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张莉萍 《现代商业》2012,(24):163-164
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产融结合)是现代市场经济中非常普遍而且极为重要的经济现象,应利用有效条件进行产融结合,可以帮助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满足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同时分享其高收益。本文借鉴了发达国家产融结合的经验,从产融结合的概况入手,分析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的动因。指出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路径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我国产融结合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余鹏翼 《商业研究》2003,(17):16-19
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能否有效结合,对改革我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运用成本——收益模型对我国产融结合进行相关分析后不难看出,现阶段的产融结合不仅对我国产业资本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金融资本的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结合发达国家产融结合经验,对我国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有效结合,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所具有的特性使得两个资本市场相互吸附,但是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全,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金融市场的完善。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产融结合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主要针对当前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发展问题展开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产融结合是企业集团内部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新时代的经济背景下,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浩 《商业科技》2014,(6):147-147
中国入世以来,已经走过了十余年的历程,在不断适应国际环境的同时,我国一些实力强、基础好的企业,不断谋求壮大,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联系不断加深。无疑,产融结合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提供了后发优势,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相互促进也为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然而,在产融结合进程快速推进的背后也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隐患。本文通过对产融结合现状的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产融结合是指产业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通过股权相互渗透而实现资本和产权的相互融合的过程.赵文广博士在<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理论与实践>中指出,按照企业集团的控制主体不同,可分为以产业资本为控制主体的"由产而融"模式和以金融资本为控制主体的"由融而产"模式.无论作为产业金融混合集团的母公司还是子公司,上市公司一般都扮演了关键角色,所以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选择前者的我国上市公司群体,重点研究以产业资本为主体的我国上市公司将金融资本置于统一所有权之下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7.
程静  李敏 《商场现代化》2006,(1):239-240
本文由海尔和德隆引出中国目前“产融结合”的原因和背景在于资本的融合性和逐利性,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的机遇;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现阶段行政力量的影响,产融结合具有较大风险性,产业资本追逐金融资本的热情更高,企业决策者不懂金融专业知识。最后,对正确引导产融结合和有志于从事产融结合的企业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企业集团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是当今企业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对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机理从企业资源基础理论方面进行探析,并从中寻求出产融结合的理论支撑.通过机理探析,认为正是由于金融资源的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完全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使企业集团积极寻求产融结合;并同时指出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是把"双刃剑".  相似文献   

9.
程静  李敏 《商场现代化》2006,(1S):239-240
本文由海尔和德隆引出中国目前“产融结合”的原因和背景瞭于资本的融合性和逐利性,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的机遇;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现阶段行政力量的影响,产融结合具有较大风险性,产业资本追逐金融资本的热情更高,企业决策者不懂金融专业知识。最后,对正确引导产融结合和有志于从事产融结合的企业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企业集团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就是指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共同置于一个公司控制主体的行为模式。从两种资本的载体来看,产业资本一般是指工商企业等非金融机构占有和控制的货币资本及实体资本;金融资本一般是指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占有和控制的货币及虚拟资本。企业集团走产融结合的发展道路,就是利用企业集团庞大的资金流延伸企业的价值链,通过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两种价值增长方式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以更为独特的方式为股东创造价值,从而实现资金与资本的双向增值。本文以宝钢集团的产融结合为例,阐述集团产融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11.
吴蓓  曲岩 《消费导刊》2009,(23):79-79
伴随着产融跨业经营和金融混业经营在世界范围卷土重来,产融结合渐成主流趋势。本文叙述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各自的内涵与特征,解析了产融结合的模式,结合天津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天津产融结合促进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经济新常态条件下,无论产业资本还是金融资本的运行都会遇到新的制约和挑战。如何才能有效推动产融结合,助推经济稳定发展,是新常态下必须破解的难题。本文梳理了我国产融结合所面临的困难,从而提出新式产融结合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铁路产融资本是铁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而形成的资本运动.它以铁路产业资本为主体,运用金融功能广泛吸收资金,主要服务于铁路产业内各企业,承担铁路产业内资金结算与管理、结构化融资、产融资本完全融合三大职责,以实现盘活现行存量资产、构建效益型融资机制与铁路产融资本模式的目标.铁路产融资本可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和调控,以自身有效的增量资金投入,促进铁路资产、负债结构存量优化调整.而构建效益型融资机制是实现铁路产业资本低成本、大规模扩张的一个基本途径.铁路产融资本的收益倍增功效,可有效破解铁路股本融资难题,改善铁路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实现铁路可持续发展,是调整铁路产业资本结构、解决铁路高负债建设导致财务负担过重的重要出路.国家应早日赋予铁路产业资本金融资本职能,批准设立金融机构,有力支持铁路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对支持产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近年来企业在城市商业银行的参股和融资情况、银行系统内外部因素对产融结合进程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金融环境、银行贷款政策、资产收益率等因素对产融结合程度有显著性影响:企业参股银行主要是为了获得低利息贷款、分享银行业高收益。  相似文献   

15.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对支持产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近年来企业在城市商业银行的参股和融资情况、银行系统内外部因素对产融结合进程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金融环境、银行贷款政策、资产收益率等因素对产融结合程度有显著性影响;企业参股银行主要是为了获得低利息贷款、分享银行业高收益。  相似文献   

16.
王洁 《消费导刊》2014,(6):13-13
一、产融结合的概念 产融结合的概念在理论界中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产融结合是指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或工商企业与金融企业之间通过股权融合及业务合作等各种形式的结合与互动。狭义上的产融结合是指产业与金融业在经济运行中为了共同的发展目标和整体效益通过参股、持股、控股和人事参与等方式而进行的内在结合或融合。产融结合具有渗透性、互补性、组合优化性、高效性、双向选择性的特点。本文主要研究我国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是狭义上的产融结合。  相似文献   

17.
企业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的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华林 《商业时代》2007,(35):45-47
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产融结合)是现代市场经济中非常普遍而且极为重要的经济现象,应利用有效条件进行产融结合。本文借鉴了发达国家产融结合的经验,从产融结合的内涵入手,分析了产融结合的条件。指出产融结合的条件来源于产融结合主体的各个方面,主要是由法律政策、市场机制、资本结构和经营管理等所决定的,产融结合的有效条件是这些方面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和世界范围产业结构格局的加速调整.石油作为一种能源不仅是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既代表了国家经济实力也是体现国际竞争实力的基础,对于平衡世界各国利益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石油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具有丰富的产业资本、技术资本、金融资本等资源优势,当产业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势必与金融资本相互结合,共同发挥协同效应提升企业规模和效益,因此石油公司产融结合是其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9.
产融结合对于实体经济开展多元化经营、扩大融资规模、降低用资成本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对嘉定区产融合作整体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嘉定产融合作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金融资源本地化集聚与产业资本化不足;融资资源分配不合理;金融服务模式与产业发展不适应;新金融服务发展不足等。与此同时,为发展新金融促进产融结合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营造产融结合的新金融生态;开拓金融资本向产业资本转化的通道;搭建对实体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推出供应链整合金融服务;打造新金融产业集聚发展高地。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产融结合是指产业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通过股权相互渗透而实现资本和产权的相互融合的过程。赵文广博士在《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理论与实践》中指出,按照企业集团的控制主体不同,可分为以产业资本为控制主体的“由产而融”模式和以金融资本为控制主体的“由融而产”模式。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