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会计信息监管新思路:会计信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政府监管层面提出会计信息质量定量评价是克服会计信息市场失灵和政府对会计信息市场管制失灵的一条有效途径,结合经济学中公共物品理论和公共物品评价理论阐述了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内涵、意义和可行性,针对我国现实会计信息的管制情况,探讨了会计信息评价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赵娜 《西部财会》2006,(3):35-37
当市场失灵陷入困境时,经济学家寻求政府的庇护;当政府管制过严时,经济学家又反过来寻求市场自由的回归。市场和政府是相互依赖的经济调节手段,会计信息管制作为政府对会计的一种干预应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我国目前会计信息管制的现状是管制不足和管制过度并存。在会计信息管制上,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而不应成为市场的替代。  相似文献   

3.
市场、政府与会计信息供求博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会计信息供求博弈为主线,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会计信息供求双方围绕会计信息这种商品展开的博弈过程。面对市场失灵,政府管制介入到会计信息供求博弈过程中成为必然。而面对政府管制存在的成本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分散管制”与“适度管制”相结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庄礼源  张玉苹 《活力》2010,(10):49-49
一、国外研究现状会计监督理论可以追溯到新古典经济学的规制理论。它认为产业规制是政府出于“公共利益”对“市场失灵”的一种补救。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垄断或竞争失败、外部经济、公共产品、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的市场功能不能正常发挥的现象。会计监督理论认为监督是对市场失灵的补救。会计学意义上的市场失灵起源于公共产品和外部性带来的会计信息供给不足。以及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会计信息质量及披露数量和披露时间上的任意性,这些研究将管制经济学理论与会计监督结合起来,令人信服地从理论上解释了会计监督的动因。  相似文献   

5.
汤玲 《会计之友》2013,(8):114-117
会计信息是一个国家经济信息的基础,资本市场对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依赖于会计信息的披露。对会计信息的管制是政府调节资本市场、干预经济活动的体现。不同国家的会计信息管制的制度安排不可避免地受到历史、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主线,它同样也渗透到美国会计信息管制的变迁过程中。如果能从个人主义历史演进的角度进行分析,了解会计信息管制的历史路径,则有利于把握美国会计信息管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当前,由上市公司生产会计信息,然后由会计师事务所检验会计信息,最后由信息使用者消费会计信息,这种会计信息生产模式不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又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在新的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应运而生,本文将经济学中的市场失灵和管制理论运用到上市公司现行会计信息生产模式改革的探讨中,指出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是当前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当前,由上市公司生产会计信息,然后由会计师事务所检验会计信息,最后由信息使用者消费会计信息,这种会计信息生产模式不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又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在新的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应运而生,本文将经济学中的市场失灵和管制理论运用到上市公司现行会计信息生产模式改革的探讨中,指出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是当前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探讨了会计信息管制的二元逻辑框架。首先将对会计信息的管制区分为会计信息质量管制及会计信息数量管制。会计信息质量管制的逻辑根源在于证券市场上的功能锁定现象。会计信息数量管制的逻辑根源在于会计信息市场的市场失灵,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生产的垄断性、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分布、会计信息的外部性及公共物品属性。  相似文献   

9.
本主要探讨了会计信息管制的二元逻辑框架。我们首先将对会计信息的管制区分为会计信息质量管制及会计信息数量管制。会计信息质量管制的逻辑根源在于证券市场上的功能锁定现象。会计信息数量管制的逻辑根源在于会计信息市场的市场失灵,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生产的垄断性、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分布、会计信息的外部性及公共物品属性。  相似文献   

10.
管制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解决市场失灵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由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各种恶性案件不断发生,令人触目惊心。这是经济市场失灵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具体表现。本文立足于政府管制理论,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解释食品安全的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问题,重申市场自身调节的局限性,并由此得出政府进行适当管制的必要性,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会计信息市场缺陷的政府管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对市场十分重要。由于市场机制自身存在缺陷,如果缺乏政府管制,会计信息缺陷将对市场经济和社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从引发会计信息市场缺陷的主要因素入手,分析会计信息政府管制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政府管制内容。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会计信息管制以“政府主导”为特征,其优势表现为:降低了会计信息的供给成本,维持会计信息市场的运转,减少了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限制了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但政府管制的风险依然有存在,为规避管制风险,应明确评判管制标准,根据会计环境的变化调整管制目标,管制规则的制定应权衡统一性和灵活性,解决好管制机构间的权力分割与协调,管制的价值取向定位于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郭旭琴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0):85-85,87
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帮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目前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诱发经济犯罪,损害了使用者的要权益。应加强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以建立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4.
会计寻租成因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寻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只要市场经济和政府管制存在,会计寻租就不可避免。本文分析了会计寻租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认为正确处理会计寻租问题,对我国进行市场经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会计监管应当由市场来自动调节,但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要求会计信息提供者在没有任何约束的情况下保持诚实守信显然只是一种理想,不太可能实现。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十分广泛,仅靠市场调节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理和对造假者的惩治,适度和强有力的政府监管是治理会计诚信缺失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由于存在“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无法从根本上回答是政府制定会计准则还是由民间机构制定准则。从准则的供需角度出发,我国会计准则与美国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的不同具有必然性,因为供给与需求不同,导致各国会计目标不完全相同。目标如不一致,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会计方法就会有侧重。  相似文献   

17.
卢枫 《物流科技》2005,28(12):99-103
会计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以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据此做出有效的决策.如果大量的会计信息失真,将直接影响国家税收,导致各项经济指标失真和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防止财务活动中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也是确保会计工作正常运行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健全法人治理的重要基础.本文从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的联系入手,分析了内部控制的缺陷是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重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保证制度有效地执行,以期能有助于重塑会计信用.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中国会计信息新的生成条件;同时,会计信息质量的变革也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规范。本文就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变革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牛佰合 《价值工程》2010,29(3):22-2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质量的财务会计信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尤为重要。建立健全合理的内部财务控制,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但是迄今为止,还缺乏一套对行政事业单位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指导性规范,为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若干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刘鑫 《价值工程》2010,29(4):16-1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人和债权人作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都需要了解相关的会计信息,现就我国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