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云南金融》2009,(6):8-8
2009年5月8日,第二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在布鲁塞尔结束。会上,中方再次敦促欧盟尽快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而欧盟也表示将继续推进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2.
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再现“红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的道路上,欧盟无疑是一张重要的“选票“。遗憾的是,此前吊起很多中国人胃口的欧盟初评报告,给予了一个否定的答案。欧盟的决定不可避免地夹杂着复杂的政治因素,这对中国是不公平的。该如何看待市场经济地位的意义所在?欧盟采取拖延战术,中国还有哪些回旋余地?  相似文献   

3.
张梦 《中国外资》2004,(8):13-15
<正> 目前,与中国有着巨额商贸往来的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WTO成员国,频频动用“市场经济地位”这个武器对付“中国制造”浪潮。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已成为入世后的又一个挑战!于是,中国将“市场经济地位”作  相似文献   

4.
欧盟是对中国企业提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WTO成员之一.欧盟长期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中使用歧视性"类比国"方法认定产品的正常价值.1998年以来,欧盟允许中国涉案企业申请"市场经济待遇",对符合条件者适用正常的反倾销规则.中国希望欧盟尽早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今年欧盟给予较为积极的回应.即使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较快得到解决,中国企业仍将长期面临欧盟反倾销的困扰.  相似文献   

5.
林华 《中国外资》2004,(8):9-12
中国与欧盟等发达国家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上的争论由来已久,使得欧盟现行对华反倾销政策及其实践,对中国具有极大的不公平性。那么,欧盟一再坚持错误的立场,究竟是它们确实不知道“市场经济”的真实含义,还是另有图谋?  相似文献   

6.
理性地看待『市场经济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一段时间,“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引起了国内各方面的高度关注(6月28日,欧盟委员会继美国之后,也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使得这种关注更不断“升温”——编者注)。  相似文献   

7.
2007年1月,中国商务部透露,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又有14个国家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至此,在不懈地努力下,共有66个国家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而截至2004年底,还只有37个国家承认中国这一地位。  相似文献   

8.
数字     
《财政监督》2007,(2):69-69
66个 商务部消息,刚刚过去的2006年,又有14个国家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至此,共有66个国家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绝大部分是非洲国家。  相似文献   

9.
诚信的回归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市场经济的推进,“信用经济”对人们来说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诚信”对市场经济的影响,这初露出市场趋于规范化的端倪,但也恰恰反映了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在我们周围,诚信稀缺。  相似文献   

10.
财经视窗     
《理财》2001,(8)
中国“十五计划”重在求稳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制定的所有五年发展计划,都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就连刚刚过去的“九五计划”也不例外。与这种情况完全不同的是,“十五计划”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它以市场经济挂帅。具体地说,中国过去在五年计划中提出的经济增长速度,完全是中央指令性目标,在很大程度上都没有考虑错综复杂的市场因素和经济规律。而在“十五计划”中,尽管也提出了7%的经济增长目标,但这是预测性和指导性目标,没有行政上的强制性。“十五计划”的起草过程历时3年,中国政府广泛征求了国内…  相似文献   

11.
5月17日,美国财政部向美国国会递交报告,明确要求中国政府在六个月内调整人民币币值。紧接着,欧盟也明确提出人民币汇率存在扭曲,增强了中国产品的竞争优势而损害了欧盟产业,构成了反倾销条件,要求中国政府调高人民币汇率。一个外国人,毫无“绅士”的委婉,竟是如此直截了当的颐指气使,难怪海外舆论普遍认为这是“扔下白手套”的强硬策略。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友邦”为什么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如此郑重其事,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相似文献   

12.
"反倾销"与"非市场经济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商务部于当地6月3日首次就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举行公开听证会,美方认为中国离市场经济国家地位还有距离。为什么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需要别国的承认?其背后的政冶、经济含义是什么?为何拼争市场经济地位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之争与世贸经济规则有关。“入市”实际上  相似文献   

13.
古人素以信守承诺,履约为荣,所谓“君子一诺,重于泰山”。中国古代商业化最宝贵的传统,就是一个“诚”字,但我们现代社会生活中轻视信用的现象却比比皆是,违反契约、出尔反尔、司空见惯,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的秩序,被人戏称为毒瘤玩症,有鉴于此,我们聚集中国信用,呼唤社会诚实守信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在18999年11月15日中美就中国入世问题达成的协议中,我国政府明确承诺;中国加入WTO后,外资在合资 保险公司中即可拥有51%的股权,加入WTO一年后,在合资人寿公司中即可拥有51%的股权,加入WTO两年后,外资保险公司可在华建立独资寿险公司,五年后市场完全开放,2000年5月19日与欧盟达成的“中欧协议”中也有“立即”允许若干家欧洲寿险和非寿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规定,因此,加入WTO,必将对我国寿险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冲击,同时也带来许多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5.
数字解析     
<正>15年中国加入WTO的15年过渡期即将结束。依据《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相关条款,中国将在今年12月11日自动取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然而,欧洲议会全体会议却于本月12日通过一项非立法性决议,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点评:决议显示,欧盟部分工会组织和企业担心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得到承认后,中国商品将进入欧盟市场,从而威胁欧盟企业生存、影响欧盟就业。决议还称,中国未满足欧盟有关确  相似文献   

16.
我国金融对外开放战略调整的原则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方面,中国金融业不仅全部履行了当初的承诺,而且做出了许多超出承诺的金融市场开放。在金融某些领域,中国的开放程度远远大于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甚至欧美发达国家。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力图在与他国的经济往来和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本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实施自主、  相似文献   

17.
信息窗     
《中国外资》2006,(4):4-5
商务部将设境外商务投诉服务中心,湖南将加强对欧盟引资力度,意大利贸易代表团淘金中国, 至2005年底海外上市中国企业市值达3700亿美元, 仲量联行报告去年中国市场外资买入达23亿美元,外商投资国际货代审批权下放, 研发国际化成为外国直接投资(FDI)的新形式,合资炼油项目外资不得控股, 商务部:52个国家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8.
外刊扫描     
《证券导刊》2009,(35):9-10
曼德尔森敦促欧盟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英国商务大臣曼德尔森勋爵9日表示,欧盟(EU)阻挠贸易行为协定谈判的做法,正对其与中国的关系构成损害。曾在2004年至2008年任欧盟贸易专员的曼德尔森表示: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谈判,因受到来自某些欧盟成员国的政治压力而陷入僵局。曼德尔森正在对中国进行访问,他表示,谈判"不应因偏见或欧洲内部的某些特殊贸易利益而受到政治方面的阻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外资》2007,(1):8-9
五年前,卡塔尔多哈举行的WTO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的一锤定音,宣告了一个历史性时刻的诞生。五年的时间,不长,也不短;五年来,我们信守我们所作出的承诺,收获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阵阵的酸楚。五年后,我们再回首,该如何对我们经过历练的中国市场经济一个总结和评价?在此,我们汇集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官员、学者和专家对加入WTO五周年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宏观而言,中国在好多层面都采取防守的姿态,没有什么进攻,这个做法是值得研究的。欧盟也好,其它国家也好,号称自己是市场经济国家,却都同时存在着相当大数目的农业补贴,这正是中国可以拿到的对方的弱点。中国应该把自己的国家利益看清楚,按照自身的要求和利益来对待规则。在新一轮多哈谈判中,中国完全可以要求重新谈反倾销协议,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能够有所突破,市场经济地位自然就全部解决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