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当前,我国木材供不应求的情况十分严重。要解决木材供需矛盾,首先应改变森林资源被严重浪费的现状,充分利用采伐、造材和加工剩余物,大力发展综合利用。在吉林省的采伐企业里每年有150多万立方米的采伐、造材和木材加工剩余物被白白浪费掉了。这批大好的森林资源,可以生产100万立方米刨花板或中密度纤维板。产值约4至6亿多元,可代替350多万立方米木材使用。目前,林业企业发展综合利用的困难是缺  相似文献   

2.
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木材综合利用,是当前缓和木材供需矛盾、扭转采育失调、搞活林区经济、扩大知青就业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拟就通化地区木材综合利用、充分利用三种剩余物和发展人造板生产,作一些粗浅探讨。一、森林资源概况:通化地区有林地面积为190万公顷(其中,省属林业局83万公顷,地县林业局、经营局107万公顷),有林地林木蓄积量为2.2亿多立方米(其中,省属林业局为1.29亿多立方米,地县属林业局为9,00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8.2%。近几年来,全区平均每年生产  相似文献   

3.
林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以来,我国造林取得一定成绩,森林复盖率由解放初期的8.3%提高到12.7%,森林总蓄积量为95亿立方米。但是由于未能认真研究与掌握森林生态系统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未能从思想上充分认识森林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的密切关系。最近一个时期,不合理的经营,计划内过量采伐,计划外乱砍滥伐,加上毁林开荒,病虫害和火灾频繁,消耗了大量森林资源,造成我国林业建设的严重落后状况。全国现有森林1.2亿公顷,每人平均占有森林面积0.13公顷,相当于世界水平的七分之一;每人占有林木蓄积量10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按森林复盖率和平均每人占有森林面积,居世界第120位。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36年来,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林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包括造林育林、木材采运、加工、林政保护、林产化工、勘测设计、林业教育、科研等部门齐全的重要经济部门,拥有林业职工226万多人,已建成国营森林工业局132个,国营林场4000多个,集体林场17万多个。解放以来造林保存面积4亿多商,为国家提供计划内木材13亿多立方米,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林业生产基地,每年承担全国计划内任务约1/3。但由于以往经营决策上的失误,问题很多:森林资源上消长失调,计划内年消耗森林资源1,950万立米,年生长量仅为1,080万立米,每年产生赤字870万立米;人员多,摊子大,全省森工企业47万职工,33万知青,林区总人口170多万;经营基本上以木材生产为主,产品结构单一;体  相似文献   

6.
教训解放初期,我县有森林面积248万亩,林木蓄积量1,852万立方米,年生长量14.88万立方米。当时全县人口72,612人,人均森林面积34.1亩,人均木材255立方米,每人年净增木材2立方米.各项指标均超过目前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真可谓“富饶的山区”。三十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林业经济管理体制的不全理,对林业的经营只考虑木材生产与需求的平衡,忽视了木材生产与自然资源及其再生能力的平衡,林业生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本世纪末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达到20%、森林年生长量达到4亿立方米、木材年产量1亿立方米、人造板年产量400万立方米的战略目标,“七五”期间应进一步理顺林业各方面的关系,重视森林各种效益的发挥,最大限度地提高造林保存率、林木生长率和木材综合利用率,使林区的经济效益有明显改善,采育矛盾逐步得到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8.
川西林区(包括阿坝州和甘孜州部分地区)处于岷江、大渡河上游,森林资源原本丰富,不仅是四川省木材生产基地,为国家建设提供大量木材,而且是庇护“天府之国”的绿色长城。但是,20多年来,集中过伐,重采轻造,加上毁林开荒,过度放牧,森林火灾,乱砍滥伐等原因,使这个林区不断遭到破坏,森林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阿坝州从1950年开发到1958年,为国家生产木材4,000万立方米(包括州内自用材),加上民用烧柴、烧炭等,耗费资源1.2亿立方米以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荒山尚未绿化,又出现新的迹地,使林业资源越来越少。据1975年资源清查,全州林地面积220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70万公顷,用材林65万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12.7%,居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位,人均森林面积不足2亩,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5%;人均森林蓄积1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人均年消耗木材量只有0.05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消耗量的7%。由于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致使不少地区砍的多,造的少,抚育的更少,使得我国森林资源日趋减少,自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不少地区风、沙、水、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因此,大力发展林业,积极抢救森林资源,应该作为  相似文献   

10.
我省是国家的重要林业省,森林资源较为丰富,但较长时期以来,森林培育和采伐利用的比例严重失调,森林资源大幅度减少,生态环境恶化。“七五”期间,森林消耗量大于生长量的赤字,还高达1000多万立方米。到1992年全省森林消耗量大于生长量的赤字,回落到244万立方米,消灭赤字胜利在望。然而,一些地方在急功近利错误思想引诱下,新 的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歪风抬头;加之制止措施和打击犯罪行为不力,破坏森林资源的歪风越演越烈,从而加大了森林赤字比重。据有关权威部门实际勘察结果,截止1994年赤字回升到351万立方米,绝对数增长117万立方米,相当于1995年全省商品木材总量的一半。这与全国已消灭了森林赤字,实现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的形势背道而驰,拖了全国的后腿,加重了问题的严重性,令人担忧。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14.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8.8%,超过了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比例,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人们饱尝了森林破坏带来的种种灾害和苦难,教训甚为深刻,应当引起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正> 福建省是我国南方的重要林区。全省林业用地面积一亿三千万亩,占土地的总面积的74%,自然条件优越,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39.5%,森林蓄积量四亿三千多万立方米。到一九八三年止,已为国家生产木材九千多万立方米,毛竹三亿多根,松香一百多万吨,人造板四十一万立方米,还有茶油、桐油、笋干、香菇、白木耳……等大量林副产品。林业部门历年共上交国家税利17.6亿元,为同期国家给我省林业投资8.8亿元的两倍。但是,由于长期受“左”的影响,林权、体制不稳定,政策多变,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不落实,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重砍轻造,重造轻管,重原木生产忽视综合利用,所以林业生产发展缓  相似文献   

12.
一四大矛盾当前山区省存在着四大矛盾,能源赤字,森林赤字,经济落后和食物不足。(一)能源赤字山西省每年生产原煤约2亿吨,每公斤煤按7000大卡计算,每吨煤1400万大卡,共支出2800万亿大卡。加上按3.000万人每年需要木材0.4立方米计算,每年所需木材1.200万立方米即24万亿大卡。这两项需支出2.824万亿大卡,其他生物质能还未计入。而煤炭能源的消耗是不可再生性的能源。而蓄积能源主要是依靠绿色植物机能转化  相似文献   

13.
<正> 森林是可再生资源,然而林木的生长周期长,加上我国森林资源紧缺,人口众多,耗材量大,目前木材生产量难以满足社会的最低需求。特别是近几年资源破坏严重,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的森林资源正以每年2.9亿M~3的消耗速度递减。我省每年也要出现几百万M~3的森林赤字。因此,在严格控制木材生产一本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合理生产,节约森林资源。下面就森工生产和管理方面,谈谈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木材生产质量的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14.
解放以来,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一直受不合理的经济体制的束缚,使我国林业至今还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1.林业生产仍以木材为中心,重采轻育的错误作法始终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以营林为基础的林业发展方针得不到贯彻落实。2.森林资源仍呈下降趋势。据林业部“五·五”森林资源清查报告,全国森林覆被率已从“四·五”清查时期的12.7%下降到12%。3.森林的破坏面积超过新造林的可成林面积。4.森林资源的消耗量大于林木生长量。每年全国森林消耗量为29,410万立方米,用材林生长量为20,106万立方米,森林赤字达9,304万立方米。特别是国有林区集中过伐十分严重。仅以黑龙江省为例,40  相似文献   

15.
焦鸿靖 《绿色财会》2005,(12):23-24
国有森工企业的主业是森林经营和木材采运,但是由于建国初期至上世纪末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和改革开放初期对可持续发展观的淡漠,森林资源消长严重失衡,一度使国有森工企业陷人资源危机、资金危困的"两危"境地.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1998年开始,国家林业政策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陆续实施"六大工程",促进林业"五大观念"转变,将林业的公益性作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了减少森林资源消耗,国家对木材采伐量大幅度削减,以吉林森工集团为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前的1997年,集团内八户森工企业的木材采伐量为179万立方米,而2004年木材采伐量锐减至89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16.
一建国近40年来,我国林业不仅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和林产品,还为保护国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高产、稳产,优化、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林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然而,作为林业生产最重要物质基础的森林资源,目前的状况令人担忧。据有关资料,目前我国森林面积为1.19亿公顷(不含台湾,下同),人均森林面积0.11公顷,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6.5%;森林覆盖率为12.98%,比世界平均水平约低9个百分点。森林总蓄积量为80.9亿立方米,人均森林蓄积量  相似文献   

17.
森林在加拿大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加拿大每年生产的工业用材大约为1.5亿立方米,如果包括边远地区采伐的木材和低质阔叶材则可达到2亿立方米左右。这么大的木材年产量可以使有30多万人就业的加拿大森林工业的生产得以进行。还有约100万加拿大人的生计也间接地依赖于森林。加拿大每年林产品的产值约为240亿加元,其中出口额为130亿加元。除了安大略湖区和  相似文献   

18.
森林资源再生产,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又是当前我国林业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拟就带岭林业实验局的森林资源现状来探讨森林资源扩大再生产的几个问题。一、带岭局的森林资源下降趋势仍在继续三十多年来,带岭林业实验局共为国家生产木材680多万立方米,上缴税利1.8亿  相似文献   

19.
<正> 建国以来,我国的林业生产建设事业取得了较大成就。森林覆盖率有所提高,森林蓄积量也有所增加。三十多年来,仅计划内的木材产量已达11.7亿立方米。其间,共生产锯材3.27亿立方米、胶合板481.73万立方米、纤维板392.38万立方米、刨花板69.07万立方米、竹材261022.6亿株、松香559.8万吨,并生产了其它林木产品,在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方面做出了_定贡献。造林17.6亿亩。保存面积为4.2亿亩。这些人工新林,不仅为更替天然林木资源提供了物质保证,而且为我国营造人工林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木材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短线产品。最近几年里,木材供需矛盾更为突出。据有关部门调查,仅计划内木材供应量,每年都有二三百万立方米的缺口。而且,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木材的需求量也会迅速增加,不采取断然措施,供需矛盾还将日益加剧。造成木材供应紧张、供需矛盾尖锐的原因很多,究其根本原因,从客观上讲,还是我国人口多、森林资源少,加上林木生长周期又长,一时很难使矛盾得到缓和;从主观上讲,过去的林业工作中有失误,又受“左”的错误影响,没有切实把现有森林管好、用好,也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