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是新阶段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岛屿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载体,特别是随着中国海洋经济的不断崛起和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深入推进,一批沿海岛屿产业集群逐渐成型,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斐然。如何充分考量岛屿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的特殊性,促进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正向紧密互动,是当前和未来较长时期内实现两大战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通过对浙江六横镇岛屿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程和基本现状的实地调研,发现岛屿经济体在自然禀赋、人口集聚、资金融通和技术创新的共同作用下,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初露端倪,但仍存在工业污染导致"隔离"、资源约束形成"互斥"、低效集聚互动"乏力"等三大现实困境。应当在提高环境治理能力、促进产城人员互动、提升战略规划布局上下足工夫。  相似文献   

2.
产城融合理念下中原经济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城融合是中原经济区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在此过程中小城镇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产业的选择与培育对实现产城融合至关重要。为此,小城镇发展中要做到产业规划与总体发展规划相结合,产业集聚与人口集中相结合,产业培育与内生发展动力培育相结合,产业园区建设与提升综合承载能力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通过回顾国内外产城融合的相关文献,运用耦合系统模型,对南昌经开区、南昌小蓝开发区和南昌高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耦合关联度和耦合发展度进行测定,以南昌高新区2006-2012年主要经济指标为样本,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拟建的龚杏产业城经济规模进行预测。分析发现,高新技术型园区产城融合的关联度和发展度优于综合型园区。因此,拟建的龚杏产业城将以高新技术型园区为发展方向,在促进产业集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建设产城融合的新型园区。  相似文献   

4.
国家开发区多以"一区多园"空间布局及形态组织。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产业化等融合发展背景下,研究以乐清市产业园区为例,通过GIS空间网络和UCINET社会关系网络的技术手段,研究区域内产业园区的集聚形态→园区间联系→园区建设的空间效应(产—城融合)。结论如下:①乐清市开发区内各园区的产业集聚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集聚形态以串珠型、组团型、条带型、V字形等空间形态为主。②各产业集聚区两两联系强度差异性较大,其中产业链条上的联系弥补了时空距离联系的相对松散性。时空联系中联系紧密程度决定于道路等级而不是道路密度。③从产—城融合阶段来看,6大集聚区处于不同的产—城融合阶段和融合模式。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的一般规律是分析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互动关系的理论基础。城镇化顺利推进离不开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两者之间通过要素集聚、效率提升、产城融合、网络协同等机制实现互动,这种互动关系既有共性问题,又有制约问题。同时,城镇化的不同阶段对产业发展要求是不同的,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生产组织、发展策略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当前区域竞争主要表现为各都市圈之间的群体竞争,即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再次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城镇化推进的关键是发展城镇产业,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中。产业集聚的主体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成长差距决定了省域城镇化发展的差距,中小企业集群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目前吉林省中小企业,特别是农村地区中小企业布局分散,尚缺乏专业化、社会化的分工和协作,劳动生产率比较低下,市场竞争力弱,无法有效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如何将分散的中小企业聚集在以城镇为核心的地域,促进人口和产业协同集聚,使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吉林省有效实施城镇化战略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是指以市场为导向、相关产品集中生产、专业化协作配套的企业在同一地理区域大量集聚的现象。产业集群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产业集群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巨大.产业集群发展快的地方.区域经济就壮大.群众生活就富裕,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就大大加快。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是加快城镇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保障社会就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产城融合不仅是促进新兴工业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有效着力点,也是实现工业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江西工业园区经过近几年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和效益得到快速发展,但各级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度参差不齐,国家级园区优于省级,城市周边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好于远离城区的工业园区。基于各级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认为江西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切入方式和重点应针对不同级别园区、产业类型、空间规模而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发展是缓解我国“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产业集群由于具有强大的聚集效应,极大地促进着地方经济的发展。文章在分析产业集群对城镇化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以产业集群来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单一规划城市功能产业园区、科技园的传统模式,导致城市"宜居"与"宜业"矛盾突出,出现了一个个产业上的"空城"、生活上的"卧城",呈现交通"潮汐化"状态。而"产城融合"模式则令人耳目一新。所谓"产城融合",是以城市为基础,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与人之间有活力地持续向上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产城融合"就是以吸引高素质人群为本,集实体产业发展、创新集群导入、完整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工业园区经过近40年发展,由最初满足单一生产需求的工业园区,发展到现在已初步具备生产、生活、生态等各方面复合功能的综合性工业园区,体现了产业与城镇互为支撑、融合发展的要求。工业园区大多经历了先产业化、后城镇化的发展轨迹。当前产城融合已经成为建立综合性工业园区的重要指标。促进产城融合的关键,在于如何促使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升级同步发展。而政府和企业因其自身的有限理性,在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着动态的演化博弈过程。通过研究政府和企业的策略选择,找出ESS稳定策略的影响因素。为此,提出了规划产业新城和多规合一、政企协同共建城镇公共服务体系、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推进城镇化多维度协调发展、优化绿色生态环境的约束机制等促进产城深度融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数字产业集群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载体,以带动效应和规模效应助力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数字产业集群在区域分布、产业领域、发展阶段均呈现一定特征。根据依托的资源禀赋不同,数字产业集群可划分为数据资源驱动、数字技术牵引、数实融合带动、网络平台支撑4种发展模式。研判未来,我国数字产业集群将呈现跨界融合、产业生态化、开放合作、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趋势。下一步,建议通过加强统筹谋划、强化政策布局,聚力自主创新、夯实基础底座,释放集聚势能、培育企业梯队,加速融合汇聚、创建集群生态,促进对外开放、发展数字贸易,构建标准体系、规范集群发展等措施,分阶段分领域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3.
产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产业而动。疏解京津产业,关键是科技人才的聚集,可形成以产引才、产才融合的良性发展格局。吸引高端人才选择在冀创新创业,以市场为导向,从产才融合、平台建设、柔性引智三方面,用好京津冀区域创新型人才,解决河北人才的短板,使之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支点。  相似文献   

14.
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探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兴起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促进作用,人们开始意识到企业集聚是促进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当前的"十一五"规划制定中,发展企业集群、促进城镇化建设成为各地政府首要关注的问题。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有时简称集群,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集群成员企业可以包括上游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和生产服务等投入供应商,下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是新时代中国发展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其中小城镇的发展尤为重要。本文以保定市满城区为例研究产城融合的小城镇发展模式。近年来新成立的满城区,其新型城镇化中出现的问题具有代表性。本文通过对满城区的区位条件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研究城镇化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融合路径,对满城区的新型城镇化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中小企业集群是指在某产业领域内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中小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所形成的具有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集合体。浙江省有30个县列入2004年全国百强县,正是缘于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集群,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合理有序流动,推动农村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拉动县域经济的强劲增长。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的实践表明,决定企业能否在竞争中获胜的主要因素是劳动生产率,而不是企业的投资额或规模大小。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则取决于企业所采用的竞争方式,而不是企业所处领域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和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路径,两者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本文在《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即将出台之际,研究首都经济圈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关系,以促进首都经济圈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长三角地区2003—2020年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修正后的耦合协调模型、空间相关性检验、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测度该地区产城融合度,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发现:长三角产城融合进程由产业发展主导、城镇功能及人口集聚支撑,总体不断抬升并呈现出东高西低渐进演变的特点;区域内产城融合发展不平衡,各城市步调差异较大,但单个城市产城融合度不断提升;经标准差椭圆分析,产城融合度重心先由常州市西移至南京市,再向东移,最后向西北移动;研究期内,长三角产城融合度空间分布趋于集中,并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制造业发展、信息化程度、人均GDP、医疗服务及教育资源水平为产城融合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机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国轩 《企业导报》2011,(13):118-120
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分别是交易活动和生产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通过从关联产业集聚和贸易诱致型产业集聚角度分析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得出应从建设并完善以大型专业市场为核心的区域物流配送体系,构筑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丰富专业市场产品种类;完善专业市场经营管理,促进市场功能提升和创新等三个方面去推进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20.
加快培育河南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洪文 《企业活力》2007,(12):86-87
<正>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是实现河南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必然选择。从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看,集群化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适应这一趋势,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对推动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