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
股权分置是指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股份按能否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区分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股权分置改革是通过非流通股股东以一定形式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获得流通权.从而实现全流通。目前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就是在政策上和实践中首次承认了非流通股和A股“同股不同权”.并以“对价”的方式确认了A股含权的事实。随着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进.一些重大政策逐步明朗.许多疑难杂症也逐渐破解.  相似文献   

2.
为防止国有企业控股权旁落,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之初,曾采取了股权分置的持股模式,即上市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可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称为流通股;公开发行前的股份暂不上市交易,称为非流通股。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原非流通股东在向流通股东支付补偿性“对价”后,变身为所谓的“大小非”。根据《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持有公司股份比例在5%及以下的非流通股东,  相似文献   

3.
冯峰 《活力》2007,(7):44-44
股权分置是指中国上市公司中的一部分股份可以上市流通,另一部分股份不能上市流通的状况,股权分置导致中国上市公司中的股东利益不一致,影响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不利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重大的变化,股改的实施降低了不可流通的国有股比重,促使上市公司建立合理有效的股权结构,从而优化上市公司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颁布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引入了“股权分置流通权”科目,用以核算股权分置改革中非流通股股东以各种方式支付对价取得的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股票流通权。笔者对相关问题作以下探讨。一、无需增设“股权分置流通权”科目《暂行规定》增设“股权分置流通权”科目,表明其所持观点是“两笔交易观”。即非流通股股东最初购买上市公司暂不流通的股票是一笔交易,而非流通股股东由于股改要求支付对价购买股票流通权又是一笔交易。两笔交易分别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和“股权分置流通权…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问题产生于现代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因此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是一个“长盛不衰”的研究课题。随着证券市场上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更加合理化,全流通条件下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问题必将成为研究热点与探讨前沿。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远比国外公司复杂。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运用国外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对我国实际情况进行了“本土化”研究,从资料文献来看,研究主要从三个角度展开:一是股权性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二是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三是大股东在治理中作用。  相似文献   

6.
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并存的“股权分置”被认为是我国股市效率低下的制度根源。为了正本清源,证监会从2005年开始实施股权分置改革,赋予非流通股以流通权。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在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同时还要加强法制建设,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股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更加全面的数据,采用更加规范的实证方法,研究了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绩效。研究结论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制度不够完善,董事会制度、监事会制度等内部治理机制没有发挥相应作用,外部治理机制的作用也相对有限。同时发现,其它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的研究不同,第一大股东为国有的商业银行比非国有的市场绩效高;股权分置改革后,商业银行的市场绩效发生了显著变化,研究相关问题时,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进行区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股权分置改革改变了中国股市在成立之初就形成了的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两类股票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的股权分置现象,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具有标志性作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对价支付的类型和数量问题对公司治理有很大的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对投资者关系和盈余管理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反应有待进一步观察。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改后的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建设,今后应加强的工作:一是对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控制股东的行为加强监管;二是进一步开发金融产品,同时加强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能;三是政府对其控制的上市公司的股份控制策略应该改变;四是完善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市场,加强上市公司控制股东的诚信建设,强化对信息披露的监管。  相似文献   

9.
股权分置是指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股份按能否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区分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股权分置改革是通过非流通股股东以一定形式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获得流通权,从而实现全流通。目前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就是在政策上和实践中首次承认了非流通股和A股“同股不同权”,并以“对价”的方式确认了A股含权的事实。随着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进,一些重大政策逐步明朗,许多疑难杂症也逐渐破解,但在会计核算方面,财政部还没有出台相关会计处理的具体规定。从目前试点公司公布的方案看,支付对价的补偿方式基本有三种:送股(扩股或缩股方…  相似文献   

10.
股权分置是指我国上市公司因为历史原因形成的股权结构中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分离的现象。流通股是指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的社会公众股,非流通股是指按规定不可以上市流通的股票,非流通股具体包括:国家股、发起人股、定向募集法人股、内部职工股、转配股、基金配售股份、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其他未流通股等,在发起人股中又以国有法人股为主。在中国股市1300多家上市公司中,除“三无版块”外,大部分上市公司均有著约三分之二的非流通股和三分之一的流通股。股权分置一直被认为是制约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主要制度障碍。2005年5月9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工作,股票中新出现的G字头上市公司名称标志着上市公司成功完成了股改。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突破性进展,表明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所导致的公司治理缺乏共同利益基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也是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步骤。然而股权分置问题由来已久,彻底全面地解决历史问题并非易事,这或多或少给未来市场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对上市公司而言,股权分置改革带来影响最直接也最深远。  相似文献   

11.
摘要:《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形成机制与治理研究》该书从新的视角探讨了关联交易的问题,形成了如下新的创新:从制度变迁这~新视角来探讨关联交易的形成原因,并着重分析了关联交易中的隐性成本;利用博弈论的方法从理论上证明了综合治理关联交易的重要性;实证分析的方法,对股权分置改革的效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股权分置改革后公司治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新梅 《财会通讯》2008,(10):92-94
股权分置改革顺利完成后,解决了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之间利益不一致的问题,为改善公司治理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问题并未因此完全得到解决。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通过对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公司治理内部、外部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的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3.
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意义重大,本文追溯股权分置的历史,分析了其对公司治理在不同时期的影响,并以宝钢股份为例,证明股权公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认为,股权公置改革也还存在问题,公司治理并未因股权公置改革而一劳永逸,在全流通时代还要继续完善上市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14.
股权分置问题是在我国市场化改革之初由于政治和经济体制原因所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过程中,一些经过股份制改制上市的公司都会在公司《上市公告书》中明确指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国证监会《关于核准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通知》,本公司的国有法人股和法人股暂不上市流通”。证券监管部门《关于公司申请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里也有要求:“该公司由法人持有的股份在国家有关规定公布实施之前,暂不上市流通”。这实际上限制了国有股、法人股股份的上市流通,形成了股权分置。截至2005年6月30日,我国共有1378家上市公司,其中国有控股及参股的上市公司数量达899家,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为7356亿股,其中非流通股4694亿股,大约占64%。长期以来,股权分置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大小非解禁     
《财务与会计》2008,(5):11-11
已经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在沪深主板上市的公司有限售期规定的股份,俗称“大小非”,占总股本5%以上的就是“大非”,5%以内的就是“小非”,这部分原非流通股在股改后将可以上市流通,即“大小非解禁”。  相似文献   

16.
苏武俊  肖灵 《会计之友》2007,(9S):80-81
股权分置改革是通过一定的程序让原先不参加流通的非流通股上市流通,改变股权分置的局面,实现股票的全流通。股权分置改革将改变财务管理环境,从而带来财务管理目标和模式的转变。本文就股权分置对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环境、目标、政策等影响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不同,充分肯定了股权分置改革在处理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实现二级市场价格机制作用以及提高董事会效率方面的突出作用。同时,也指出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一些潜在风险,对监管层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股权分置即上市公司发行的股份按是否可以在证券市场上市交易和流通,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社会公众股是流通股,可以在证券市场上市交易和流通,国有股和法人股是非流通股,不能在证券市场上市交易.  相似文献   

19.
罗建华 《企业经济》2007,(1):181-183
股权分置下公司治理存在着“一股独大”,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内部人控制严重,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有效外部治理,目标模式选择模糊等问题;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是:形成共同利益基础,优化股权结构与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完善管理层激励机制,活跃控制权市场,形成中国特色的治理模式,加快国际化进程;完善措施有:统一认识,制度创新,明确监管部门的职责与协调,将机构投资者、债权人、公司员工引入公司治理等。  相似文献   

20.
资本结构体现不同资本主体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安排,债权和股权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我国企业目前存在着股权集中度较高、国有股权主体虚拟化严重、负债契约缺乏刚性约束力、法律保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只有从完善机构投资者、深入推进股权分置改革、恢复债务融资的治理功能、拓宽中小股东行权渠道四方面入手,才能提高资本结构的公司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