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张杰  龚新蜀 《改革与战略》2010,26(2):108-110,147
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新疆21个城市的经济集聚能力进行评价,首先利用因子分析方法从选取的变量中找出合适的因子,计算出各城市的因子得分,然后将这些因子作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并根据实证结果对新疆各城市集聚能力的排名进行探讨。这些结果为政府进行城市整体布局、推动新疆城市化和城市体系的协调发展和整体进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潘义  王骑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9):156-160
文章通过经济、教育和人力资源、交通状况及医疗四个系统,共41个经济指标,使用 社会统计软件包对安徽区域经济差异作多元统计分析.首先对各系统内部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并对各市的单个因子得分及因子综合得分进行排序;然后,提取四个系统中,各市的因子综合得分作为新的指标,进一步作聚类分析;最后,利用聚类分析结果对安徽各省辖市经济状况进行总体评价,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城市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广东省主要城市进行分析,构建了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并找出影响城市差异化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对广东省21个主要城市进行合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整体经济实力是影响一个地区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社会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速度。文章最后,针对广东省各城市进一步发展,本文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西部省会城市人力资源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由于经济实力、环境因素和政府作用力等影响着城市人力资源竞争力,文章结合结论针对不同城市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综合竞争力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的基础.文章结合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实际以及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可操作性,建立了一套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计量分析的因子数学模型,通过SPSS软件,对珠三角9个城市的指标体系数据进行了因子统计分析,最后得出各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得分和排名,为各城市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乔慧延  唐波 《科技和产业》2022,22(3):190-195
以珠三角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Meta方法构建出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并采取熵权法、聚类法和障碍度模型对珠三角城市创新能力进行空间分异、聚类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的创新能力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有明显的“双核心-边缘”结构;聚类分析分为4个层次和类型,深圳市为创新前沿型城市,广州市为创新发展型城市,佛山市、东莞市和珠海市为创新潜力型城市,江门、惠州、中山、肇庆为创新滞后型城市;珠三角城市创新能力的障碍因素差异性不高,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科研资金和人才投入、基础设施是主要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7.
文章选取了五大类24项指标,主要采用了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全国36个主要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分类和排序,并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8.
星级饭店综合实力的强弱,对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与意义.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安徽省17个市的星级饭店业综合实力进行了评价与排序,并结合聚类分析对各地市星级饭店业进行了类型划分,以期有利于提高安徽省旅游饭店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与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江苏省各地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文章通过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近两年江苏省各城市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进行分类分析和综合评价,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有利于推动各市第三产业全面发展,提高江苏省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将北京市商业活动的有效鲍域单元设定为620个,结合因子生态学分析(主成分分析)对北京市商业活动单位的多维度类型进行了划分,据此确定了影响北京市商业活动地域结构的主因子,从而为研究城市整体商业活动的地域结构和空间组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沿海城市港口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价,选取20座沿海城市,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港口指标做主成分分析,将沿海城市港口的计算因子得分作为原始数据,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所得结果进行分类.分析结果显示:上海、深圳、广州3个城市的港口综合能力归为第一类,其中上海的港口运输能力最高,广州与深圳的港口综合能力持平;而沿海城市的港口经济发展整体上表现为较大的不均衡现象.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广州、深圳作为珠三角经济区的双核心,3座城市及其港口在中国沿海城市发展中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但部分港口尚未充分发挥自身的临海优势,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为此对港口发展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西藏地区经济和谐程度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毅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0):19-23
文章以构建和谐社会及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为宏观背景,多方面分析影响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运用因子分析对众多经济指标进行综合,最终得出影响经济和谐发展的关键因子指标。综合对各因子得分的分析,运用聚类分析得出目前西藏各地区经济和谐程度,最后给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长三角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计量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明  武戈 《特区经济》2007,224(9):41-42
本文对长三角区域16个城市的循环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以生态效率理论为依据,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尝试建立了一套涵盖3个层面7个方面14个指标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并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长三角区域总体上,代表经济增长方式的经济发展潜力因子和代表污染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的因子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产生主要影响;16个城市各自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又存在一定差别可分为三大类,各类城市应针对各自特点确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北京市和河北省11个城市进行了竞争力分析,在此基础上测算出这些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得分和排名情况。在因子分析法下得到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11个城市与北京市的差距比较大,在此基础之上文章得出了提升河北省主要城市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动态演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建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全局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方法对江西省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得到如下结论:①影响江西省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的因素是多种的,它们分别是综合发展推动、消费与基础设施拉动、外向经济和投资拉动、政府管理和调控、环境治理与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等6个方面;②根据城市竞争力动态因子得分,发现江西省11个城市可以归并为6类,进一步的综合因子得分揭示这六类城市的时空动态演化幅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城市基础设施经营与投资运作模式选择一直是国内外研究探索的重要问题.文章首先比较分析了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经营可以选择的三种模式,即国有公营、国有民营和私有私营,在此基础上进而探讨了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的两种投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文章引入生态位理论中的态势理论,构建了包括资源维、市场维、社会经济维和环境维4大维度34项变量的区域城市旅游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区域城市旅游生态位进行测评,结合聚类分析,揭示了两大区域的空间网络差异、时间错位差异、扩充差异、泛化与特化差异,继而基于生态位理论深入探讨两大区域的深度合作问题,提出构建区域城市旅游发展互补空间、实现区域城市旅游发展互惠共生等区际合作措施。  相似文献   

18.
郭海华  魏瑶 《特区经济》2009,(8):269-271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模型,对我国港口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进行分析。得出货运量和行业产值,以及港口泊位规模这两个综合指标是影响港口城市交通运输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并以此对17个主要港口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给出发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辽宁省又是我国传统的重工业基地,因此研究辽宁省各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对其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辽宁省14地级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熵值法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排名,再运用聚类分析对各城市进行聚类,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20.
乌鲁木齐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压力的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波  葛红丹  张鑫 《科技和产业》2009,9(4):33-36,60
运用综合评价法对乌鲁木齐市1999-2006年的城市化水平进行测度;使用生态环境压力指数法定量评价了乌鲁木齐城市生态环境压力;对城市化水平的各相关因子与生态环境压力指数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现代化水平"因子与生态环境压力之间存在着极强的相关关系,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发展是产生城市生态环境压力的最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