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欧盟是现代工业制造业的发源地,长期保持着工业技术的世界领先水平。光子学技术,作为欧盟优先确定的六大关键势能技术(KETs)之一,欧盟已制定具体的优惠政策和行动举措给予重点扶持,旨在提升欧盟先进制造业的世界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欧盟光子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医疗保健、知识型社会建设、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以及先进工业制造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综合研究欧盟光子学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现状、研发创新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路径和经验。  相似文献   

2.
欧盟是现代工业制造业的发源地,长期保持着世界工业的领先水平。欧委会根据全球高新技术发展态势和欧盟的发展需求及相对竞争优势,确定了欧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六大关键势能技术(KETs)领域。纳米技术作为其六大关键势能技术之一,欧盟已为之制定了具体的优惠政策和行动举措给予重点扶持,以提升欧盟先进制造业的世界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通过研究分析欧盟纳米技术工业的发展现状、研发创新、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线索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欧盟是现代工业制造业的发源地,长期保持着世界工业的领先水平。欧委会根据全球高新技术发展态势和欧盟的发展需求及相对竞争优势,确定了欧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六大关键势能技术(KETs)领域。先进材料技术是欧盟确定的六大关键势能技术之一,欧盟已为之制定了具体的优惠政策和行动举措给予重点扶持,旨在提升欧盟先进制造业的世界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综合研究分析了欧盟先进材料技术工业的研发现状、市场需求、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意在为我国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线索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欧盟是现代工业制造业的发源地,长期保持着世界工业的领先水平。欧委会根据全球高新技术发展态势和欧盟的发展需求及相对竞争优势,确定了欧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六大关键势能技术(KETs)领域。工业先进制造系统是其六大关键势能技术之一,为此,欧盟为之制定了具体的优惠政策和行动举措给予重点扶持,旨在提升欧盟先进制造业的世界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通过对欧盟工业先进制造系统的产业发展现状、研发创新、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综合研究分析,意在为我国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线索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德国的工业生物技术具有很长的历史,目前在各行业的应用迅速增长.通过发展工业生物技术,德国提高了工业的竞争力和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德国具有发展工业生物技术的雄厚工业基础及技术优势,但缺乏风险资本和配套政策.因此,目前德国正在研究发展工业生物技术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6.
蔡进兵 《经济论坛》2003,(24):11-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和经济社会条件下,我国要走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装备工业作为物质财富的基础生产部门以及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也决定着我国新型工业化能否顺利实现。一、装备工业的发展在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中的作用装备工业作为主要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提供技术装备的部门,一般包括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六大部门,但有的观点也认为还应包…  相似文献   

7.
《经贸实践》2005,(6):31-31,34
今年以来,湖州市贯彻落实省、市工业经济会议的积极性高涨,工业各级以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为总抓手,以“创新破难强服务,加快发展冲千亿”为主题,全面组织实施加快工业发展“六大工程”,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的措施有: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的制造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欧洲直接从事制造业的职工有4000万A间接为制共、卜明白的吊丁石出8000多万人。这支庞大的职工队伍正日益面临国际竞争的巨大压力。1997年10月,欧盟在法国图卢兹举行了第七届工业技术讨论会,专家们根据以往计划实施的经验,对ZI世纪欧盟制造业工厂进行了描述,并在第五个科技总体规划的“促进竞争力提高和可持续发展”主题下设立“产品、工艺、组织”关键行动,对未来工厂继续进行研究。3一、未来工厂的组成尽管现有的制造业工厂在近期内不会消失,但新一代的制造业工厂已在欧洲初显端倪。这是一种以最终产品总装厂为中心,由若干…  相似文献   

9.
首先基于耗散系统的熵理论,阐明耗散系统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源源不断的负熵流。而中国的制造业这个大耗散系统要想发展,必然需要以工业工程的技术和方法体系作为负熵流。然后从战略层次阐述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特征,指出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应用工业工程来确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进入“十一五”,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我们把“工业立市”战略提升为“新型工业化”战略,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六大战略之一。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环杭州湾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工业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1.
正确确定地区主导产业是实现产业结构合理调整的关键,也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得以实现的基础。本文首先单纯的从经济发展角度考察,确定以反映关联强度、需求、生产率上升、产业规模的一套指标体系,用九个具体指标粗选出南京市十大主导产业,接着从环境资源的保护与节约、可持续发展等概念和思维角度出发,以"绿色GDP"核算为标准,通过AHP法建立相关模型,计算相关指标并提出南京主导产业(群)的确定方案。研究结果为:未来一段时期南京市主导产业为四大主导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而南京市的传统产业如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生产等重污染行业则放在次发展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pecialisation of European Union (EU) regions in key enabling technologies (KETs) and assesses whether or not being specialised in these technological areas has an effect on regional growth. The evidence presented shows that regions specialised in KETs are concentrated in central Europe; however, over the period taken into account (1996–2011), less innovative and peripheral EU regions have been increasing their specialisation in these technological areas at the expense of the most advanced regions. There is also evidence that (spatial) diffusion of KETs often occurs across regions contiguous to each other. The results of the econometric estimations show that being specialised in KETs affects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per capita gross domestic product) and that this effect is stronger in the case of less innovative EU regions. Overall, these results hint at the pervasive nature and enabling role of KETs and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for EU regions to target these technologies as part of their smart specialisation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3.
结合数字技术特性,以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为视角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深入分析数字技术对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影响机制及作用特点。在测度2012—2019年中国214个地级城市数字技术发展水平和产业融合程度基础上,探讨数字技术发展对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促进作用及其内在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水平提升会显著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在考虑模型内生性问题并利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数字技术的作用强度具有区域异质性,且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在非技术密集地区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数字技术通过技术进步和信息平台两种方式并以技术创新效应与市场需求效应为传导机制影响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结论有助于厘清数字技术作用于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内在机理,深化对产业融合机制和地区异质性的理解,拓展数字技术在产业应用中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德国作为欧元区最具实力的第一大经济体,是一个典型的出口导向型国家,机械制造业和汽车业是德国两大支柱产业。德国在产品研发、品牌创新和外贸出口等领域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出口的产品具有高品质、高科技、可持续性、附加值高等特点。政策体系支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的保护、健全的产业体系是德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欧盟及其成员国掌握大量的科学研究资金、机构和知识储备。为有效统筹科研创新资源和能力,优化研究政策战略和重点领域,促进欧洲研究机构体系的健康发展,欧盟提出了建立"欧洲研究区(ERA)"的战略设想。20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欧洲研究和技术组织(RTO)是欧洲研究区建设的有力支撑。经过80多年的发展,欧洲的RTO逐步凭借目标公益性、功能独特性、管理独立性和中立性等特点,发展壮大,成为欧洲科研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提供了广泛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服务。"欧洲研究区"在全面统筹优先领域、建设和共享高端研究基础设施以及向全球开放等战略性设想,通过RTO体系得以全面阐释和实施,对我国未来科研体制改革和发展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珠三角手机、影碟机与数码随声听等消费类数码产品产业发展历史的研究可以发现,以某一家或一些企业提供全面解决方案为产品开发技术基础的产业运作模式普遍存在。这种本土企业被“交钥匙”外包的中国式模块化生产网络是在全球化分工中,本地关系型生产网络嵌入到全球模块化生产网络中所出现的特定现象,预示着中国制造业需要以创新为导向的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