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周多来我们被酱油搞得思维也酱油那般粘粘糊糊的。像我这种吃酱油拌饭长大的人,恐怕大多都跑了医院去透视体内积有多少“三氯丙醇”,看看癌细胞是否从几位酱油老总那里扩散到了自己神经。事后被人说穿才知道,你不去管它,就等于什么都不存在,如果你在乎,那这一生你就不必再买酱油了——你满脑子都是酱油。  相似文献   

2.
早一步     
有一个人买了一台摄影机,但那时并无生意可做,于是找他的朋友商量对策。他的朋友便给他出了个点子,让他到幼儿园去把孩子们摄录下来。他真的按朋友的设想去了十几家的幼)L园,拍摄了3000多个孩子的生活录像,编号存档,给每个人送了一张照片,背面留下了通讯地址。十几年后,他的录像带成了抢手货,平均200元一盘。有一个美国家长看到了自己孩子那些珍贵的镜头后一高兴给了他1000美元_这是一个真实而又传奇的故事。你也许会为此拍案叫绝,惊叹不已。其实,成功就是这样的,如果你能够一马当先,哪怕只比别人早一步,你就会在最终大获…  相似文献   

3.
邓羊格 《中外管理》2004,(11):16-18
企业员工的工资到底应该从哪里来?张瑞敏早在2000年8月8日某次会上进一步明确了这一问题:以市场工资体现负债经营的思路。张瑞敏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市场,每个人也都是一个市场.每个人都有指标。如果落实到你身上没有什么指标.那你就下岗了。”  相似文献   

4.
送礼是好事但难做好。随便问一们销售人员,我们都可以从他那里挖到他对客户“花钱(心思)不讨好”的窝心事儿。如何才能选对礼,送对人,送得巧,送得妙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雾都孤人     
边杰 《中国企业家》2004,(8):153-153
在中国.德国人的古板印象是出了名的。从机场一出来,操着东北口音的导游就介绍说,德国人很死板,最出名的笑话是关于问路的。如果你问一个德国人到哪里怎么走,对方一定会告诉你.但如果你接下去问,多长时间能到,他一定会摇摇头说:“我不知道。”等你转身走了几步之后,德国人会追上来告诉你需要的时间,因为只有看过你走路.他才能判断你要用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纽约的一个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把一元钱丢尽卖铅笔人的怀中,就走开了。但他又忽然觉得这样做又不妥,就连忙返回,从卖铅笔人那里取出几支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记取笔了,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说:“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有东西要卖,而且上面有标价。”  相似文献   

7.
前几年,一部名叫《北京人在纽约》的电视剧曾轰动全国。尤其开篇那段旁白,更是让人难忘:如果你爱她,就把她送到纽约去,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她,就把她送到纽约去,那里是地狱!在这个既有世界著名金融区华尔街,又有罪犯猖獗的贫民区哈莱姆的繁华大都市里,一位22岁的青海女孩是怎样生存的?让我们来听听她的故事—— 我叫张茜,家住青海西宁市。1995年从西安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在一位远房亲戚的担保下,到美国攻读Computermaster(计算机硕士学位)。 出国前,一位到过美国的女友对我说,纽约是真正的购物天堂。…  相似文献   

8.
菲勒出身在一个贫民窟。小时候,他和大多数出身在贫民窟的孩子一样争强好胜,也喜欢玩,调皮甚至逃学。与众不同的是,菲勒从小就有一种善于发现财富的非凡眼光。有一次,他把一辆从街上捡来的玩具车修好,让同学们玩,然后向每个人收取0.5美分。在一个星期之内,竟然赚回一辆新的玩具车。菲勒的老师深感惋惜地对他说:“如果你出生在一个富人的家庭,你会成为出色的商人。但是,这对你来说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你能成为街头商贩就不错了。”菲勒中学毕业后,正如他的老师所说,真的成了一名小商贩。  相似文献   

9.
你和李连杰合作三年,你看到他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周惟彦:一开始他不了解我来壹基金有什么动机,到了后来,他会很真诚地感谢我。5·12的时候,我从灾区回来,他送了我一串自己做的佛珠,我当时就哭了。我一哭,他慌了说哎呀你太感性了。他这个人很复杂,有很多面。很多时候他有大男人的一面,觉得在女人面前应该绷着,不能哭,但其实我见过好几次他泪光闪动的样子。每次我哭他就批评我,怎么情绪又波动了。但他自己其实也是人,不是释迦牟尼,不能修到百分百地没有情绪。  相似文献   

10.
一夜未眠。四川地震第二天,希望工程的创意人、南都基金会秘书长徐永光上网搜索日本阪神地震和台湾9·21地震的信息。他发现,1995年阪神大地震是日本NGO成长的一个里程碑——在最初的两个月内有100万人,在12个月内累计有135万多志愿者参加救援,在日本救灾史上被称为“志愿者元年”。而在1999年之前,中国台湾没多少人关注志愿者和NGO,在9·21之后,台湾被称为“志工岛”。  相似文献   

11.
逢年过节,给上级送礼这事普遍得就像丢自行车。如果硬要刨根问底地问个“为什么”,那只好说:人家都去送你不去送行吗?。那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做法是不识时务的。遇着上级领导家里有红白喜事、你能视而不见不去送礼吗?假若真的没送,在送礼的人群中没有你的身影出现,你等着瞧吧。人言可畏的议论会让你浑身冒汗:“某某没来,是不是领导对他有看法了?”在眼下这种送礼分先后、礼品分轻重的风气中领导能对你没看法?尽管送礼俗不可耐,不过在几分无奈中送礼者也体会到了送礼所产生的积极作用。由于“礼”是润滑剂,好多上下级关系的维护…  相似文献   

12.
送礼是好事但难做好。随便问一位销售人员,我们都可以从他那里挖到他对客户“花钱(心思)不讨好”的窝心事儿。如何才能选对礼、送对人、送得巧、送得妙呢?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笔者与一位在湖南省常德市市委党校任教的朋友吃饭.席间他向笔者讲述了一段自己的经历:他被临时抽到常德市委工作组到石门县某乡村蹲点,帮助那里的农民脱贫致富。他深入农户家走访时,有一名大龄青年对他说:“我盼望政府送信息、送技术、送农业生产资料和生产资金外.更希望政府给我送个媳妇。”原来这名大龄青年40多岁了.  相似文献   

14.
笑口常开     
怎么不听老太太的话一个乞丐中暑晕倒在街头。路人围拢过来,议论纷纷。“这个人真可怜,给他喝杯啤酒吧。”一位老太太说。“还是把他抬到阴凉的地方,让他歇歇吧。”好几个人说。“让他喝点啤酒保管就没事了。”老太太坚持己见。“应该送他到医院去才对。”另外有人提出异议。中暑的人突然翻身坐起,大喊道:“你们别多嘴了!怎么不听老太太的话呢?”狡猾的卖鸦人一个人肩上挑了两个大篮子,每个篮子上有一只黑鸡,他一边呆笨地在城里走着,一边叫道:“卖乌鸦,你要买一只大乌鸦么?”大家想:他把鸡当鸦卖,一定是个呆子。有一个人看见了,以为可以照鸦…  相似文献   

15.
刘思伽 《中国企业家》2009,337(8):132-132
如果说我的人生因为《开车经济学》而发生了改变这未免有些夸张,但是它无疑大大增加了我的驾车乐趣。 它带给我的第一个乐趣在于,让每一次普通的驾车出行成为有意思的实验过程。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是一名有着7年驾龄的司机的话,就会知道这些规律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如果堵住路口的是一个女司机,那么会有更多的人(包括女司机)鸣笛。如果造成堵车的司机贴着“新手上路”的标签,对他鸣笛的人就更多。同样是堵塞了路口的交通,吉利会比奔驰招来更多的鸣笛……  相似文献   

16.
《中国总会计师》2009,(5):141-141
从前有一个又穷又愚的人,在一夕之间突然富了起来。但有了钱后,他却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钱。他向一位和尚诉苦,这位和尚开导他说:“你一向贫穷.没有智慧.现在有了钱,不算贫穷了.可是依然没有智慧。劝你进城去,那里有大智慧的人不少.你出百两银子,就教你智慧之法。”  相似文献   

17.
管理学上有一个“奥格尔维定律”,说的是一种人才现象,大致意思是说“每个企业家都雇用比自己更强的人,企业就能发展成为巨人公司;如果你所用的人都比你还差,那么他们就只能做出比你更差的事情。”楚汉相争,刘邦能够得天下,成就汉室大业,除历史的原因外,少不了张良、韩信、萧何等良臣勇将的鼎力相助。  相似文献   

18.
最深的脚印     
项友亮 《中国企业家》2010,(14):I0052-I0052
戈壁,确切地说是玄奘之路,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第一次走戈壁是作为“戈四”交大的队长,这一走就和玄奘之路结下了不解之缘。用了一年时间打造交大“戈五”的队伍,我再一次作为“戈五”交大B组队员走上了戈壁。更有幸,我成为一名志愿者。  相似文献   

19.
王琦 《中国企业家》2006,(21):115-115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戈壁里的一举手、一抬足、说的每个字,都像加了框的照片,像勾了边儿的隶书,都在别人眼睛里耳朵里了王石带来一个笑话。他在西安清真大街上吃羊肉串,被烤羊肉串的一眼“认出来了”。“我认识你。”王石虽然是长期高调的名人,也不禁面露得意之色……“你  相似文献   

20.
我辞职了我现在通知你我找到了另外一个机会我接受了另外一份工作我们能谈谈吗? 如果上述之一让你心惊或者胃不舒服,你并不是惟一有这种感觉的人。任何位于管理或领导位置上的人,无论在他身处摩天大楼还是在咖啡店,或仅仅是领导志愿者队伍,遇到这种情形都会比较沮丧。特别是那些对团队而言“至关重要”的人说出这些话,那就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