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零售企业增值税实行预提核算的建议杨桂凤实行增值税以后,零售企业库存商品的会计核算,一方面要满足实物负责制的管理要求;另一方面要体现增值税价税分离的特点。为此,笔者建议库存商品采用含税售价核算,按不同实物负责人和税率分别记帐。库存商品所含进销差价计入“...  相似文献   

2.
穆瑞禄 《商业会计》1994,(11):31-32
再议零售企业增值税的核算方法穆瑞禄实行增值税后,零售企业如何核算增值税销项税额,早已引起广泛的注意,讨论文章也不少。比较一致的意见和普遍的做法是,在进货入库定价上柜时,就将库存商品调整为税价合一的柜台售价,待实现的销项税额和批零差价记入“商品进销差价...  相似文献   

3.
零售企业商品削价减少的差价应由已销商品进销差价抵减王自强现行制度规定,实行售价核算的零售企业发生的商品削价不低于进价的部分冲减商品进销差价。月末按以下公式计算综合差价率,并按计算出的综合差价率分摊已销商品差价。综合差价率=月末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科...  相似文献   

4.
施徐景 《商场现代化》2007,(16):360-361
商业零售企业由于经营品种繁多、交易频繁而金额零星,因此,长期以来一直沿用售价金额核算制。但增值税在我国乃是价外税,现行含税“售价核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增设“应抵扣税金”账户,可以解决“商品进销差价”不实问题,而实行“进价核算,实物负责制”,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保证商业零售企业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5.
商业零售企业由于经营品种繁多、交易频繁、金额零星,因此,长期以来一直沿用售价金额核算制。但增值税在我国是价外税,现行含税“售价核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对此,增设“待转销销项税额”账户,可以解决“商品进销差价”不实问题,而实行“进价核算,实物负责制”,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保证商业零售企业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6.
库存商品明细帐恢复含税核算的做法樊瑞,樊淑珍,梁文,张银学,高玉基实行增值税后按照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有关十件规定,进价核算企业的库存商品是以下含税进价核算的,并将1994年期初库存商品进行价税分离,调整为不含税进价;1994年1月份以后新购进商品,...  相似文献   

7.
我国商业零售企业广泛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这种方法是,平时商品存货的进、销、存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记人“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期末通过计算进销差价率的办法计算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并据以调整本期销售成本。采用这种方法虽然能相对准确地计算出存货的成本,但在目前商业零售企业广泛实行目标管理和柜组承包经营中,如何核算商业零售企业各柜组等单位之间缴纳税、费和上交承包金等情况,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吉林省白山市合兴大厦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嫡品人库(调拨)郸解决了各柜组等单位之间核算不清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对1993年末库存商品1994年销售定价问题的探讨黄俊明根据税制改革的要求,企业销售产品或商品应为不含税价格,那么构成产品或商品的进价成本也不含税,对于商业企业1993年末库存商品应进行价税分离,国家税务总局明文规定商业企业老库存除外购农副产品外的项...  相似文献   

9.
议库存商品含税计价在进价核算中的运用庄太源税制改革后商品流通企业由原交纳营业税改为交纳增值税,实行进价核算的批发企业,其库存商品必须按价税分离进行核算。但从执行新税制以来,实行完全的价税分离的方法核算存在一定难度,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在交易时仍习惯以...  相似文献   

10.
零售企业商品削价核算的难点及对策庄太源一、难点(一)削价商品牵涉到原进价、原售价和新售价,同时又有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核算上较繁琐。(二)由于削价幅度的不同,有新售价低于原进价、高于原进价和等于原进价三种削价类型。(三)柜组一般只核算含税售价,对于上...  相似文献   

11.
巧用时间差──实行增值税后的第二道难题穆瑞禄实行增值税后,在依法照章纳税的前提下,企业要研究士。何利用垫交进项税与代收销项税之间时间上的差异,把这一段时间里已收待交的税金加以利用。增值税的特点是用销项税额扣除同期的进项税额后交纳差额,也就是交纳进销差...  相似文献   

12.
受特定因素影响,商业零售企业的商品购进会出现退价和补价情况,会计上应及时、准确地对退补价业务进行处理。由于商业零售企业实行售价金额核算或售价数量金额核算,当购进价发生变化时,零售价格水平影响进销差价的变动,从而使退补价业务处理出现多种情况。目前,退补价业务的会计处理存在不足,应从实际出发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如何计征增值税直接影响国家和企业的利益。一些企业经营者对商业性粮油计征增值税后粮油的价格把握不准,影响了经营决策效果,本文拟就粮油计征增值税方面的问题作一些阐述,仅供大家参考。一、考虑增值税因素后,粮油购销价格的决策。假设:粮油销售价格为P1;粮油购进价格为P0;单位不含税销售毛利为M;应交增值税为N。第一种情况:当P1为含税价格时,则有:公式由(1)得出:由此看出:①当M=0时,P1=101.7%P。即要想保本,含税销售价格须在原购进价格的基础上提高1.7%。②当M>0时,P1=101.7…  相似文献   

14.
现行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税额,依进项税额计算,具体计算公式为:应退税额=出口货物数量&;#215;加权平均进价&;#215;退税率,其退税依据是外贸企业购进出口货物的进价。而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应退的增值税是执行“免、抵、退”或“先征后退”政策,出口退税的税额取决于出口的离岸价销售收入及其进项税额。  相似文献   

15.
削价损失不应包括进项税额王建忠《商业会计》1996年第7期上发表了张宁同志的《浅议新税制下零售企业商品削价损失核算》一文。文中指出,商品削价损失包括两部分:一是价格损失,即不含税新售价低于原进价的损失;二是税额损失,即不含税新售价低于商品原进价部分应...  相似文献   

16.
零售企业两种结转商品销售成本计算表之比较张丽敏实行新税制后,零售企业商品购销存帐务处理变化很大,尤以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及计算进销差价为难点。本人根据税改后的实际运作和零售企业计算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特点,分别介绍集中结转和分散结转商品销售成本计算表及具体...  相似文献   

17.
《商业会计》2001,(6):13-17
第二章 会计核算标准的主要差异(续) ②换出存货价值增值情况下的会计处理 例: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甲公司的库存商品与乙公司的原材料进行交换。甲公司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1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原购进时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7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值均为120万元。乙公司原材料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原购进时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7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120万元(不考虑其他税费)。甲公司换入乙公司的原材料作为库存原材料核算;乙公司换入甲公司…  相似文献   

18.
新旧税制衔接的几个问题董永胜一、对1993年底以前老库存的处理按国家税务总局通知要求,企业1993年底的库存商品应在原进价的基础上内扣14%,作为备抵的进项税额,86%为调整后的库存商品进价,由此实现老库存的价税分离。具体操作方法,举例说明如下:(一...  相似文献   

19.
网络零售市场发展迅速,但市场秩序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税负不公平现象也越来越突出。研究网络零售市场的增值税征管问题,可以促进电子商务的有序规范良性发展、实现网络经营与实体经营的公平竞争、减少电子商务中的税收流失。本文针对网络零售市场提出加强其增值税征管的建议:加快电商税务登记以完成纳税主体身份确认;交易总额价税分离以完成增值税征缴;结合交易规模实行增值税优惠政策以鼓励电子商务发展。  相似文献   

20.
零售企业库存商品含税计价的核算方法之管见庄太源税制改革后商品流通企业由原交纳营业税改为交纳增值税,并且要求价税分离,会计核算也随之变化。零售企业的库存商品是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方法的,实行新税制后,库存商品还应包含尚未实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即以含税售价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