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概况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的核心,其对农村经济的支持作用越来越大,因而,全面准确地把握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其特点,并寻求发展农村经济金融的最佳路径,对解决"三农"问题至关重要。本文全面深入地分析农村金融发展情况,提出了发展农村经济金融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国家正规金融垄断格局下,由于缺乏政府监管与法律制度的规范,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始终处于混乱和被国家"限制"与"叫停"的状况。本文以"软法"之治的视角来分析农村民间金融中的"软法"现象,并提出了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以及农村民间金融理想规范模式,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国家正规金融垄断格局下,由于缺乏政府监管与法律制度的规范,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始终处于混乱和被国家"限制'与叫停"的状况.本文以"软法"之治的视角来分析农村民间金融中的"软法"现象,并提出了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以及农村民间金融"软法"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对繁荣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以及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互联网+"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互联网金融与新常态下的"三农"逐步交融,凭借低成本、信息互通以及跨地域性等优势,农村互联网金融不仅丰富了农村金融产品,加速了农村金融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转速率,并逐步成为促进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然而,加速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还面临多方面的掣肘和挑战,迫切需要对农村互联网金融运行机制进行深化改革,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长久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缓慢,金融对"三农"的有效支持不足也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被视为农户和农村企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的最佳解决途径,因此为了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必须着力发展农村小型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6.
张晶晶  王泽鹏 《时代金融》2014,(8Z):258-258
长久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缓慢,金融对"三农"的有效支持不足也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被视为农户和农村企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的最佳解决途径,因此为了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必须着力发展农村小型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陇南240户农户开展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农村经济金融发展中呈现的新变化:主要经济来源向多元化发展,制约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因素仍然是缺少"资金"和"致富途径",个人创业贷款呼声渐高等.之后指出制约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因素主要是普惠金融政策不能有效缓解农村信贷资金供需矛盾、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在量上存在差距、信贷门槛过高等,提出了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继续发挥好普惠金融的力量、推进农村电商扶贫发展等促进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现如今我国金融经济体制改革日渐趋于完善,现有的金融经济体制很难适应现在"城乡统筹"发展的经济状况需求。在这个信息化普及的年代,农村的金融发展应该怎样进行新一番的改革,应该怎样在互联网方面发展才能真正的做到消除农村与城镇居民的差异,在农村实行金融普惠这项服务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论述的主要是互联网金融创新在农村的发展、目前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农村普惠的主要矛盾以及弊端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受制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限制,农村地区基础金融设施缺乏,阻碍了农村地区经济建设和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为促进农村地区经济金融良性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支付得到了应用和普及,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实施途径。如何有效将移动支付运用到普惠金融发展中,持续推进普惠金融建设,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自1996年《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以来,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与发展在艰难中摸索前行.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与发展正处于历史性突破的前夜.至此,特别有必要对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与发展进程中有关战略问题做出前瞻性探索,以总结经验、纠正偏误,为下一阶段改革与发展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鉴于农村合作金融已陷入"存量改革难"与"增量发展受阻"的双重困境,为更好推进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本文在总结、归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取得的基本经验基础上,把这些经验与理论迁移至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进而提出"农村合作金融增量渐进发展论"这一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赋予了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的历史重任,其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已经确立.如何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的主力军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与农村合作金融的协调同步发展,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重大经济金融课题.  相似文献   

12.
"经济"和"金融"二者堪称"如影随形",对农村经济所受农村金融影响的状况加以理清,对于提升农村经济稳定、健康、快速发展和农村金融体制机制的完善具备着颇为重大的意义。本文分析农村经济所受农村金融影响的机制情况,对农村金融发展提出应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金融研究》2008,(1):I0065-I0069
据对钟祥市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显示,当前各类农村新型经济组织不断涌现,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发展对金融支持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由于目前对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金融服务体系不够完善,金融对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支持力度仍然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金融支持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业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农村经济与金融发展不协调的矛盾仍比较突出,农村金融体制的不健全、创新能力弱,农村经济实体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本文对冀州市"十一五"期间农村融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探索以金融制度创新破解农村融资困境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振兴,依靠国有商业银行是不太现实的。过去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们一直认为农业投融资需要更多的政府干预和支持,忽略了农业及农村投资也必须靠市场来调节。事实证明,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发展只能寄托在扎根于农村的"土生土长"的、属于农民自己的中小金融组织身上,因此,政府应该让它们从"地下"走到"地面"上来,要鼓励农村民营金融业的发展。对信誉良好,且经营规范的民营金融机构,应当重新创建新的组织,将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的制度改革中,逐步被融入到正规性质的金融体系中来说,从而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管理、高效运作且符合农村自身的那种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6.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农村金融是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的"供血动脉",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因素,和谐的金融生态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近年来,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农村金融组织的创新,农村金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金融生态不断优化,农村的金融服务水平也有所提高。与此同时,农村金融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尤其是农村金融风险问题,不仅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也是影响社会和平稳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中国是农业大国,互联网金融已迅速渗透到了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80后的青年人成为农村主力人群后,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产品将会迅速占领他们的手机和电脑。"三农"惠农通工程与互联网金融在客户对象、业务领域均存在交叉点,互联网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弥补传统金融网点覆盖面不足,可以有效填补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空白。本文通过分析"三农"惠农通工程和互联网金融的优劣势,探讨搭建"三农"惠农通工程互联网金融新平台的对策,对现实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和业务发展、促进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正>经济的发展以金融为核心,金融的发展以经济为背景,在当今国际国内复杂的金融背景下,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社,如何在县域经济发展的洪流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实现自身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共赢呢?农村信用社是以"农"字当头的金融机构,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与农村经济同荣共辱,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产权主体意识缺乏  相似文献   

19.
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是农村金融的一个极其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农信社趋于"官办化"、"商业化",失去了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的初衷。本文依据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特点和现实状况,提出以合作制为主导的"农官商"三合一的股份合作制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其合作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运用金融资产相关率(FIR)指标衡量传统农区金融深化的绩效,以河南省为例考察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相关率之间的关系,并运用ADF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相关率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是农村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因素,但与之同时,传统农区的"金融压抑"问题突出,由此引发的金融排斥现象依然是阻碍传统农区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健全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激励农村内生金融体系的创新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