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中国节庆文化资源丰富,对其进行整合开发是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中国节庆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节庆文化可以开发为节庆观光旅游产品、节庆体验旅游产品、科技体育节庆旅游产品等六种产品。节庆文化旅游开发要依靠专业人士进行品牌塑造,要充分挖掘传统节庆文化内涵,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意包装,构建差异化旅游产品。要采取区域联动方式,搭建节庆文化旅游产业空间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2.
民族特色节庆活动既可塑造民族地区旅游形象,又可宣传推介民族旅游,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拉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作用重大.注重民族特色节庆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开发,推进民族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环北部湾经济圈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北部湾经济圈具有瑰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构建环北部湾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环北部湾区域内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传统节庆开发、地域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组合、品牌构建以及区域旅游合作等策略。  相似文献   

4.
黔南州的民族文化旅游业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逐渐显现出了其优势性的一面。但是竞争激烈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中,黔南州民族文化在创意旅游业方面发展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开发的旅游资源过于传统,并且在开发过程中对可持续发展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本文就从黔南州民族文化旅游的特点、意义等方面入手,对其在文化创意旅游方面的发展模式做一个探讨。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民族文化创意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是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以德宏州为例,探析了民族文化创意与旅游业的融合可实现民族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发展,推进民族旅游业升级转型;民族文化创意与旅游业融合发展面临创意环境较差、开发过度商业化、缺乏文化创意品牌、创意产权不明晰、创意人才匮乏等制约因素;民族地区要创新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依靠技术革新,打造独特创意产品、创新产权制度,保护创意知识产权、构筑产业链,实现集群化发展、积极培育和引进创意人才,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云南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优美,是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地,为民族节庆旅游项目的开发提供了很多优势。通过开发民族节庆旅游资源,不仅能够使云南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而且能够为云南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节庆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云南应尽快解决当前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旅游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视角,以云南民族节庆旅游优势为切入点,围绕发展民族节庆旅游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探讨了云南民族节庆活动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四川凉山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金银  刘宇翔 《全国商情》2009,(3):15-16,12
四川凉山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积淀着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灿烂的民族文化.彝族民俗文化、摩梭风情文化、航天水电科技文化、长征红色文化等将成为凉山旅游的灵魂和精华.充分利用地域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开发文化创意产业,把文化创意与旅游结合起来.以创意设计、艺术包装、广告传媒使凉山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本和经济优势,打造凉山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凉山旅游形象,促进凉山旅游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众多,文化资源丰富,可开发的节庆活动众多。但在广西现代节庆文化发展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政府运作为主,市场化程度低;节庆活动创新意识不足,同质化现象严重等,这些问题对节庆活动形成了障碍和瓶颈制约。广西应积极推进节庆文化的制度创新,建立现代节庆企业运作,以专业化加市场化促进广西特色节庆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保持文化真实性是做好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前提和要求,在保持民族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上才能提高文化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旅游活动中,文化真实性可以通过舞台化的方式呈现出来。然而在利益驱动下,许多旅游节庆项目策划者缺乏文化的真实性意识,对旅游文化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旅游节庆活动既要以当地村民民主角,又要吸引游客积极参与互动,才能体现旅游的本质。因此,基于文化真实性的视角去创新节庆旅游项目策划,既能够提高民族文化影响力,又能够提高旅游节庆活动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节庆旅游二者关系相辅相成,节庆旅游活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节庆旅游活动的灵魂与核心.笔者认为通过策划各类节庆旅游活动,发掘山西省古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对于保护与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古村镇的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代旅游的实质就是文化旅游,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挖掘、继承和发挥石林彝族传统文化,是石林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浓厚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未能充分体现在石林旅游当中,这势必影响石林旅游业的发展。本文从吃、住、游、购、娱五大相对静态的旅游要素,论述石林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内容。最后,提出了石林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湘西凤凰古城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开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模式是决定产业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作为落后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其商业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和商业模式的概念出发,首先分析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的特性,然后以湘西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典型代表凤凰为例,分析其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的构成体系特征,最后总结相关的发展经验,以期能为对我国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民族旅游节庆是集中展现地区特色旅游产品及民俗文化的最佳载体.办好民族旅游节庆可以促进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旅游节庆开发为实例,用SWOT分析法对三江旅游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行分析,最后对三江民族旅游节庆的开发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为深度发展三江旅游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传统旅游概念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传统概念下的旅游产品售出量低,为此本文提出创意打造文旅融合的旅游新概念。在充分分析传统旅游概念不足的基础上,从创意转化城市文化资源、整合城市产业资源和拓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旅游功能三个方面,完成创意打造文旅融合的旅游新概念的制定。实例分析证明,游客对于此次概念下设计的旅游产品认可程度高,售出量比传统概念下的旅游产品售出量多,证明了此次提出的概念的有效性,能够满足游客需求。  相似文献   

15.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具有较高的开发和保护价值。本文详细分析了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开发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以来,面对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旅游景区文化创意产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旅游景区创新性、协调性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显得愈发重要。近年来,以博物馆和图书馆为代表的国内各旅游景区陆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促进了文化资源的系统、合理开发利用。但是,我国旅游景区文化创业产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缺乏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利用的相关经验,并且在体制机制上也尚未健全。以历史文化街区的代表福州市三坊七巷景区为例,着重探讨旅游景区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旅游特色小镇通过文化场域来影响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使文化资本发挥再生产与创造利润的潜能,从而实现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及社会资本的转换。民族地区的地域特色与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差异性是建设旅游特色小镇的优势资本,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存在与小镇内涵发生偏离的旅游特色小镇,使得小镇没有了吸引力。通过整合民族文化资本,并结合旅游特色小镇的内涵特征,探索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路径,包括特色产业培育、空间形态建设、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可以成为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桂林的传统旅游文化元素中,"刘三姐"这一代表壮乡歌舞艺术的"歌海神女"的民族民间文化精华,成为壮乡民族文化意象传递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作为新世纪旅游和地方文化融合的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典范,《印象.刘三姐》依靠各种现代电子技术手段和精美的舞美设计,给观众带来了视听互动呼应效果,在创造艺术美的同时,使观众得到审美的体验和情感的升华,并且在地方民族文化意象传递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连南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给连南瑶族自治县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文化效应。然而,在民族文化旅游繁荣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误区,造成了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伤害与消极影响。论文对此进行了归纳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长效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促使人们比过去更加重视文化产业的创意和策划。文化产业创意不仅体现在对文化产品设计方面的灵感和创造力,更在于对本民族文化资源利用的巧思新意,进而以文化创意来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因此,寄情于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寻找创意的灵感将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辽宁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亦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