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及评价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责任是指作为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任职期间完成经营目标情况及其在经济上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经济责任审计是在我国审计实践中创立的一种新的审计种类,指对经济责任关系主体的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所进行的监督鉴证和评价活动。通过经济责任审计,考核企、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和经营承包人在任期内所负的经济责任,所反映的经营成果和经济效益是否真实,各项资产是否完整。  相似文献   

2.
制度基础审计是在详查法和抽查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审计方法。它是从研究和分析内部控制制度入手,通过符合性测试,对内部控制制度保证被审计资料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  相似文献   

3.
审计就是对企业的财务活动,主要是对会计资料及其他经济资料进行审核,并审查相关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合理性.其任务是:揭露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审查经济资料,确保经济信息的真实可靠;监督财产资源的利用情况,挖掘潜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本文通过企业内部审计作用的方法和策略探讨,提出了抓好审计质量对于保障审计工作效果,督促审计人员和审计部门依法开展审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 (一)经济监督职能是内部审计最基本的职能 经济监督职能是指以财经法规和制度规定为评价依据,对被审计对象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以便衡量和确定会计资料与其他资料是否正确、真实,其所反映的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规、合理、有效,检查被审计对象是否履行经济责任,有无违法违纪、损失浪费等行为,追究或解除其经济责任,从而督促被审计单位纠错防弊,遵守财经纪律,  相似文献   

5.
关于财政预算资金效益审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预算资金效益审计是指在财政预算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的基础上审查政府部门履行其职责时财政资金使用所达到经济、效率和效果程度,并进行分析、评价和提出审计建议的专项审计行为。财政预算资金效益主要定位于提供公共产品和弥补市场失灵,其现阶段效益审计主要是揭露反映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影响经济活动效益、效果和效率的体制性、机制性和管理性问题。从长期审计目标!1经济发展战略角度来看,财政预算资金效益审计应围绕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对公共支出的效益进行评价,包括政策评估、预算安排、资金管…  相似文献   

6.
吴莹 《河北审计》2002,(11):22-22
1、审计范围要系统、全面经济责任审计涵盖了财务收支审计、资产管理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多项审计内容,而且必须查清责任人任职期间所在单位的逐年经营状况与其本人的责任关系,涉及与被审者经济责任有关的所有领域。因此,在审计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1)审计范围不仅要包括账簿、报表及其反映的经济活动,还要包括被审计者所做的重大经济决策、制定的经营方针。因为重要的决策和方针会对单位的长久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既能体现被审者的业绩,同时也属于被审者的经济责任,因此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2)审计范围不仅包括被审人员负责的本级…  相似文献   

7.
效益审计是由履行审计职能的部门和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期望功能或公共资金项目、政策的期望目标的实现是否达到或超过既定标准或要求,以及实现的手段和方式方法是否经济、有效所进行的检查、监督和评价,并以帮助被审计单位寻求改进途径,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为目的。凡是涉及人、财、物等资源的组织利用、经济政策、经济活动的所费同所得的比较,有投入、产出的经济活动都需要进行效益审计。但在我国实际审计环境中,真正能够作为效益审计对象的,受到国家法律法规授权因素的限定和能够确认其真实合法性的审计手段因素的限定。凡是能通过现有审计手段、技术、方法确认其合法与否,确认其所反映的记录载体真实与否的财政、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才能够列入效益审计。  相似文献   

8.
审计意见的“公允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情况下,审计意见以审计报告的形式予以反映,广大的投资者,债权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计意见,并以此作为决策的基础,因此审计意见的“公允性”对广大社会公众而言,至关重要。 一、“公允性”的判断标准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当运用各种审计方法,不断收集证明各种经济活动事实真相的审计证据。同时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当运用各种评价标准对各种审计证据所反映的被审经济活动事实进行衡量和评价,对其合规性,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做出审计判断,发表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这就必须有判断…  相似文献   

9.
杨青 《中国审计》2006,(5):23-24
我国高校从1985年设立内审机构初始就试行开展了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实施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校对有关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是对被审计人任职期间所在单位的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被审计人个人履行经济责任、遵守财经纪律和廉洁自律情况所进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为了客观反映有关领导干部在管理职责范围进行经济活动所表现的业绩和存在的问题,公正地评价在任期内履行其经济职权的情况,明确其应负的责任,以促进学校财经管理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企业内部离任审计是指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接受有关部门的委托,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主要针对经营目标,在企业主要行政负责人任职期满或工作调动时,对其任职期间的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审计监督、鉴证和评价。离任审计具有权威性、政策性和统一性等特征,不是可有可无的例行公事,而是一项重要的审计类别。为使内部离任审计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笔者认为企业内部离任审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应遵循资、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责”是第一位的,是一种外在压力;“利”指经济利益,它是促…  相似文献   

11.
一、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涵义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审计机关通过对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后,对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及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及本人任职期间完成经济指标、遵守财经法规、廉洁自律情况等,在审计结果报告中对其应负经济责任而作出的结论性评语。  相似文献   

12.
经济效益审计是指由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或经济活动的效益性所进行的审计。与其他审计程序一样,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也包括准备、实施和结束三个阶段。但是,在这三个阶段中,经济效益审计所进行的具体活动,与财务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是有所不同的。首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在准备阶段要搜集更为全面和内容比其他审计更多、更复杂的资料。其次,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需要编制更具体和细致的审计计划及其实施方案。因此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实际操作难度更大。第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不采取突击审计的方式,在实施审计工作前.要给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第四,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报告采取详式报告,审计报告所反映的内容与其他审计有较大的区别。审计报告中要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制约经济效益提高的因素,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一、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涵义和主要作用 (一)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涵义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部门对企业领导人任职期间所在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经济责任所进行的审计监督、鉴证和评价的活动,是在企业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把审计结果人格化,将审计结果落实到人的经济责任上。该定义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是如何把握评价尺度,明确经济责任。一、审计评价必须围绕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相关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评价事项是指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综合的评价。领导干部任期所在部门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审计的主要内容是:预算的执行和决算情况或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预算外资金收入、支出和管理、专项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保值增值、以及与上述内容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而作为与之紧密相连的审计评价,也应紧紧围绕其进行。实施领…  相似文献   

15.
民间审计又称独立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指由注册会计师、审计师所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对有关经济组织的有关经济事项所进行的审计查证业务和咨询服务活动。民间审计的独立性影响着审计的质量和可信性。较强的审计独立性使审计的质量增强,审计只有具备独立性,为社会所信任,才能保证注册会计师依法进行的经济监督客观公正,使审计报告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董岩 《当代审计》2003,(6):78-78
内部审计是部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对本部门、本单位及其下属的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和经济效益所进行的内部审计监督,它既是国家审计的基础,也是部门、单位领导的参谋、助手。内部审计作为现代经济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手段,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审计工作在强化经济监督以及健全宏观管理体制方面的作用越来越被各级党政领导所重视和关注。审计工作所反映的大量宏观,微观经济活动信息以及揭示出的经济生活中本质、规律性、全局性的情况已逐渐成为政府监督和管理经济、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而审计信息作为转化审计成果的主渠道,已成为发挥审计宏观作用的重要途径。从这一点来说,进一步强化审计信息工作,是与强化审计工作,促进审计工作向高层次发展的总要求相一致的。审计机关必须将强化审计信息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下功夫抓好。 强化审计信息工作,…  相似文献   

18.
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质量和效益关系到企业的生死攸关,已成为管理者关注的主要目标,因此内部审计适时调整工作目标,开展绩效审计便成为必然。一、 开展绩效审计的重点内容经济效益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因此绩效审计不仅涉及企业的财务收支活动,更主要的还涉及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其审计对象应是企业各种不同性质的投资、规划和管理活动,重点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对企业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主要是对财务收支的真…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内商业银行业务处理及内部管理的电算化、数字化,网络化、数据集中化等信息处理手段和传递方式的飞速发展,为实行非现场审计提供了日趋成熟的外部条件,非现场审计开始逐渐成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审计监督方式。非现场审计是通过连续地搜集审计对象的各种数据和资料,依据预定的程序来分析、评价和监测审计对象的相关数据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与内部控制的一种审计方法。其所具有的提高审计效率及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节约审计资源等优势是传统审计方法无可比拟的,是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审计统计工作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反映审计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而审计统计工作的质量也是审计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体现。当前 ,审计监督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审计成果已被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所重视和应用。而作为审计成果重要体现的审计统计工作也被各级审计机关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予以高度重视和关注。内部和外部的客观环境对当前的审计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准确反映审计成果 ,服务各级宏观决策是时代赋予审计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提高审计统计工作的准确性 ,真实、全面、客观地反映审计成果 ,各级审计机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