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信用消费环境的日趋成熟,各银行机构纷纷采取措施,加大信用卡业务的推广力度,银行自助设备得到全面发展,然而安全防范也日益成为各商业银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人民银行顺应时代的潮流,及时发布了《银行卡销售点(POS)终端规范》和《银行卡自动柜员机(ATM)终端规范》两项行业标准。中国人民银行庆阳市中心支行按照《银行卡自动柜员机(ATM)终端规范》,组织人员对庆阳市金融机构的ATM机进行了安全调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自动柜员机(ATM)犯罪愈演愈烈.本文从用户、银行、设备维护人员三个方面分析自动柜员机的安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金融电子化》2007,(9):37-37
银行卡的交易安全全凭用户设置的密码,这也是银行确认用户合法身份的重要环节。只要密码不被不法分子所掌握,即使银行卡被窃也不会给持卡人造成资金损失。  相似文献   

4.
行业资讯     
《中国信用卡》2012,(3):94-96
工商银行推出无卡取现服务 (本刊讯)近日,工商银行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出了手机预约取现服务,客户登陆工商银行手机银行申请预约取现服务后,无需银行卡就可以凭借手机号、预约码、银行发送的临时密码等信息通过任意一台工商银行的自动柜员机取出现金。  相似文献   

5.
吴万富 《南方金融》2002,(6):25-26,24
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快速发展,自动柜员机(ATM)在用卡环境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它为持卡人提供集自助存款、取款、转账、查询账户余额等于一身的功能,有效地延伸了银行服务的窗口,并提供全天24小时服务,充分地体现了使用银行卡方便、快捷、安全的特点.由此可见,自动柜员机设备总量和结构分布对稳定持卡人对银行卡的忠诚度,树立商业银行品牌形象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据统计资料显示,到2001年底,全国各金融机构共安装自动柜员机5.1万多台,但其布局是否科学合理,使用效率是否已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值得进一步研究.为此,笔者对东莞市各商业银行自动柜员机安装及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6.
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交易短信验证码,以及信用卡有效期、校验码,都是涉及账户资金安全的重要信息。传统磁条银行卡因为信息存储量小、磁条易读出和复制,安全性能低,导致遭盗刷案例频频发生,伪卡欺诈犯罪十分猖獗。  相似文献   

7.
ATM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安全问题。近年来.随着ATM的广泛应用.利用ATM犯罪的案例越来越多,犯罪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给各大银行带来了名誉以及利上的损害.银行卡用户更是深恶痛绝,ATM安全防范显得尤为迫切。如何保障银行和持卡人的利益.提高ATM安全防范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8.
一、银行卡数字密码开发的必要性。一是单纯数字密码设计的银行卡造成针对银行卡财富犯罪非常严重,而且容易引发针对财富的犯罪升级为对人身、生命的犯罪,社会安全成本被放大。二是工商银行作为有社会责任的银行应该更加关爱客户,想客户之所想,想客户之所未想,使客户真正体会到工行对客户人身的关爱,提高客户的忠诚度。三是工商银行作为科技和服务创新领先的全球最大银行,理应引领银行产品、科技、服务潮流,把最前沿的科技手段运用到银行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9.
胡金盛 《金融博览》2009,(11):61-61
自从今年3·15晚会播出“犯罪分子通过各种渠道窃取银行卡相关信息.从而盗取银行卡账户资金”的节目后.银行卡账户安全就成为近期银行卡客户最为关心的问题。所以.许多银行卡客户都在想方设法防范那些“技艺高超”的不轨之徒的不法行为.从而确保银行卡账户资金安全。  相似文献   

10.
当前银行卡犯罪案件不断增多,不法分子以银行卡为载体,借助移动电话、互联网、银行自助终端等手段,通过短信诈骗、复制和篡改他人银行卡信息等形式实施银行卡犯罪。银行卡已成为不法分子归集与转移诈骗资金、非法使用他人账户资金的主要工具和作案对象。因此,深入分析银行卡案件反映出的银行卡账户和与其关联的支付账户开立、使用和管理,以及居民身份证管理中存在难点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对有效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银行卡智能化趋势的根本动力 1.防范银行磁条卡欺诈的需要 银行磁条卡的低技术门槛主要表现在磁条信息容易被复制、密码盗取方式多样化、信用卡签字核对缺位、银行卡犯罪领域相对集中于网上银行和自助终端设备等几个方面。这也是目前银行卡犯罪的重要原因。银行IC卡的安全性较磁条卡高,但其安全性也是相对的,银行IC卡相对于磁条卡来说难以复制。  相似文献   

12.
陈平 《甘肃金融》2002,(5):18-20
目前,我国银行系统通存通兑、银行卡业务、自动柜员机ATM、POS终端、同城票据实时清算已普遍应用,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等方兴未艾,我国金融业正不断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同时,也对金融安全和风险防范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目前,自动柜员机(ATM)安全防范一般采用人力蹲守或视频联网定时巡查方式.但银行卡作案工具安装时间短,隐蔽性强,这些方法难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和防范不法分子窃取客户银行卡密码信息等违法活动.依据中国银行对ATM安全防范技术系统功能的要求,本着不仅能完整记录业务交易过程,而且能对异常情况性质做出智  相似文献   

14.
资讯     
《金融博览》2009,(11):14-15
人民银行等四部委联合发布通知 要求加强银行卡管理打击银行卡犯罪 5月5日.人民银行,银监会、公安部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有关问题作出部署。《通知》称.此举旨在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规范银行卡市场秩序,维护持卡人权益和社会公众对银行卡支付的信心,更好地发挥银行卡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孙晓琳 《金卡工程》2010,14(3):91-92
银行卡是现代金融创新中应运而生的一种电子支付工具,较之传统支付工具,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电子信息数据的安全。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发展,银行卡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各类银行卡犯罪日益呈现出集团化、国际化、高科技化的特征,银行卡信息和密码被窃的事件也屡见不鲜,那究竟谁该对银行卡的信息安全负保障义务?是持卡人?还是银行?另外,各家银行纷纷规定了”凡是通过交易密码发生的一切交易,均应视为持卡人亲自所为,银行不应承担责任”,这一条款的效力又是如何?本文拟从合同法的角度对这些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金卡工程》2014,(5):38-38
伴随着银行卡产业的高速发展和创新支付的日新月异,欺诈份子盗取银行卡账户信息实施欺诈犯罪日益显现,银行卡敏感账户信息泄漏风险也呈集聚态势。近期,银联卡账户信息泄露系列风险事件的发生,引发社会和持卡人对于银行卡账户信息安全管理的高度关注。银联卡账户信息安全管理标准作为国内银行卡产业的权威标准,受到收单机构和互联网商户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7.
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发展,银行卡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2005年6月18日,Visa、Master两大发卡组织有超过4000万个信用卡账户资料被黑客恶意窃取,而各类银行卡犯罪日益呈现出集团化、国际化、高科技化的特征。银行卡犯罪的激增已使许多持卡人产生了放弃使用银行卡的念头,确保银行卡信息安全是银行卡业务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银行盘点     
《金融博览》2012,(6):8-8
工商银行 创新推出无卡取现服务 事件:近日.工行已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出无卡取现服务。客户登陆工行手机银行申请预约取现服务后,无需银行卡就可以凭借手机号,预约码、银行发送的临时密码等信息通过任意一台工行的自动柜员机取出现金。  相似文献   

19.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金融环境复杂多变,银行卡市场面临的风险日益严峻,犯罪手段不断翻新,风险案件快速增加,这些对银行和持卡人的资金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成为制约银行卡长期健康发展的重大障碍。如何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已经成为当前十分迫切的问题。目前,本刊记者采访了万事达卡国际组织亚太地区安全及风险管理服务资深业务主管兼地区负责人王克强。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信用卡》2009,(12):74-74
近日,人民银行、银监会、公安部、工商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通知》(下称《通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