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纺织品受限,谁之过?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价格战、广告战……似乎已经成为中国市场上的”正常现象”。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市场.只要消费者需求比较旺盛.就会引来无数企业“扎堆儿”.出现“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在任何一个领域 我们几乎都可以用“价格战”来描述中国公司之间的竞争。有人说“降价”是对中国消费者最大的善意,还有的报纸公开对厂商们呼吁:欢迎价格战。 那么,价格战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的是什么样的“战果”呢?陷入价格战中的企业该如何脱身呢? “恶果”被当成了善意 在中央电视台的某栏目中,有位专家在谈格兰仕“价格战”时说“降价是对消费者最大的善意。”这句话很快流传开来,受到了普遍的欢呼。不过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判断。先不说它会使那些走高价路线的厂家有“恶意”之嫌,就消费者本身而言,这种判断不仅不是对消费者的善意,反而真正是对消费者的恶意。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2012,(9)
号称“史上最惨烈”的电商“价格战”以一种滑稽的结局收场:“价格战”发起方删除降价微博,产品价格悄然回调。  相似文献   

4.
九州 《中外管理》2004,(11):106-106
以产品降价作为竞争“杀手锏”的中国空调企业.在今年的价格战中终于以60%的品牌纷纷落马为结局。  相似文献   

5.
奢侈品品牌的中国营销攻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范亮 《中外管理》2006,(3):79-81
如何将你的商品卖出一个天价.还要让购买者为此趋之若鹜?对于深陷价格战泥潭的中国大多数行业而言.了解一下知名奢侈品如何“奢侈”的故事或许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巴蜀质量跟踪》2002,(23):44-45
“十一”期间各大商场家电部、家电卖场纷纷跳水降价.而且好东西层出不穷,直到现在降价余温仍在。随着价格战的越演越烈,“十一”成为了买家电的最合适时机,在“十一”期间记者穿梭于成都的各大商场之中见到了不少好东西。不敢遮瞒,现在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7.
“中国审计网”(http://www.chinaaudit.com.cn)经过近半年的筹备,于2006年7月1日正式与广大审计工作者及各行各业的网民见面了。“中国审计网”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原中国审计出版社)主办,北京时代国审广告传媒有限公司负责维护和提供技术支持。创办“中国审计网”的目的是通过互联网这一现  相似文献   

8.
毛小民 《经营者》2006,(10):84-87
凭借低廉的价格,中国企业赶走了入侵的外敌,在一个又一个领域获得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但是,过往的经验告诉我们: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无论你是价格战的制造者还是受害者,都应该早日告别血腥的价格战,找到属于自己的“蓝海”。  相似文献   

9.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在就业竞争中战胜竞争对手,大学毕业生纷纷使出看家本领,从最初的文凭较量,发展到了“价格战”。2003年,辽宁某高校一些毕业生为了挤进自己向往的单位,率先主动提出了“零工资就业”,拉开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价格战”的帷幕。此后,在北京、上海、青岛、杭州等东部沿海大城市相继出现“零工资就业”现象,特别是今年愈演愈烈。根据《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有0.8%的被调查者处于“零工资就业”的状态,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正>价格战如今巳成为厂商的家常便饭,每天在市场上发生的大多数故事都可以用价格战来解释。价格战看似十分简单的策略,每个人都会做,但是为什么有的人降价可以成功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有的人却不行,只是徒受其扰呢?有“价格杀手”之称的格兰仕虽然一直饱受争议,但其以大规模和低成本(这是中国企业普遍偏爱的两个“成功要素”)为支撑的“价格战”,目前为止却仍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1.
侯雁 《企业经济》2001,(4):30-32
一段时间以来,企业价格战从一个发展到另一个行业,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对此,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莫衷一是,我们认为,对价格战的认识难以取得一致的原因,在对人们模糊了价格竞争与价格战之间的差异,在至于将“打价格战”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效竞争策略。这显然是值得讨论的。  相似文献   

12.
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根本,然而,以“价 格战”获取企业利益,无论从时间上说。还是 从“利润空间”上来说,都极其有限。真正有 远见的企业应该尽快从降价的隆隆“炮声”中 惊醒,避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在竞争手段 上丰富一些.聪明一些。 今年以来,价格大战烽烟不断。可以说此起彼伏。从彩电、空调、洗衣机、热水器,微波炉、DVD、汽车到家装建材、房地产.软件,报纸。手机、珠宝首饰、药品医疗,无不降价声一片,愈演愈烈的价格战以横扫千军之势不断突破市场设置的一道又一道价格防线。价格战甚至成了中国企业的一种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上海小企业》2007,(5):18-18
羽绒服是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尽管几年来一直保持着以“波司登“为市场主导的“一头狼引着一群羊”的市场格局。因为入行门槛低.新进品牌层出不穷.款式相互抄袭加上低成本价格战、反季促销等成本上的恶性比拼,行业可信度日趋降低.整体处在低层次竞争阶段。宣传手段同样单一。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战是一种必然存在的经济现象。良性的价格战会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应避免价格战演变成为恶性的价格竞争。在政府的指导下,通过适当“商战”中的价格战,形成一个合理的价格,使得消费者满意,又使生产者有利可图,这才是价格战的理想结果。  相似文献   

15.
寻找蓝海     
自韩国人钱·金的《蓝海战略》一书出版以来,“蓝海”在管理学界和企业界一跃成为热门词汇,甚至还成了不少经理人常用的口头禅。“蓝海战略”的一炮走红,主要得益于现在所处的产品同质化严重,且供给远大于需求的年代。日益激烈和残酷的价格战,使得企业不能不去冥思苦想有效摆脱“价格战红海”的解决之道,“蓝海战略”恰好生逢其时。  相似文献   

16.
“民工荒”有可能成为企业走出“增产不增收、恶性价格战”的怪圈的契机。  相似文献   

17.
《巴蜀质量跟踪》2003,(14):36-37
非典对全国近400家空调器厂家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的打击”。在经历了价格战的硝烟之后.国内的空调厂家们开始考虑新的市场策略和竞争方式。在”舒适化、健康化、人性化”发展大旗的指引下,一直倡导以“产品、价格、服务”三条腿走路的国内主流厂家们,开始了新一轮的市场谋略。  相似文献   

18.
一鸣 《企业研究》2005,(4):41-44
2004年10月保暖内衣龙头企业南极人宣布降价50%打响了2004年降价的第一枪各大保暖内衣品牌纷纷跟进普遍降价40%-60%。有专家评论.不断升级的价格战预示着中国保暖内衣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死劫”。  相似文献   

19.
以降价为主要特征的价格战是买方市场的必然产物。每年的五一节、国庆节都是商家盈利的黄金周,为了在七天长假里取得可观的收益,商家们无不使出浑身解数,有声有色地进行各种营销活动,甚至不惜打出“跳楼价”,“血本甩卖”的字眼。价格战是否能让商家赢利?本文应用博弈论理论对价格战做简单的经济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万家乐”推出特价热水器热 水器价格战4月1日开始升级。记者在商场调查时,偶然看到成都市新陶贸易有限公司的一份发动价格战的策划书,要求各商场自4月1日起实施为期一月的促销活动,“万家乐”热水器是重点促销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