经营和农地抵押是我国农地问题的两大难点。若二者能够协同发展,既可以实现农业规模经济,也可以撬动农地财产权能。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土地托管与农地收益抵押协同发展模式的案例分析,探讨农业规模经营和农地抵押协同发展的可能性。研究发现:土地托管实现了良好的抵押土地价值评估机制,提高了标的物的违约处置能力,破解了农地收益抵押中的核心问题;农地收益抵押满足了参与土地托管农户的资金需求,保障了土地托管合约的稳定性。因此,"土地托管+收益抵押"模式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可以从政策上引导经营主体发展土地托管,并鼓励其开展多样化的农地收益抵押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各地围绕扩大农业经营规模进行各种探索,比较普遍的是通过土地流转集中农户承包土地。由于土地流转的主体是农户,涉及比较复杂的思想和利益问题,组织起来往往难度较大。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长丰农业公司采取托管的方式代耕农户承包土地,既扩大了规模、提高了生产效率,又把大量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有利于取得更多收入。从实践看,这是一种比较好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发展过程长丰公司所在地属城乡结合部,开展土地托管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当地  相似文献   

14.
  张璐 《南方农村》2011,(1):69-69
2009年4月,山东济南平阴13位农民组建伞国首家土地托管合作社,把分散的土地资源整理后,直接增加有效耕种面积10%,平均种植效益提高35%-65%。土地托管合作社营运方式分为半托、全托和入股三种合作模式。半托模式是针对农民因家庭劳动力不足或缺少技术而采取的托管服务。  相似文献   

15.
正农业生产托管是农户等经营主体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给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完成的农业经营方式。"十三五"以来,国家政策不断强化对农业生产托管的引导和支持。2017年至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先后强调了要"加快培育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推广"土地托管等服务模式",将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强调,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  相似文献   

16.
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政策支持重点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即重点支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成长壮大和转型升级,集成推进支持关键环节、薄弱领域发展的政策合力;重点支持面向小农户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并面向农户分化实际强化分类指导;重点支持提升粮棉油糖大宗农作物的质量、效益、竞争力,强化对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支撑能力;加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价格引导和绩效考核,有效把握补贴力度,引导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高质量发展;重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区域化、规模化、网络化发展,联动激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和农村社会变革;通过加强金融保险支持和要素供给保障明确引导发展方向,大力支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培育综合集成功能。但相关政策仍存在短板和盲区,旨在带动小农户的政策创新不足,对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主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尚需强化,对培育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良好共生生态圈重视不够,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风险防范问题亟待加强,完善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日趋紧迫。研究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政策创新及短板盲区,对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体系建设富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在实践中,农业服务业直接服务农户的主要形式是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集中式规模经营主要形式是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托管。经前期实践调研和理论分析,我们将农业生产托管概念定义为:农户等经营主体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给服务组织完成或协助完成的农业经营方式,是服务型规模经营的主要形式,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发展潜力。在统计研究中,为确保在全国层面  相似文献   

18.
以榆树忠实联合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分析了土地托管的现状和特征,发现它能够解决农民既想外出就业又不舍弃种地的问题,利于土地的集中和科学规范化的种植,能够增加农户总收益和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为更好地发展土地托管,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合作社的抗风险能力,处理各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实现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探究农户土地托管行为的决策机制及其发展趋势,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 机衔接提供政策依据。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相结合。研究结果:(1)农户土地托管行为决策符 合计划行为理论(TPB)的分析框架,兼具“诱导性”和“抑制性”双重逻辑;(2)农户土地托管意愿是产生土地托管行为 的主要动力,农业经营情况是遵循“抑制性”效应负向影响农户土地托管行为决策的重要系统,农户土地托管认知是遵 循“诱导性”效应正向影响农户土地托管行为决策的有效系统;(3)“务农热情→耕种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收入 →刺激务农热情”闭合回路是抑制农户土地托管行为的底层逻辑,认知的“诱导性”效应从长期来看作用效果有限,且 存在时滞性,需求“抑制性”效应将对农户行为起主导作用。研究结论:缩小农户需求与服务供给之间的差距,充分发 挥村集体的信息传播与组织协调能力,解决农户土地托管顾虑是未来土地托管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也为政府制定引 导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土地托管合作社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符合国家当前的土地流转政策要求,体现了现代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制度创新、经营方式创新和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鉴于此,探析农业规模化经营视角下的土地托管合作社服务新模式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