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农村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出现了民间自由借贷的热潮.这种信用形式的出现,对农村经济建设和商品生产的发展以及农村信用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下面谈谈连江县民间自由借贷情况:一、民间借贷的规模与资金投向连江县民间借贷发展比较快,也比较活跃.特别是一九八五年在国家信贷资金紧缩的情况下,促使农村群众广泛开拓筹集资金的门路,民间借贷越来越活跃,集资办企业也越来越  相似文献   

2.
<正>民间自由借贷是否就是高利贷,怎样加以区别,这里谈点个人粗浅看法.自由借贷与高利贷二者是有区别的.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资金供需矛盾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日显突出.尤其是在农村,生产发展不平衡,资金余缺不均,客观上存在民间自由借贷,而高利贷做为自由借贷的形式之一也同一存在.那么如何区别具有剥削性质的高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区农村的商品经济得到泼展,出现了经济结构多层次、商品流通多渠道的新形势.作为对农村经济以巨大影响的农村信用,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出之后,出现了新的局面,产生了各种筹资形式,对乡镇企业以及各种专业户、重点户的蓬勃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些新事物的出现,冲破了银行、信用社一统天下的格局,向我们提出新的挑战,使我们不得不去研究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本文想就农村民间自由借贷的问题谈些个人看法.一、必须解决对自由借贷的几个认识问题关于农村自由借贷的问题,我们农村金融战线的许多同志存在种种看法:一种认为农村是银行、信用社的天下,自由借贷的资金力最微乎其微,没必要研究;一种认为自由借贷对生产、流通的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只能限制,不能发展;也有人认为自由借贷对银行、信用社筹集闲置资金不利,它不受国家政策、计划的约束,起到扰乱农村金融的作用,应该加以取缔,等等.对此,应当加以澄清.(一)民族山区自由借贷的资金力量是不是不值得重视?自由借贷是从属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它是人民间、个人与集体间、集体与集体间的信用往来活动,它和我国当前生产力发展是相适就的.过去,我国由于商品经济不发达,农村自由借贷也不发达.党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农村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农村民间资金融通日益活跃,从自发性发展到有组织、有领导、有章程的开发。民间借贷的发展,是利是弊,应视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何作用,为此,笔者根据收集的调查情况和资料,分几点说明。 一、农村民间借贷对农村资金融通起必要的辅助作用,在农村资金中占有一定地位。我们认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市场应是银行(信用社)信贷和民间借贷并存,而前者起主导作用,后者起着融资的抬遗补缺  相似文献   

5.
民间信贷是最早出现的借贷形式,它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因而发展形成的。由于农村的金融机构体系并非十分发达,尤其是四大银行撤出农村市场,以及民间信贷自身独有的特点,民间信贷成为农村借贷一种较为普遍的形式。基于民间信贷在农村所面临的资金需求大、借贷利率高、商业风险大、缺乏法律机制等现状,我们对其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给予农村借贷一个适时有效且风险性相对较低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们对民间借贷没有确立其合法地位,但随着农村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民间借贷活动日趋活跃。为了达到兴利抑弊,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对民间借贷应实行公开化管理。所谓公开化管理,就是把我国广大农村的民间借贷活动,由地下的、自发的,通过确立其合法地位,使其成为公开的、有组织的、合法的资金交易行为,从而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农村金融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逐步纳入公开化管理的轨道,更好地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样作,不是人们主观上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现阶段农村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方玲 《浙江金融》2004,(6):18-19
农信社利率改革是利率市场化的必由之路 长期以来,农村资金运行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农村资金向城市转移,民间借贷不规范.农村资金通过邮政储蓄、商业银行等"抽水机"外逃,贷款难、融资难已成为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农民调整结构缺资金、农区发展县域经济缺资金等现象相当普遍.私人借贷、企业借贷、集资、民间金融等民间借贷盛行,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蓬勃发展,民间借贷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它对融通农村资金、搞活生产和流通,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一部分借贷利率偏高,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因此,要不要划一条利率杠子,区分民间借贷与高利贷的界限,限制打击高利贷活动,保护正常的民间借贷,这是当前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政策,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大问题。本文试对上述问题作一些分析,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所谓农村直接融资,即相对于间接融资而言,它是独立于银行、信用社以外的资金融通.通俗地说是民间借贷与社会集资.它们是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出现和发展的.当前的状况和趋势是融通量不断加大,活动范围日益广泛.它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一系列影响,对历来作为农村资金调剂主渠道的银行、信用社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只有认真研究掌握它们的特点、规律、正反使用,才能正确地作出我们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村民间借贷是农村个人与个人之间为了调剂资金余缺自发进行的双边借贷。近年来,随着农村资金供求矛盾加剧,农村民间借贷日趋活跃,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已充分显示出它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认识农村民间借贷,本文就此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我国农村民间借贷现状目前,农村民间借贷发展十分迅速,但因各地经济、金融及群众生活发展水平不同,不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民间借贷亦相应地得到了发展。为了搞清民间借贷的原因、借贷的方式、利率的高低、借贷的用途,我们对阿荣旗民间借贷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2.
农村第二步改革就是要围绕如何有效地引导劳动力、资金、技术、资源的有效配置,加速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部门在这一改革中的主要任务是管好用活农村信贷资金,有效地“粘合”诸生产要素,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但是,当前的情况是农村金融部门有不少剩余资金发放不出去,农村自由借贷又十分活跃.柳州地区从1986年以来,每月都保持几千万元的可用资金,而据对7个县725个农户的家计调查,1986年农户在银行、信用社借入贷款68859元,从自由借贷市场借入达99962元,扶贫专项贴息贷款,发放速度也不尽理想,柳  相似文献   

13.
研究农村民间借贷利率,除植根于这种信用形式的性质外,还要立足于当前民间借贷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其利息来源和它所体现的经济关系.民间借贷与社会集资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农村民间借贷是农民之间以货币或实物授受信用的行为.它从属于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一种经济关系.农村民间借贷与农村社会集资不同,有必要加以区分.前者是农民个人之间互相借贷的一种信用形式,后者是农民在资金上实行联合办企业的一种信用形式,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有的同志根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民间借贷现象比较普遍,民间借贷活动既有地方特色,又有一定的普遍性。尤其是农村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发展之外的重要补充力量,为维持农村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但是由于受到现实制度制约,民间借贷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在对河南省修武县常桥村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常桥村民间借贷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和分析,希望借此以探索推进我国农村民间借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现在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的基本情况是:八亿农民基本上靠手工劳动搞饭吃;在农村双层结构的合作经济中,家庭承包是农村的基本经营单位;农村经济计划以指导性计划为主,市场调节作用很大;农村正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的过渡中,大部分农民温饱问题刚刚解决,还没有迈过商品经济的门坎;农村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地区农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乡镇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沿海地区已开始形成一定规模的外向型的农业和乡镇工业;农村票据信用不发达,大部分地区建立长短期资金市场的条件还没有形成;农村有待开发,但长期资金来源严重缺乏;实际上已经存在一个以农业银行为领导、以合作金融为基础,以其它非银行金融组织和民间自由借贷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制,这个体制正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这种情况说明农村经济已经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条件下,在农村金融工作中,需要从指导思想上搞清楚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民间信用问题牵涉到整个信用制度,本文只对农村民间信用的评价和态度谈点认识.对农村民间信用的认识信用形式是从属于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一种经济范畴,反映着一定的生产关系.农村民间信用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银行信用的不发展,整个信用制度不完善;目前银行信用一方面大包大揽的供给制,而另一方面又缺少灵活多样的信用方式去适应各种不同情况的需要.农村民间的自由借贷的出现,有的同志视如“洪水猛兽”.我认为,这不是坏事而是好事,它体现了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是解决发展农村商品生产资金需求的矛盾,更广泛更深入地调剂农村资金的作用.它实质上是银行信用的无计划的延伸.  相似文献   

17.
民间借贷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为了调剂资金余缺自发进行的双边借贷.民间借贷主要盛行于农村地区,以湖南湘西自治州辖内县市农村的案例调查分析,目前农村民间借贷状况可以概括为四点:一是借贷形式多.主要有借钱还钱、借物还物、借物还钱、借钱还物、借钱还工、借物还工六种.  相似文献   

18.
一、当前农村民间借贷发展的特点 1、农村民间借贷广泛存在且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特别是1999年农村"两会"关闭以后,农村民间金融更为活跃,据抽样调查的20个乡镇普遍存在着民间借贷行为,借贷规模占当地贷款余额的37%,比2002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抽查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和农户发生民间借贷行为的分别占所调查户数的82%、94%和24%,借贷总额较上年增长10.38%,同时单笔借款额分别为3.25万元、20.4万元和0.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6%、3.3%和23.34%,表明农村借贷主体对民间借贷有一定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9.
一当前民间借贷新特点民间借贷活动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库伦地区民间借贷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计划经济年代农村民间借贷极不活跃,农业资本的积累大量地来源于农业劳动和农业剩余价值的积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对资金需求扩大,利用民间借贷进行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多元化经济主体发展的市场要求和社会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民间借贷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当前的民间借贷在产权约束、交易程序、资金用途、价格形成方面的特征与正规金融的差距逐渐缩小,已经成为部分企业解决融资缺口的有效渠道.特别是2003年下半年以来,民间借贷市场开始升温,借贷交易活跃,资金价格攀升.笔者拟对当前民间借贷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