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1 毫秒
1.
韦伯在其《中国宗教——儒教与道教》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关于儒家伦理的著名命题,即儒家伦理无法开出资本主义。该命题隐含着对儒家伦理的非知识性指控,从而构成了对儒家伦理学说的重大挑战。本文力求从韦伯命题的分析入手,在伦理思维的方法论层面,提出一种不同于韦伯观点的理论解释,以作为对韦伯命题挑战的初步回应。  相似文献   

2.
儒家伦理在现代社会的命运和出路,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现实问题。对于儒家伦理如何实现现代转型,如何能够真正融入现实生活,理论界见仁见智。我们为此专门组织了一组笔谈,以期促进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儒家伦理在现代社会的命运和出路,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现实问题。对于儒家伦理如何实现现代转型,如何能够真正融入现实生活,理论界见仁见智。我们为此专门组织了一组笔谈,以期促进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儒家政治伦理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家政治伦理与封建专制政治的契合以及它与现代民主政治的冲突,从根本上决定了它在历史上主要起着维护专制、保守、腐败的封建政治的作用.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对它进行彻底的更新和改造.  相似文献   

5.
张杰 《金融评论》2013,(6):1-38
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究竟具有怎样的关系,既有文献见仁见智。本文的分析表明,儒家伦理起初内生于保证家庭组织运行效率的实际需要,而后长期充当国家与个人的调适角色,促成了家族制与官僚制的制度妥协,并由此形成独具特色的市场制度基础,汉唐盛世便奠基其上。中国未来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要害是政府因素与其他市场因素能否达成制度均衡,儒家伦理的作用自当不言而喻。不仅如此,儒家伦理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逐步完成了商业转向,具有了丰富的市场涵义,加上东亚经济奇迹佐证凿凿.因此其对市场经济发展有利无害当成定论。本文的讨论发现,儒家伦理的宏观功能与微观功能存在内在冲突。它在宏观上具有很高的财富门槛与道德条件,但却疏于微观层面的财富创造,因此,既有经济改革过程注重汲取基于新教伦理的欧美制度优势以促进财富积累,具有显而易见的合理性。但是这种进程缺乏稳定性与包容性,极易导致财富与道德的偏离,而儒家伦理恰好具有纠正此种偏离的比较优势。这就意味着,在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化衔接”在所难免。本文的结论是,财富积累长期疏离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当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面对日益凸显的深层社会经济矛盾.唯一正确的制度选择是使经济改革与发展进程重返中国本土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6.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传统思想的核心,是古人判断自己和他人行为符合伦理与否的标准。文章分析了我国古代传统的儒家思想内涵,揭示出其中所蕴含的现代市场营销伦理,在分析我国现代市场营销伦理缺失的基础上,对其伦理失范行为进行了探讨,并以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为借鉴,对现代我国市场营销伦理进行了重构。  相似文献   

7.
徐爱丽  潘嫄 《时代经贸》2006,4(12):144-144,146
五四运动以来,儒家伦理遭遇了严重挑战。特别在今天全球化局面下,儒家道德体系几乎全线崩溃。笔者从儒家伦理演变的过程出发.总结了近现代中国学者对儒家伦理思想进行的反思和探索,并时全球化局面下儒家的命运和出路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论儒家"仁礼观"与生态旅游环境伦理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而生态旅游环境伦理是生态旅游区别于传统旅游最本质的指导思想之一,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多是借鉴国外学者的观点并且还没构建出一套完整的体系。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其“仁礼观”更是深入人心。本文试图以儒家“仁礼观”为基础,从理性思维和道德规范的角度构建一套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生态旅游环境伦理体系理论基础,并首次提出生态旅游实践者的概念,界定了实现该体系的主体范围,从而构建完整的生态旅游环境伦理体系,并透彻地掌握其内在规律,更好地为生态旅游所用。  相似文献   

9.
略论儒家生态伦理的基本精神与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家生态伦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民胞物与"的生活态度,"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实践精神,"和合"意识的生态理想。本文认为,儒家生态伦理是建构中国特色的后"西方中心论"生态伦理的可贵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
儒家伦理在现代社会的命运和出路,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现实问题。对于儒家伦理如何实现现代转型,如何能够真正融入现实生活,理论界见仁见智。我们为此专门组织了一组笔谈,以期促进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22,(1)
企业伦理是处理企业内部、外部关系的伦理原则,作为内在约束力规范企业全体员工行为。我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在企业伦理建设方面尚待提高。文章从文化背景、发展历程、管理模式、激励手段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伦理原则建设盲区。儒家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结晶,其中的古代商业活动伦理规范对现代企业有较高参考价值。文章基于现代儒家商业伦理的"忠信观""义利观""中和观""仁爱观"针对我国企业伦理建设的弊端提出四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略论儒家伦理话语在当代中国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伦理在现代社会的命运和出路,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现实问题。对于儒家伦理如何实现现代转型,如何能够真正融入现实生活,理论界见仁见智。我们为此专门组织了一组笔谈,以期促进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儒家伦理精神与现代企业文化刘宏章,唐镜一、"道之以德"的"善教"、"治心"原则与企业职工道德精神的塑造问题企业文化与儒家"道之以德"和"善教"、"治心"原则的德治管理路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或者说是相通的。儒家的管理控制理论,其着眼点主要的是对人的控...  相似文献   

14.
儒家伦理教育的同情性反思的原则儒家伦理教育的同情性反思的原则是在与批判性反思相区别中凸现的。区别的关键是从批判转变为同情。因此,其原则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1、儒家伦理教育的同情性反思必须具有“了解之同情”。所谓“了解之同情”,就是陈寅恪先生所说的“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之,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同情”[1]。在些基础之上,“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2]对此,冯友兰先生有一个十分贴切的比喻:“官僚查案报告中常有‘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之语。…  相似文献   

15.
将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确定为在不侵害他人利益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是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之所以存在的最根本的社会契约,这一契约是其他所有契约的基础,不得违背。企业社会责任是与企业利润最大化不违背的、在道德意义上应当承担的、有助于企业和社会共同发展的社会契约。创新是企业唯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的慈善责任只能算是一种企业美德,它不属于责任的范畴。中国传统儒家伦理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创造性转化应当吸取陈亮、叶适等功利主义儒家的观点,而不是一味从孟子、王阳明心性学说中寻求根据,儒家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应该是多元的。  相似文献   

16.
儒家伦理在现代社会的命运和出路,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现实问题。对于儒家伦理如何实现现代转型,如何能够真正融入现实生活,理论界见仁见智。我们为此专门组织了一组笔谈,以期促进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和学说对中国传统婚育观念和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妇女地位的影响,就儒家的“仁”与“礼”、“忠”与“孝”、“富”与“教”几种观念以及儒家提倡的和谐观与阴阳观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刘宁 《生产力研究》2011,(3):9-11,16
马克斯.韦伯认为,就世界各宗教的经济伦理而言,唯有新教伦理实现了人们生活态度之规律化与方法化。中国的儒家文化轻视经济生活,欠缺理性化的"经济训练"(韦伯语)。余英时认为韦伯的论断"缺乏事实的支持",儒家有自己的对"彼岸"世界的形而上学追求,儒家的经济伦理同样强调人伦日用和敬业精神,同样存在着类似于新教伦理"天职"观念的职分责任感。这种经济伦理同样可以促生经济生活的理性化。  相似文献   

19.
任何经济活动都是以人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或者是由人组成的利益集团的经济行为.人是具有一定道德准则的,在经济活动中以一定的伦理从事活动,所以经济中存在伦理问题.有的人认为经济学中不讲道德或伦理,只讲经济法则,西方主流经济学主张这种观点,这是把人的经济行为及其追求与人的道德理念和道德准则截然分开来了.  相似文献   

20.
①孔孟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现代生物学则认为人性由基因决定,而基因本质是自私的,利他归根结底是为了利已,故现代社会生物学继现代经济学之后,再一次证实了荀子的性恶论;②儒家的“天人感应”观包含着要将仁爱的伦理推广到自然界去的思想,发现代生态伦理学之先声;③21世纪的’电子家庭”将奉行电子的、民主的、个性解放的、以爱情为基础的家庭伦理,但孔孟的偏理思想也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