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经济师》2017,(7)
作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结构性减税的重要内容,"营改增"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营改增"对于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论证了"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认为"营改增"大力地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营改增"已陆续在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邮政服务业和电信业等四大行业开展试运行.建筑企业因利润率低,财务指标变化敏感度强等特点,预计不久也将被纳入到"营改增"制度改革的范围当中.本文从"营改增"对建筑企业带来的影响出发,浅谈一下建筑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肖超栏 《经贸实践》2016,(7):292-293
随着营业税改增值税在全国范围的逐步推开,营改增对诸多行业和国民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文章以部分现代服务业为着眼点,阐述了营改增对部分现代服务业的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为部分现代服务业如何在税务管理及筹划上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工作,接下来在明年可能对施工行业实行“营改增”,本文就施工行业实施“营改增”后对企业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做一个分析。  相似文献   

5.
早在2011年,我国的税务局部门就颁发了关于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相关方案.到了2012年,上海率先成为了"营改增"的试点城市,2013年5月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在交通运输业、邮政业及部分现代服务业试行了"营改增"方案之后,事业单位也慢慢地被视为"营改增"的对象.本文对事业单位执行"营改增"方案对其相关政策进行规范的整理及分析"营改增"对事业单位的影响,进而让广大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适应"营改增"政策之后带来的诸多变化.  相似文献   

6.
施振萍 《经济论坛》2014,(1):113-115
"营改增"的实施从制度上解决了我国原来营业税制下的重复征税问题,有助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本文根据"营改增"的具体规定,分析了这一税制改革对我国外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税负、业务、竞争力、外部关系的影响,提出了外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应对"营改增"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与财税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经国务院批准下,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11年共同颁布了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起先在上海的交通运输业与部分现代服务业展开试点."营改增"的不断推进也促使我国高校财务改革逐步发展与完善.本文针对"营改增"对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作出分析,并探究高校财务管理在"营改增"不断推进中应当实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自2012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在上海实施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试点。本文对此次"营改增"试点的背景、内容加以分析,并对其产生的影响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原有的税制逐渐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尤其是营业税中的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阻碍了我国企业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2012年1月1日,"营改增"税制改革在上海市为试点率先展开,掀起了我国税制的新一轮改革浪潮;并从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在公司的日常运营中,税负的影响不可忽视,"营改增"的目的在于减轻企业的税负,节约企业的资金,优化企业财务状况.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现代服务业与 "营改增";其次,阐述了"营改增"对我国企业的主要的影响;接着总结了"营改增"对我国现代服务业税负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进项税税额的变化、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变化、企业所得税的变化等;最后,针对企业如何在"营改增"中做好财务管理,重新制定经营策略和纳税筹划提出相应的对策."营改增"改革对于现代服务业来说是一个机遇,此轮改革将会显著提高我国现代服务业的竞争能力,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最终实现将我国建设成服务业大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4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会议决定,扩大地区试点,自2013年8月1日起,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适当扩大部分现代服务业范围,将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和发行等纳入试点。扩大行业试点,择机将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等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力争"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营改增"改革。1至今,交通运输业(包括铁路运输业)、邮政服务业、通信业3大行业及研发和技术服务、信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6,(9)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为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从2016年5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范围将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宾馆作为生活服务业于2016年5月起实施"营改增"。文章结合工作实际,就宾馆一般纳税人实行"营改增"的有利之处、"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重点针对"营改增"对宾馆的财务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13年8月1日,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关于部分现代服务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的营改增试点方案。随着营改增制度在中国部分行业的试点安排后发现,根据不完全统计的数据表明,在营改增试点的部分企业出现了一定的税负的降低,但是,在部分的交通运输企业还是存在一定的税负增加的情况。就"营改增"试点的结果可以看出,现阶段不少的企业还没有适应"营改增"政策下的税收规定,因此,企业单位应该根据自身企业所在的行业以及企业自身的特点出发,重视税务理念的创新,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税收筹划的能力,并且必须要做好随手筹划的风险的防范工作,加强企业税务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养,才能有效地做到降低税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营改增"实行了"分步走"战略,即率先在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开始,然后向邮电通信、金融业、建筑业、房地产开发等行业扩展,直到最终将整个营业税项目改成增值税项目。"营改增"将对涉及改革的产业、行业产生影响,同时也会间接影响上下游相关行业。从目前看,"营改增"对我国物流业产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王琦 《经济师》2014,(8):149-150
自2013年8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试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针对高校来说,"营改增"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现代服务业上。"营改增"后高校纳税主体发生变化,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小规模纳税人或者是一般纳税人。文章根据目前高校实施情况,分析了"营改增"对高校财务工作的影响,并结合高校行业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及引申思考。  相似文献   

15.
梁彤  李磊 《时代经贸》2014,(6):447-447
2013年,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营改增”试点已经推向全国,铁路运输和邮政业也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纳入“营改增”。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在2015年底前,“营改增。将全面覆盖服务业。这意味着,在未来两年内:至今尚未试点的电信业、建筑安装业、金融业以及生活服务业等都将进行。营改增”。本文从税收效率原则的角度来分析我国金融业“营改增”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促进交通运输行业以及部分服务业分工更加合理,加大市场需求的刺激力度,实现结构性减税以及行业整体税负下降,我国逐步在各省市推行"营改增"。然而,由于各行业的差异性,部分行业并没有因此获得税负优惠,反而在短时间内税负增加。本文重点探索"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以及企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7,(10)
随着我国"营改增"收官之年的到来,我国已经在全部行业中实施了"营改增",包括建筑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房地产业等行业在内。那么,在短短的时间内我国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应对"营改增"?这对很多企业而言不仅仅是机遇,更是挑战。文章就我国实施"营改增"后对地勘单位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契机对地勘单位在实施"营改增"后的税务筹划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2012年1月1日,"营改增"试点在上海拉开帷幕,试点改革以来成效明显,2013年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政策在全国推行,改革进入到第三个阶段。"营改增"试点是一项涉及税制优化、企业减负和产业转型等多重政策目标的改革举措,也是推进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宏观经和微观经济带来了直接的影响。本文从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79年引入增值税后,因其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销售税的重复征税问题,增值税的征收范围被不断扩大,伴随着我国税收制度的发展,增值税改革也得到不断地完善。上海作为首个试点城市自2012年1月1日已经正式启动"营改增",按照国家规划,中国"营改增"分为三步走,目前主要针对部分地区和部分行业如现代服务行业和交通行业进行试点,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营改增,消灭营业税。"营改增"实施以来,由于其自身具有的降低企业税负、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等优点,实施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因此,本文通过对营改增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1月16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经国务院同意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明确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试点,这是继2009年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之后我国税收制度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本文结合建筑施工企业实际情况,就“营改增”将对建筑施工企业带来的各种影响,以及建筑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