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上海农村经济》1996,(12):11-13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基本形成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农村集体资产已经形成相当规模。到1995年底,全郊区乡村集体企业和村队集体经营收入为1084亿元,占整个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0%。乡、村、队集体经济固定资产原值已达486亿元,净值362亿元,成为上海郊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实现广  相似文献   

2.
与时俱进成果丰硕 近年,广东省农业、农村经济坚持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2004年广东省农业增值和农民收入增幅是1998年以来最大的一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182亿元,增加值1245.4亿元;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366元,增长7.7%;农产品出口额34.4亿美元,同比增收18.9%,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一、上海农村城市化严重滞后 上海农村工业化在80年代有了迅速发展。1980年,农村社队工业产值29.28亿元,1992年发展到512亿元,增长16.5倍,年递增率为26.93%。1980年,上海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7.6亿元,其中大农业17.45亿元,占37%;第二、三产业30.15亿元,占63%;到1992年集体经济总收入达633亿元,其中大农业62.42亿元,占9.68%;工业、建筑业518.73亿元,占81.94%;第三产业51.93亿元,占8.2%。1980年,上海农村共有劳动力282.19万人,就业分布为;大农业 189.47万人,占 67.14%,第二产业 55.72万人,占 19.75%,第三产业37万人,占13.11%;1992年沪郊农村共有劳动力243.84万人,就业分市为:大农业73.45万人,占 30.11%,第二产业130.03万人,占 53.32%,第三产业 40.37万人,占16.56%。  相似文献   

4.
1983年是辽宁省农村全面落实以家庭经营为主要形式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年,是农业生产获得特大丰收的一年,也是农村货币投放量增长最多的一年。这一年,全省农业总产值达到110亿元,比上年增长21.7%;粮食总产量达297亿斤,比上年增长28.9%,比历史上最高的1980年增长21.9%;收购商品粮132亿斤,建国以来第一次实现了粮食收购量超过销售量;农副产品收购额达45.2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全省农村商品总值达88.8亿元,占农村各种产品总值的66%,标志着全省农业生产力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据省统计局对1,100户农民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营管理》2003,(10):41-43
近年来,我县紧扣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三大主题,全面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切实强化农村经营管理,在会计代理、土地流转、经济契约、劳务中介、资产经营管理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发展.2002年实现GDP49.67亿元,财政收入5.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56元.今年预计实现GDP58.6亿元,增长17.9%,财政收入达到6.3亿元,增长25.7%,农民人均纯收入4750元,增长9%.  相似文献   

6.
《农业经济问题》1990,(9):22-2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山东省牟平县于1982年冬基本完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第一步改革,尔后,紧紧抓住社会化服务这个中心环节,以此带动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化,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成效。1989年,在遇到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粮油减产较大的情况下,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9.1亿元,比推行家庭承包制后的农业高涨年1983年增加14.9亿元,增长3.5倍,年平均递增28.7%;农业纯收入达到5.6亿元,人均占有1060元,比1983年提高78%,全县农民人均所得达到701元,比1983年增181元,农民存款余额达到4.36亿元,人均存款822元。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召开的农业农村部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今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着力稳生产、调结构、提素质、促改革,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开局良好。数据显示,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8904亿元,同比增长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26元,实际增长6.8%,延续了"双增长"的势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营管理》2003,(12):41-43
近年来,我县紧扣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三大主题,全面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切实强化农村经营管理,在会计代理、土地流转、经济契约、劳务中介、资产经营管理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发展。2002年实现GDP49.67亿元,财政收入5.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56元。今年预计实现GDP58.6亿元,增长17.9%,财政收入达到6.3亿元,增长25.7%,农民人均纯收入4750元,增长9%。一、适应形势,与时俱进,进一步强化对“五项服务”的认识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农村经营管理工作面临着…  相似文献   

9.
2000年我区实现农业总产值45亿元(现价),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17.3%,年均增长5.7%。粮食总产达到91.65%。同比增长55%,年均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09元,同比增长11.4倍,绝大多数群众已解决温饱问题,部分已实现小康,农村经济基本摆脱了“农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比例严重失调”的局面,农业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正4月23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就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进行通报。农业农村部发展计划司司长魏百刚介绍,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开局良好。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8904亿元,同比增长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26元,实际增长6.8%,延续了"双增长"的势头,实现了"开门红"。  相似文献   

11.
<正>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上海农业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农业增加值从2001年的78亿元提高到2013年的129亿元,增长65%,上海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6%,城市化率已达88%,比2001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上海正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忽视农业的作用,特别是2014年上海提出了整建制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韩正书记明确指出,上海有条件、有基础在建设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全国前列。而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是推进上海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广泛的外部效应,大部分属于公共品和准公产品范畴,因此,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负有重要职责。近年来,国家大幅度增加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十五”期间,中央财政支农支出累计达11300亿元,中央财政预算内和国债投资用于农业和农村投入累计达到3140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财政对农业和农村投入最多的时期。去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超过4000亿元,今年将达到5625亿元;去年,中央财政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业和农村的投资646亿元,今年将超过700亿元。  相似文献   

13.
数字     
正2017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收入预计超6200亿元4月19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年度报告(2017年)》。统计显示,2017年预计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收入超过6200亿元,年接待游客22亿人次。同时,农村电子商务势头勃发,迅速覆盖广大的县、乡、村,显现出较高的业态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2017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2448.8亿元,同比增长39.1%;农村网店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浙江省持续推进农业农村领域投资,坚持财政支农、金融助农、保险护农和资本强农,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高质量促进农业农村发展,高水平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十三五"期间,全省农业投资1093.50亿元,比"十二五"增长3.36%。2020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林牧渔服产值2253亿元、增长1.6%,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05元,增长5.8%。  相似文献   

15.
一、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问题乡镇企业诞生十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飞速发展,据1987年的年报统计,全省投入乡镇企业的劳力已达63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4.5%;年工资收入为40亿元,相当于全省社会粮食收购总金额的128%。今年预计乡镇企业产值可达310亿元,超过全省农业总产值。预计到1993年,就业人数将达到1,000万人左右,值产达到600亿元左右,约等于农业产值的1.6倍,并赶上全省全民所有制的工业产他。随着乡镇企业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形势很好。1982年全国农业生产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全国农作物季季丰收,农林牧副渔全面增产,很巧合的第一次突破了“三个七”。即:全国粮食总产7,068亿斤;棉花7,192万担;社队企业总收入772亿元。全国农村人民公社经济总收入达到3,4,(?)8亿元,比1978年的1,881亿元增长84.4%,年递增16.5%。农民的收入,总的概念是,从合作化到1978年,平均每人每年增加一、二元,最近四年每年增加二、三十元。今年农业又获丰收。总之,农民群众中蕴藏着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普遍地迸发出来了,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7.
<正>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中,巩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对于维护农民财产性收入、保障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确保农村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强村富民是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最重要的基础。但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发展村级经济不能因循守旧走老路,而必须以改革的魄力、创新的思路,走出一条适合各村实际的发展路子。发展村级经济必须情况清、方向明。据上海市农村经营管理站年报统计,至2013年底,上海郊区农村集体资产为3844.6亿元,其中,镇级2754.7亿元,占71.7%,镇均22.0亿元;村级1054.6亿元,占27.4%,村均0.6亿元;队级35.3亿元,占0.9%。在农村集体总资产中,经营性资产3325.8亿元,其中,村级569亿元,占17.1%,村  相似文献   

18.
上海郊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这几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据有关资料显示,到1997年底,全郊区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产加销一条龙企业达到130多个(其中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有3个),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实现年销售额突破110亿元。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每个区县都形成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广东省在农业农村部的支持指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部署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工作。农业农村投资实现逆势增长,全省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1%。其中,创新金融和撬动社会资本助推扩大农业农村投资成效明显,全省涉农贷款余额和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分别达1.51万亿元、2274.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99%、29.61%。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26.67亿元,同比增长41.85%,为广东省农业生产提供了1231.18亿元风险保障。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转折,粮食产量在连续两年遭灾的情况下,五年平均总产达到303亿斤,基本实现总量平衡。主要副食品供应充足,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增长,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农村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市场化进程加快,农产品市场繁荣兴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虽然1994、1995两年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但1994年与1990年相比,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3600亿元以上,增加2800多亿元,增加了3.5倍;农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达到500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