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以2004年至2008年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持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流通股比例与民营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显著负相关,管理者持股比例与民营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显著正相关;法人股比例与民营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负相关,但不显著;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民营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04年至2008年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持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流通股比例与民营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显著负相关,管理者持股比例与民营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显著正相关;法人股比例与民营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负相关,但不显著;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民营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额现金持有上市公司的财务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翠  薛晓芬 《价值工程》2012,31(5):126-127
现金持有作为一种财务决策,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研究高额现金持有上市公司的财务特征,文章通过选取我国2008年—2010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对高额现金持有上市公司的界定,运用回归分析法,从财务方面设置获利能力与财务杠杆两个变量,对我国高额现金持有上市公司的财务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额现金持有上市公司具有较低的负债水平和较高的获利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分派现金股利数目及水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特点,探究了我国上市公司不愿进行现金分红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1999年 ̄2004年连续派发现金股利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获取现金能力和发展能力对持续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持续现金股利政策下,上市公司实现的盈利约有40%作为现金股利派发给了股东;而上市公司长期偿债能力、获取现金能力和发展能力对其持续现金股利政策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相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普遍偏低,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有哪些因素影响上市公司进行现金分红呢?本文从盈利能力与派现能力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提出相应的建议,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然 《财会通讯》2011,(7):93-96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7年至2008年分配现金股利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现金股利是控股股东剥削小股东与"掏空"上市公司的手段之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发放水平正相关,其他大股东对控股股东的制衡作用不显著。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对现金股利没有显著偏好,企业集团控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低于非企业集团控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8.
以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现金股利对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在半强制分红政策下具有再融资动机的上市公司的分红行为及其对创新的影响,以期为上市公司分红机制的健全和监管部门现金分红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研究发现:随着现金股利分配水平的提高,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即现金股利分配对公司创新起到促进作用;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代理冲突的缓解是现金股利促进上市公司创新的中介路径。不过,在半强制分红政策下,具有再融资动机的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行为明显受到干预,无法提升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弱化了股利代理理论的解释力。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与现金股利存在替代效应,政府补助金额越低,现金股利对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越强;民营企业较之于国有企业,现金股利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张博 《企业导报》2014,(1):31-32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分派现金股利数目及水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特点,探究了我国上市公司不愿进行现金分红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行为:经验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行为的现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执行的多为非理性的消极现金股利政策。为此,我们从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和股权安排两方面提出了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行为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具有不同投资机会的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是否不同?行业差异性是否会影响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关系?为了回答这样的问题,本文实证检验了股权结构时具有大量高回报投资机会的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和拥有较少投资机会的非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性质与IT类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显著正相关,与非IT类产业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相关关系不显著;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非IT'类产业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显著负相关,与IT类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相关关系不显著;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IT类和非IT类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金股利政策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研究分为四类: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因素;现金股利能否传递信号;现金股利分配为非流通股股东利益服务;股权分置与现金股利政策异化。并且进行了相应的评述,希望能够为后续研究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5~2008年度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政府控制视角对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与资本投资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检验结果发现:与非政府控制上市公司相比,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较低。进一步检验表明,现金持有水平与投资不足显著负相关,与过度投资正相关但不显著,而且现金持有水平与资本投资行为的关系受上市公司政府控制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俭 《财会月刊》2013,(4):105-106
现金分红是增强资本市场活力和吸引力的重要途径。监管机构从2001年起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促使上市公司派现。本文对1992年到2011年这二十年来的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情况进行回顾与总结,为读者展示上市公司分红历史。本文研究发现:二十年来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意愿呈两段“U”型分布,近五年来稳步回升;现金股利支付率自1995年以来呈下降趋势,异常高的分红时有出现;多层次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表现迥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特征对现金股利决策影响的研究发现,在民营上市公司中现金流权越大,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支付水平较高,当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较高时,其分配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支付水平均较低。当终极控制人指定上市公司管理者时,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支付水平相应较高。当上市公司属于集团控制时,终极控制性股东在上市公司中的分离程度也更大,发放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支付水平均较低。而是否创始家族对现金股利发放概率和支付水平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进行了描述,勾勒出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整体状况,揭示出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变化趋势。此外,本文归纳了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一些独特和不合理的现象,指出了不当现金持有的经济后果,并从制度和公司治理角度给出了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公司流动性行业差异研究——来自中国A股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上市公司2004-2006年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非参数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行业虚拟变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比率的行业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行业因素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比率具有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具有普遍性,行业间差异波动显著;行业间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逐年呈上升趋势;少数公司间现金持有比率差异可以由公司所处行业门类的不同来解释。  相似文献   

18.
试析我国现金股利发放动因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利分配一直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因为股利分配既关系到公司股东的经济利益,又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现金股利作为股利分配方式之一,受到投资者的普遍欢迎,并且成为世界上大多数上市公司的最基本分配方式。2000年末,中国证监会提出把现金分红作为上市公司再筹资的必要条件,上市公司的分红热情空前高涨。2004年底,中国证监会发布了相关规定,把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条件与现金股利发放状况联系起来,该规定称上市公司最近3年未进行现金利润分配的,不得向社会公众增发新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或向原股东配售股份,现金股利越来越受到市场和监管者的重视,现金股利的发放情况也越来越规范。本文通过研究发现,近些年发放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所占比例增高,上市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也呈现出增多的趋势。本文将针对这一现象就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动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试析我国现金股利发放动因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雪南 《会计之友》2008,(24):87-92
股利分配一直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因为股利分配既关系到公司股东的经济利益,又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现金股利作为股利分配方式之一,受到投资者的普遍欢迎,并且成为世界上大多数上市公司的最基本分配方式。2000年末,中国证监会提出把现金分红作为上市公司再筹资的必要条件,上市公司的分红热情空前高涨。2004年底,中国证监会发布了相关规定,把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条件与现金股利发放状况联系起来,该规定称上市公司最近3年来进行现金利润分配的,不得向社会公众增发新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或向原股东配售股份,现金股利越来越受到市场和监管者的重视,现金股利的发放情况也越来越规范。本文通过研究发现,近些年发放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所占比例增高,上市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也呈现出增多的趋势。本文将针对这一现象就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动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特征对现金股利决策影响的研究发现,在民营上市公司中现金流权越大,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支付水平较高,当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较高时,其分配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支付水平均较低。当终极控制人指定上市公司管理者时,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支付水平相应较高。当上市公司属于集团控制时,终极控制性股东在上市公司中的分离程度也更大,发放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支付水平均较低。而是否创始家族对现金股利发放概率和支付水平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