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什么很多的老板,对于企业里多么复杂的问题都能解决好,而在家庭一些小问题都解决不好呢?虽然有的人企业做好了,但是家庭却管不好.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总有些人“聪颖过人”却仍碌碌一生?为什么紧捂自己的资源,却最终发现越捂越少?为什么不会自保的鲜挑战能够繁衍,而击身坚硬的核挑反成了增圾……?人生如果不懂分享,就注定没有出路!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工作早就安排下去了,但却始终进展缓慢,推行不得力,员工积极性也不高? 为什么部门制订了规章制度,但有些人却不遵守,根本无法做到令行禁止? 为什么面对工作中出现的紧急情况,员工们不能团结一致,全力解决问题? …… 在管理过程中,你是否曾遇到类似的情况呢? 身为管理者,我们应该知道,单打独斗的"英雄主义"时代已经过去,团队间的合作及合作的质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团队效能,往往更能决定工作的效果.团队的效能决定了公司效率的高低.  相似文献   

4.
2013年4月·The Wall Street Journal为什么有些人为了获得新想法绞尽脑汁,头脑中却仍是空空如也,而有些人看起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生出奇思妙想?创造力究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还是任何人都能启动的一个认知过程?研究人员从各个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东方企业家》2003,(9):129-129,131
为什么很多领导者在工作中殚精竭虑,却依然无法避免失败?为什么有些高级管理人员—会儿是积极极进取的领导,—会儿却又变成了消极的追随者?为什么当管理者努力促成合作的时候,1加1却往往小于2?  相似文献   

6.
如何整合房地产营销传播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房地产项目营销中,有这样一个现象:有些项目虽然采取轰炸式的营销方式,几乎覆盖到所有媒体形式,但收效甚微,房子仍然卖得不好;而有些项目在推广过程中投入很少,房子却卖得很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作为传者的房地产商,在把信息传给最终受众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很多人不知道,高露洁并不是宝洁的一个子品牌。那么,同是国际著名品牌,为什么高露洁宁愿被误解为宝洁的一个品牌却不声张?为什么高露洁不把产品与公司品牌同时推出?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有些企业长盛不衰,而有些企业却昙花一现?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涉及到三个基本的层面:第一,支撑企业长期持续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第二,用什么来衡量企业是长盛不衰,还是昙花一现?第三,为什么要在否定与创新的基础上重建中国公司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一些企业对自己的产品感觉良好,却始终没有人买帐?为什么一些曾经受人仰慕的知名品牌,如今已无人喝彩?为什么一些产品广告铺天盖地、声势夺人,市场却反应平平?为什么一些新产品上市时只绚烂了一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为什么一些企业总是在脚跟还未站稳时,就已经摇摇欲坠?  相似文献   

10.
《辽宁经济统计》2005,(5):47-47
为什么那些社会公认的强人(CEO、业务精英们)总是难逃疾病的困扰?为什么那些看上去碌碌无为的人总是长寿?为什么有些人得了病恢复起来总是特别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疾病面前并非人人平等,不同性格的人易患的疾病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同样是领导者,为什么有些人拥有超强的领导力,而有些人却只能成为三流角色?  相似文献   

12.
肖鸿扬 《英才》2004,(7):62-62
为什么中原地区的人喜欢中庸向往亦官亦商,为什么东北地区的人爱呼吆偏重大集团作战?为什么江南人活得自在却容易小富即安?…  相似文献   

13.
让接班人计划落地生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接班人计划会沦为鸡肋?为什么接班人素质往往差强人意?A企业是国内知名的高科技企业。和所有类似的企业一样,近年来,在公司业务突飞猛进的同时,公司的人才断层问题却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14.
艾克罗特的离去只是让糟糕的三菱显得更糟糕些。在当初入主日本汽车公司的三位西方人里,为什么戈恩在日产会成功,而艾克罗特却失败了?  相似文献   

15.
你跟上司很难沟通吗?你的上司难以应付吗?其实,沟通是可以训练的。问题职场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是:上司很难沟通、同事不好相处。有些人甚至因此放弃了自己喜欢的工作。这显然得不偿失,可是,该如何与"难搞"的上司进行有效的沟通呢?工具关键对话技巧讲解凯洛格公司资深认证讲师王明伟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一些公司总能不断地培养出顶尖的领导人才?为什么其他很多公司在这方面却屡受挫折?通过翰威特在2003年进行的“亚太区领导人才最佳雇主”调研结果的审视和思考,也许我们能找到其中答案。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都是以冠军的姿态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生机勃勃,潜力无限,各具远大的前程.然而,有些人活着活着,却在人生的不同里程中"打蔫了"、"靠边了",缺少了激流勇进的精神.为什么呢?无非因为这种人丧失或缺乏人生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一家公司的墙壁上悬挂着公司的职级晋升图表,醒目的题目是“二年成为一名经理人”。但是一个团队该采取什么样的计划来创造出成功的经理人?在什么条件才能创造出杰出的经理人呢?有的营业区经理为什么能年复一年地培育出许多优秀的属下,使得业绩卓越成长?而有的却一直裹足不前,原地踏步呢?  相似文献   

19.
读书     
《好公司为什么会失败》作者: [英]查尔斯·科恩出版:中信出版社●好公司为何也身患绝症?●现在的公司究竟身患何症?一向以资产稳固自居的大公司,为什么一夜之间名誉扫地、负债累累?昨日的蓝筹企业,为什么却接连爆发财务丑闻,让股东资产损失殆尽?对此,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的结论是:公司松散的管理是CEO工作失败的表现。但在查尔斯·科恩看来,格林斯潘的答案并不正确。在新书《好公司为什么会失败》里,科恩试图给出一个更清晰的答案:那就是寻找公司恶习。什么是公司恶习?在作者看来,管理的漏洞、不切实际的计划以及亏损行为并非…  相似文献   

20.
橡子 《中国企业家》2003,(3):149-149
广州。天河城附近的一个小书摊。一个知识分子模样的人问:“有《变化》吗?”摊主回答:“《变化》不是已经给禁了吗?” 与此同时,凌志军的这本新作实际上已经走红大江南北,新华书店争相进货,甚至把它放在向“两会”代表推荐的书单上。 《变化》是一本怎样的书?为什么它的气质引发有些人不必要的担心,但事实上却没有任何来自官方的禁令和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