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8 毫秒
1.
大陆与香港经贸关系前瞻杜伟立“九七”日益临近,外经贸部部长助理安民最近就大陆与香港经贸关系展望等问题,回答了有关记者的提问。问:最近有迹象表明,中国大陆与香港之间的经贸关系正在改善,这种状况将有助于增强香港商界的信心吗?您认为香港商界是否对香港前途仍...  相似文献   

2.
<正> 一、香港在中美经贸关系中的定位:中一港一美经贸链条格局的形成香港在中美经贸关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所扮演的角色已超越了一般贸易中转的功能范围,其本身作为全球第十大经济贸易区,通过与中国大陆及美国的经贸往来,已形成了中一港一美经贸链条的格局。从香港与中国大陆的经贸关系来看,它们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伙伴。据中国海关的统计,1992年内地与香港的贸易总额达580.5亿美元,其中对香港出口375.1亿美元.占大陆总出口的44.1%;从香港进口205.4亿美元,超过了大陆总进口的1/4;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转口货源地和转口市场,香港转口货源的60%左右销往内地,转口市场份额内地占30%。1992年香港实际在内地直接投资额约为30亿美元,占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总额的1/3。从香港与美国的经贸关系看,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港产  相似文献   

3.
方生 《特区经济》1997,(3):10-13
<正> 香港回归与港台经贸关系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胜利。将是世纪之交世界上最重大、最引入关注的事件。香港作为国际贸易、金融、航运中心,历来与台湾保持着较为密切的经贸关系。当然,由于台湾当局仍然拒绝“三通”,只允许两岸进行间接的经贸往来,台商投资大陆必须通过第三地进行,两岸间的贸易也必须通过第三地。这“第三地”主要是香港。这样,香港就成为两岸发展经贸关系的桥梁和中介,港台经贸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1993年,台湾是香港第三大进口地,第七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转口地;香港则是台湾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贸易伙伴。金融方面,迄今已有超过七家台资银行在香港设立分行及办事处,随着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越来越重要,台湾的证券界近年也有进军香港的举动。据估计,当前与大陆有贸易往来的台商中,有38%在香港  相似文献   

4.
海峡两岸经贸关系迄今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仍以间接形式为主,直接贸易只占极少部分,这主要是台湾当局现行的大陆经贸政策造成的。因此,在台湾当局严禁与大陆进行直接经贸的情况下,现阶段要进一步发展两岸经贸关系,就应注意发挥香港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香港在两岸关系中的地位70年代以前,两岸处于军事对峙状态。在大陆方面,香港既是中国对外通商、通航的主要口岸,也是获取外部信息及与外部建立联系的主要通道。而在台湾方面,台湾经香港转口或就地销售的产品并不多,并且除少量“不可替代”的大陆中药材进口外,禁止与大陆有任何经贸关系。  相似文献   

6.
香港与山东经贸关系的回顾与前瞻本刊特稿刘敏张成杰益加深。由于大陆广大的沿海地区开放时间早,经济较发达,又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与世界各国特别是香港地区的合作更加广泛。山东与香港的贸易合作由来已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来,省委省府非常重视我省与香港...  相似文献   

7.
CEPA后的两岸四地经贸关系走势(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期主要介绍了CEPA后大陆与港澳台经贸关系现状.分析了CEPA实施对香港及台湾经济的影响。本期着重阐述大陆港澳台四地经济合作前景,提出了推进两岸四地经贸炎系深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大陆与港澳、台湾两岸三地经贸关系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港澳台外商在大陆投资设厂与合资办厂的势头旺盛,不仅促进了大陆制造业的发展和出口增长,而且在两岸三地间形成了密切的产业分工格局.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这种产业分工将进一步演化发展.一、港澳台商投资与两岸三地经贸发展香港厂商在中国大陆投资起步最早,热情最高,而且持续不衰.据香港报刊估计,到1994年为止,大约有近80%的大中型香港厂商已在大陆,特别是广东省投资设厂,仅珠江三角洲一带所设企业即达2万家,投资总额超过100多亿美元,雇用员工达300万人,目前已有约5万名香港管理人员在内地工作.  相似文献   

9.
两岸自1987年开放民众赴大陆地区探亲后,正式开启两岸经贸交流,迄今已逾20年,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台湾对大陆与香港贸易总额从1987年的15.2亿美元上升至2007年的1303亿美元,其贸易总额成长85倍,占台湾贸易总额的28%。大陆成为台湾最主要的出口地区,2007年台湾对大陆与香港的出口已占台湾总出口的40.7%,远超过第二大出口地区的美国13%。大陆成为台湾最大的顺差来源,台湾对大陆及香港的贸易顺差更从1987的9.4亿美元上升至2007年的706.2亿美元,台湾若无大陆顺差,早已成为贸易逆差经济体。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大陆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对境内(含外商、台商)企业汇出盈余将课10%预提所得税,而香港因与大陆签署《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外商汇出盈余至符合规定的香港持股企业仅课5%预提所得税。故台商为争取较优惠税率,可能会采取将在大陆企业的股权由其他地区控股移转至在香港的企业名下,以减少汇出盈余需缴纳的所得税。然而,因股权移转将衍生出财产转让所得课税之问题,因此台商在重组投资架构时应详加留意。  相似文献   

11.
优势互补、共同繁荣——九七前后香港与内地经贸关系的分析展望范增录在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下完成的香港回归,是本世纪末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其必将对香港、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值此之际分析展望一下九七前后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关系,探寻九七后进...  相似文献   

12.
加入WTO对两岸经贸关系影响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两岸加入WTO后,在理论上会对两岸经贸政策、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由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还不会完全开放,对未来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仍有一定的制约。加入WTO后,由于大陆与台湾整体经济环境变化与政策调整,两岸经贸关系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影响仍将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是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一年来,台商对大陆投资或台资企业在大陆的经营活动,受大陆经济环境变化与一系列重大经贸政策出台影响出现重大变化与调整,台商在大陆发展进入新一波转型期。海峡两岸贸易持续快速增长,两岸贸易磨擦与经贸纠纷问题变得更为突出,两岸经贸格局正在出现新的变化。2008年,两岸经贸关系将继续呈现结构性调整与变化。  相似文献   

14.
2003年6月30日,"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是"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英文缩写.)的签署,从表面上来看,是中国政府对在遭受SARS疫情重创后的香港所提供的经济援助与"政策关怀",从香港各界人士的反应与广大民众的心理预期来看,CEPA的诞生确实对香港市民,乃至与香港经济有着不同程度经济联系的海外人士,恢复对香港的信心起了一个强心剂的作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CEPA对湖南利用外资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瑢 《特区经济》2005,(5):244-245
2003年下半年,中央政府分别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以下统称CEPA),在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之间建立了自由贸易关系,标志着内地与港澳的经贸交流与合作进入了  相似文献   

16.
CEPA的特点及其对澳门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10月17日,《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即CEPA)正式签署。该协议将于2004年1月起分阶段实施,对澳门经济发展,特别是对包括粤港澳在内的大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整合,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一、CEPA签署的背景与意义1.CEPA是在WTO的框架内推进粤港澳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中国加入WTO后,首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内地与香港、澳门、台湾的特殊经贸关系,并进一步推进内地与香港、澳门、台湾的经济合作。CEPA在符合WTO规则的前提下,建立起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标志着香港、澳门与内地…  相似文献   

17.
海峡两岸对香港的投资一、祖国大陆在香港的投资自1949年以来,大陆在香港的投资不断递增,1979年大陆推行经济改革之前,香港一直是大陆与外界联系的窗口,大陆的外贸素来通过香港进行,香港除了是将产品转口到大陆的货物集散地外,还是大陆产品的重要市场。据估...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我国经济外交以及内地与港澳经贸关系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内地与香港关系方面,6月,《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签署;9月,相关的6个附件签署;11月,央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了人民币业务合作备忘录,开始在香港试办人民币业务;12月,签订了加强内  相似文献   

19.
东亚经济新格局与两岸经贸关系文杨耀90年代,亚太经济独领风骚,东亚地区更具活力,呈现出一种新格局。大陆、台湾是东亚地区的两个经济实体,且在东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东亚经济新格局为背景研究两岸经贸关系,能为我们探索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轨迹,提供一...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香港、澳门与内地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鼓励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商业企业。有关部门制定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