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本文运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贷配给理论,采用动态博弈模型,对江西省近年推出的中小企业财园信贷通融资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在财园信贷通融资模式下,政府直接介入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起到了政府增信的作用,缓解了银行与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可以有效治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财园信贷通融资模式下,政府的风险代偿保证金担保可以激励银行提供贷款;政府和银行对违约贷款的追偿力度、中小企业履约还贷的诚信收益是影响中小企业还贷决策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因履约而获得的诚信收益,即中小企业与政府、银行建立的长期信用关系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履约决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整个金融环境差从而信贷投放问题、商业银行以及中小民营企业自身问题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发展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相适应的金融机构、增加对欠发达地区信贷投放并优化信贷结构以增加民营中小企业贷款的建议,同时为民营中小企业提出了发展BOT项目融资、通过票据市场贴现融资、金融租赁融资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目前,银企关系、银行竞争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还存在争议。本文系统梳理了银企关系和银行竞争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的相关文献,从中小企业借贷可得性、成本和风险的角度,全面考察了银企关系和银行竞争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两者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银企关系、银行竞争会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产生影响,且银企关系与银行竞争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但银企关系、银行竞争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具体影响方向、大小存在显著的国别差异。在考察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过程中,需要结合宏观经济和信贷市场实际情况,区分不同理论的适用性,以期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论信贷配给与信用担保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从我国信贷市场的信贷存贷差以及信贷结构的现状出发,通过对我国银行1998~2004年贷款总额和中小企业中的私营企业产值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论证了信贷融资对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然后利用市场均衡原理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了信用担保是缓解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银行、信用担保机构和中小企业三方合作的信贷融资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受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因素的影响,株洲信贷投入、项目和中小企业融资进一步趋紧,如何破解项目和中小企业融资困局,政府、银行和企业应共同发力,并对症下药。当前要优化环境、创新服务、出台政策,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爱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因素的影响,株洲信贷投入、项目和中小企业融资进一步趋紧,如何破解项目和中小企业融资困局,政府、银行和企业应共同发力,并对症下药.当前要优化环境、创新服务、出台政策,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2011年我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银行信贷规模收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信贷投放向中小企业倾斜,金融服务水平明显改善。抽样调查显示,辽宁省中小企业获取银行信贷总量持续增加,融资以银行短期信贷为主,融资成本呈下降走势。目前仍存在一些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因素,需要大力拓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积极实施金融创新,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  相似文献   

8.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解决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凌云 《新金融》2006,(12):29-32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一直面临着融资瓶颈问题。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而目前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量的比重还比较低。造成我国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内在本质原因是信息不对称。本文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出发,对信贷约束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现实分析,从而提出解决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社会信任、政治关联与中小企业融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丽婷 《金融论坛》2014,(4):34-42,51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的构建论证了政治关联在民营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并以312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数据,对政治关联对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社会信任的影响及政治关联与社会信任在民营中小企业融资中是否存在替代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中小企业面临着较少的融资约束;政治关联的普遍建立不利于该地区社会信任的建立;政治关联与社会信任在中小企业融资中起着相互替代的作用,即政治关联较高的地区,政治关联在信贷融资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而社会信任度较高的地区,社会信任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满依 《时代金融》2012,(35):138+143
民营中小企业本身由于其管理水平低,经济实力差,发展潜力小等原因,致使其融资十分困难。本文针对目前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中的现状,剖析了民营中小企业出现融资困境的原因,从企业自身、银行、政府等多角度视角就如何改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业务竞争激烈,为解决传统银行业务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手续复杂、信息不对称、成本过高等问题,众多商业银行尝试网络信贷这种全新的中小企业在线融资模式,而随之而变的网络信贷盈利模式相应进行调整.目前,商业银行关注的问题多集中在电子渠道的应用、产品设计的创新和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更应在网络信贷收益模式方面开展创新.本文从银行实际出发,通过分析商业银行网络信贷收益模式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目前商业银行对线上、线下融资采用同一标准测算收益的潜在问题,提出银行网络信贷收益模式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年来,黑龙江省辖内银行积极拓展绩优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力度不断加大。但随着企业资金需求的增加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加强,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紧张、信贷融资难的问题愈加突出。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总量不足,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仅占全部贷款余额的30%左右,贷款户数仅占中小企业总户数的10%左右,80%的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存在流动资金紧张问题,  相似文献   

13.
资金短缺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普遍性问题,在我国目前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制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直接决定了中小企业融资状况,为此人总行及各级人民银行纷纷出台有关政策措施,加强窗口指导,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信贷人权利保护的有效性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决定因素。我国由于法律不健全,对信贷人权利保护不足,严重影响到了中小企业融资,而山东省德州市以行政手段加大信贷人权利保护力度,提高了银行放贷的信心和积极性,中小企业贷款增长重新进入快车道。本文结合该案例深入分析行政推动信贷人权利保护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有效性,以期对解决我国当前阶段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随着我国加强了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的管理,信贷市场逐渐走向规范。信贷市场出现了典型的信贷配给现象。这种配给主要针对一些没有完善财务制度和资产质量的中小企业。因此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进一步受到了约束,文章就信贷配给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制约进行论述分析,并提出实行利率市场化、加强政府介入力度、完善宏观调控、加快中小企业融资外部环境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江苏省264家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从企业自身特征、企业主特征、银企关系、市场因素实证分析影响不同类型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因素。结果表明:没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与获得贷款企业在盈利能力、杠杆率以及企业主从事该行业的时间等方面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影响企业申请贷款的关键因素是企业从事的行业类型、银企关系以及政府支持政策;申请贷款的企业杠杆率越高,其获得贷款的可能性越低,与企业有联系的银行数目越多,企业与银行联系的频率越高,企业的信贷可得性越高。此外,小银行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小银行优势得以证明。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讨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了融资问题的现状,提出了银行改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斯华东 《现代金融》2010,(11):35-35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是应收账款融资方式的一种,是指企业与银行签订合同,以应收账款作为质押品,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和信贷限额条件下,采取随用随支的方式.向银行取得短期借款的融资方式。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是国际上针对中小企业的主要信贷品种之一.可盘活企业沉淀资金.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增强中小企业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9.
符洁 《时代金融》2011,(3):17-18
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信贷担保体系。在有效吸取国际信贷担保体系成熟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我国应构建一个以"政府、融资机构、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三位一体"信贷担保体系,在法律法规的纽带作用下,共同优化、完善我国的信贷担保体系,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问题——麦克米伦缺口为切入点,从信贷配给理论、融资优序理论、关系型融资理论和小银行优势理论入手,对西方学者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回顾与评价,以期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和金融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