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江苏省深入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工程,扎实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全面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构建农业科技推广新机制,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全省粮食生产连续5年增产,水稻单产全国第一.全省高效农业面积达2115万亩;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阜宁县按照“一户一棚奔小康”工作要求,深入开展“人人学技能、户户忙调整、家家办实业”活动,积极组织农业科技创新,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2010年推广农业新品种42项、新技术31项、新模式18项。良种覆盖率实现100%,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74.5%,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8%。全县粮食生产连续7年丰收,设施农业增幅...  相似文献   

3.
目前,铜山县已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获全省设施农业面积第一县、全省食用菌产量第一县、全省奶牛栏存量第一县三个单项冠军和全省高效农业规模化先进县称号,"一线三片"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高效农业面积发展到118万亩,其中设施面积41万亩,净增6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67元,增长10.4%.铜山县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四轮驱动".  相似文献   

4.
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集成创新,已经成为推进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手段。随着财政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强,2011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1.2%,居全国第一,比农业三新工程实施之前提高了10.4个百分点。如今在江苏,科技已和现代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江苏省东台市紧紧围绕"打造江苏农业第一县"、再造东台农业新优势的总要求,以科技创新为手段.突出推进农业种苗革命、大棚革命和绿色革命,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提升农业,不断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贡献率.促进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2007年,全市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025元,每亩土地产出率3300元.农业劳动生产率达22780元,分别比前三年增长37.9%、42.9%、35.8%,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6.
海安县通过多年来的发展,高效规模农业已经形成了以两大支柱产业带头,三大生产基地和四大板块相互依存的农业经济内部格局。2005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47.73亿元。其中蚕茧总量连续25年蝉联全省第一,2002年以来连续4年位居全国榜首,在全县15.5万亩桑园中,亩产值达到3000元高效指标的占80%以上;畜牧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产值连续10年占农业产值比重超过50%。海安县推进高效规模农业主要做法是:强化农业招商引资,实现农业的多元化投入强化农业招商引资,采取法人化管理,企业化运作,是高效规模农业建设的成功之路。2003年以来,海安县一…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湖北省淡水产品总量455.89万吨,连续20年雄居全国榜首。据了解,2015年全省水产品产量455.89万吨,同比增长5.21%,连续20年稳居全国第一。养殖面积、人均占有量、淡水渔业科技实力等多项综合性指标均居全国首位。渔业经济总产值达2179.5亿元,同比增长11.8%,提前  相似文献   

8.
适应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的新形势变化,农业部门必须切实下好科技、市场和法制三着棋,推进我省农业更快更好地发展。第一着棋: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以来,我省农业科技进步一年一个台阶,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一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1992年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科教兴赣大会,吹响了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号角。1993年在全省开展了良种年活动,1995年全省着重抓旱床育秧、地膜覆盖、间作套种三项农业技术推广,1996年重点抓良种推广、地膜覆盖、旱床育秧、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金坛市加快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到2008年底,全市高效种植面积达19.99万亩,占总面积的36.52%;高效渔业面积达14万亩,占总面积的56%;生猪、肉禽、蛋禽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68%、87%、96%.连续三年在常州市级考核中名列第一,连续三年蝉联全省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工作先进县(市).  相似文献   

10.
农业区划是发展农业靠科学的第一课,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基础工作。它涉及多学科、多部门、多层次,工作面广量大,是一项综合性、战略性很强的宏观研究项目。在全省范围内大规模地组织这项工作,科技管理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11.
近三年来,上海市农业科技累计获得国家级和市级科技奖项7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一、二、三等奖累计达64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10项。推广农业新品种100多个、新技术70多项、新材料20项、新设备6项,申请获得农业知识产权37个。上海农业科技贡献率为56%,高于全国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把科技兴省做为振兴黑龙江经济的战略重点,把科技兴农做为科技兴省的突破口,对全省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科技兴农应该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制定配套政策坚持不地实施下去,完成农业技术改造,为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农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一场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兴起,我国农业生产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97年,我省在全国率先拉开了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序幕,以组织实施农业品种、技术、知识更新三项工程为重点,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三项工程实施四年来,全省引进了一大批优新品种,其中优良农作物新品种233个,畜禽良种57个,园艺品种425个,林业品种42个,形成和发展了优质水稻等15个主导产业,建立了产业开发技术体系,开展了旨在提高农业人员素质的知识培训,培训人数达400多万人次,初步建立起一个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科研、教育、开发、推广服务新体系、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2011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江苏到2020年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东台作为"江苏农业第一县(市)",多项农业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第一,2010年全省农业现代化监测得分名列全省第8位,苏北第一位。率先在苏北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对照省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监测体系六大类21个指标中,  相似文献   

15.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作为农业大省,安徽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教育工作,认真贯彻中央部署特别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建设农业强省为目标,以产学研结合和技术应用为着力点,紧紧围绕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两大主题,扎实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为全省粮食总产连续8年丰收、6年创历史新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连云港市把"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作为带动全市开放型农业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强化龙头带动,提升科技水平,全市开放型农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市初步建成水果蔬菜、海水产品、优质粮油、食用菌等十大出口生产基地,2015年,全市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达到3个,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5.55亿美元,增幅65.2%,居全省第一;其中农产品出口额5.92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沪郊动态     
上海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6%近三年来,上海市农业科技累计获得国家级和市级科技奖项7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一、二、三等奖累计达64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10项。推广农业新品种100多个、新技术70多项、  相似文献   

18.
近日,农业部一位负责人宣布,2011年秋粮丰收已成定局,预计全年粮食总产将迈上11000亿斤的新台阶,有望实现八连增。作为我国第一产粮大省,河南省粮食生产也连创丰收奇迹,全省粮食总产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夏粮总产连续8年增产创历史新高。是科技给农业带来了支撑和提升?是各项惠农政  相似文献   

19.
农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当前我省农业生产结构仍存在诸多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问题和矛盾,主要是:第一,粮食生产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近几年粮食连续丰收,1997年全省粮食总产达350亿公斤,人均占有粮食恢复到千斤。目前所有仓储爆满,全省库存达116亿公斤,相当于全年总产量的1/3。但其中杂交稻和低质小麦占了很大比重,由于其品质较差,销售不出去,长期占用库容和资金,损耗严重。另一方面,我省需求量大的优质小麦,省内却少有种植,只得依靠进口。这种粮食总量供应有余,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制约了粮食生产的发展。第二,园艺生产区域分布重复,特色优势不明显。园艺业是种植业的重要领域。近年蔬菜面积发展很快,几乎各市都把蔬菜、瓜类当成主导产品,徐州市种植面积达120万亩,淮阴市已超过60万亩,但目前各地品种大都相同,区域分布重复,名特优新品种较少。蚕桑  相似文献   

20.
近五年来,江苏省启东市农业引入现代农业先进理念,围绕物质装备、科技创新、产业提升和经营方式转变,开展了大胆的实践,连续五年农林牧增加值4%以上,农业综合能力得到了明显增长.加大江苏沿海开发力度是国务院今年部署的一项重大战略,沿海农业开发就是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启东要借沿海农业开发东风,明确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引领现代农业再腾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