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2008年6月6日清晨,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震中映秀镇,我随同四川省军区预备役高炮师搜救分队50官兵,在参谋长李基年的带领下,向旋口方向的深山进发搜救失踪的直升机。 从映秀镇出发前,李基年参谋长对这次的搜救行动进行了战前动员:搜救行动异常艰辛,山高路险,很多地方根本没有路,要自己开出一条路,大家要做好思想准备,争取圆满完成搜救任务。  相似文献   

2.
为了检验两岸直航航线搜救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更好地保障厦金航线海上运输和海上作业安全,服务两岸民众海上往来安全,近日,由福建省海上搜救中心主办、厦门市海上搜救中心承办,以“关爱生命,打造平安航线;增进协作,构筑和谐航区”为主题的“2008年厦金航线海上搜救演习”于厦门湾水域举行。  相似文献   

3.
9月26日,黄海海域,云飞浪卷。上午9时,一个十万火急的海难求救讯号从这里发出:竹岔岛东北4海里处有两艘货轮相撞,其中一艘破损起火,部分船员跳海逃生,其余船员被困船上,亟待救援!人是最可宝贵的。海军北海舰队、山东省海事局立即启动军地联合搜救指挥机制。一声令下,军舰、飞机、拖船、消防船等救生力量快速集结,部队、海事、海警、公安、渔政、港务、救捞、医疗救护等搜救兵力闻迅出动,陆、海、空7个搜救兵力群火速向指定海区进发。在滔滔黄海,在这片曾经承载过中国人民太多屈辱和苦难的海域,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军地海上联合搜救演习迅速展开。演习代号:"海救一号"。  相似文献   

4.
9月26日,黄海海域,云飞浪卷.   上午9时,一个十万火急的海难求救讯号从这里发出:竹岔岛东北4海里处有两艘货轮相撞,其中一艘破损起火,部分船员跳海逃生,其余船员被困船上,亟待救援!   人是最可宝贵的.海军北海舰队、山东省海事局立即启动军地联合搜救指挥机制.一声令下,军舰、飞机、拖船、消防船等救生力量快速集结,部队、海事、海警、公安、渔政、港务、救捞、医疗救护等搜救兵力闻迅出动,陆、海、空7个搜救兵力群火速向指定海区进发.……  相似文献   

5.
9月26日,黄海海域,云飞浪卷. 上午9时,一个十万火急的海难求救讯号从这里发出:竹岔岛东北4海里处有两艘货轮相撞,其中一艘破损起火,部分船员跳海逃生,其余船员被困船上,亟待救援! 人是最可宝贵的.海军北海舰队、山东省海事局立即启动军地联合搜救指挥机制.一声令下,军舰、飞机、拖船、消防船等救生力量快速集结,部队、海事、海警、公安、渔政、港务、救捞、医疗救护等搜救兵力闻迅出动,陆、海、空7个搜救兵力群火速向指定海区进发.  相似文献   

6.
海上救助.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及社会的稳定。我国是国际航运大国.拥有广阔的海域和丰富的内河通航资源,早在1985年.我国就加入了《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郑重向世界承诺保证在我国沿海及内河通航水域生产作业人员的安全。国家交通部制订了“将搜救中心建成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快速反应的水上安全保障体系,对发生在我国搜救责任区内的海上险情实施快速有效救助”的总体目标。各级政府把海上搜救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救助以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多年的救助活动中,显现出了强大的威力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扬威 《东北之窗》2008,(11):30-32
5月22日,在四川地震灾区参与救援时间最长的韩国搜救队结束了救援工作回国。这是离开四川灾区的最后一支国际救援队。"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香港、台湾两个地区和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4个国家派出7支救援队281人在四川灾区进行搜救工作。作为受灾国,接受国际救援人员参与救灾行动,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8.
时间已经超过一个月,失联的马肮MH370依然是个谜。马航公布的239人乘客名单显示,受害者来自12个国家,参与营救的国家则达到了26个,这或是航空史上最大规模的搜救行动。但即便如此大规模的搜救仍未能准确查到失事地点,也未能找到至关重要的黑匣子。  相似文献   

9.
2003年10月16日凌晨。 我国乘坐第一位航天员的"神舟五号"飞船,拖着五彩斑斓的尾翼划过浩渺苍穹,载着中国人飞天而归的荣耀向预定落点内蒙古中部地区雄鹰一般滑翔而来。 等候在内蒙古的着陆场站前置雷达队又一次准确捕获目标,着陆场站搜救部队在载人航天着陆场系统总指挥夏长法的指挥下,四架直升机连同地面十多辆搜救特种车辆上先进的通信定位系统准确锁定  相似文献   

10.
国内     
《中国报道》2012,(11):11
10月20日晚,一艘中国货船在冲绳附近海域起火,中国驻福冈总领馆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协调日方立即采取措施为船只灭火,尽全力搜救船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