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在城乡双向流通体系下,我国的商品流通实现了城市和农村的合二为一,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本文通过城乡互动流通对农村经济,尤其是农村消费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对这一研究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证实了城乡互动流通对农村消费有着显著的影响。在此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笔者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具有双向互动、互补共赢、良性发展的特征.构建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对于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要因地制宜,依据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不同,建立功能分类的城乡双向商贸流通模式;第二,要从战略高度出发,结合城乡产业化发展水平和物流主体服务能力等要素,建立辐射城乡的现代物流体系;第三,要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建立覆盖城乡的信息平台.为保障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有效运行,还要不断完善商业信用机制和市场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3.
建立城乡双向流通商贸流通体系的必要性及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城乡双向流通的商贸流通体系是扩大内需、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统筹、推进城乡市场一体化、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城乡双向流通的商贸流通体系的战略目标是实现城乡之间各自分割和封闭的单向商贸流通体系向城乡之间互动融合的双向流通体系转变。战略内容包括城乡双向流通的物流体系、市场体系、商贸组织体系、商贸服务体系、商贸流通现代业态体系。战略重点在于城乡市场分割的消除、新业态模式的引入、农村流通主体的培育、城乡流通在供应链上的联系等方面。从城乡统筹视角出发,应从政策支持系统、组织支持系统、制度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几方面来建立城乡双向流通的商贸流通体系的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4.
基于城乡双向互动的农超对接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苑 《中国市场》2014,(31):10-11
本文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物流配送环节入手进行研究,探讨城乡双向互动的农超对接物流配送模式,在物流运输环节,通过合理的规划、资源的整合等方式,构建城乡农超对接物流配送的双向互动新模式,加大城乡农超对接物流配送力度,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日常所需的消费品,在运输环节控制物流成本,解决城市居民吃菜贵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商贸流通业处于较明显的二元格局,城乡之间存在着市场分割和流通不畅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有学者提出通过连锁经营建立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但现有研究没有深入探讨双向流通的动力机制。文章通过构建一个以超边际分析为基础的迂回生产模型得出,城乡双向流通体系是交易效率改进和分工深化的产物,并在此命题基础上得出,随着双向流通的形成,工农业产品的交易迂回程度、分工水平、专业化水平和市场化水平均会提高。由于工农业在内部分工上的差异,构建城乡双向流通的关键在于科技兴农,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只有当工农业同时实现流通与生产的分离,城乡双向流通体系才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6.
连锁零售企业城乡市场“双向流通”模式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目前城乡市场连锁零售企业普遍存在物流配送"单向流通"运行的现状,分析了其形成的历史根源和存在的主要缺陷,提出了"双向流通"的主张,并就"双向流通"型企业组织模式的构建问题进行了求解,对政府在引导连锁零售企业推广城乡市场"双向流通"物流模式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给予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下连锁经营网络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城乡统筹视角,通过对现有城乡商贸网络体系不健全、城乡商业网点分布不对称的现状分析,探讨在农村商贸流通中实现连锁经营的可能性.通过国内外连锁经营模式的探究,研究城乡统筹视角下双向流动的连锁经营网络体系构建的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解决思路,从而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障碍,实现真正的"大流通、大市场"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构建城乡顺畅流通网络体系,形成城乡双向流通顺畅、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功能完善、流动有序、诚信和谐的城乡流通网络体系,是城乡和谐社会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9.
建立城乡一体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浙江,近几年农村流通业得到快速发展,但城乡商贸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总体来看,目前浙江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业存在许多有利因素,建立城乡一体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体系已经具备条件。要以政策引导为手段,加快城市商贸流通资源向农村流动;以推广农村连锁经营为手段,促进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以建设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为手段,促进城乡商贸服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由于受二元经济结构影响,中国长期处于城乡市场分割、城乡商贸流通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下,这种状态严重阻碍了农民增收和消费,延缓了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促使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文章通过城乡分工和交易效率的视角来探讨我国商贸流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其原因。研究发现,农产品市场和工业制成品市场交易效率的巨大差异带来城乡商贸流通的不畅、交换关系的紊乱和“双重滞销”的产生。因此应根据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实际情况,在统筹城乡商贸流通的过程中要扩大农产品交易规模,加强农村流通网络的建立,构建高效完备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发展多种形式的中介组织,加强市场制度的建设,降低市场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12.
互动对话二     
《广告大观》2008,(7):51-52
提问:现在有这么多的广告形式,即便是互联网也有搜索引擎、视频、论坛等等,您在做广告的时候,是多管齐下效果好,还是一个一个来。  相似文献   

13.
互动对话二     
主持人:今天的论坛主题围绕新传播、新需求——广告主的需求变化进行。在座各位基本上都是广告公司、广告代理企业,媒体代理的业内人士。从现在嘉宾的结构来看可能偏向广告服务,今天相互交流,看看有什么高招,有什么新的服务方式,有什么新的体会。另外也可以谈一下苦恼,苦恼的时候不妨谈出来宣泄一下。  相似文献   

14.
互动对话四     
主持人:今天论坛的主题强调的是新价值,互联网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新媒体,但在走过十年之后如何体现它的新价值,请问一下在座的嘉宾。  相似文献   

15.
互动对话三     
主持人:今天的话题是媒体的责任感与广告经营以及未来中国广告大趋势之间的关系。现在重提媒体社会责任感,特别是绿色收视率,以及央视拿出大量的资源体现媒体的公信力和责任心,这对收视率会产生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互动对话一     
《广告大观》2008,(7):39-41
金定海:今天的主题是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差异、优势。在座的既有做策划的,也有做媒体的。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然后找自己喜欢的话题说一下。  相似文献   

17.
应宜伦 《广告大观》2008,(10):130-130
放眼我们的生活,会发现为应对互动的需求,形形色色的互动产品纷纷诞生:从索尼Walkman到CD机;从软盘到U盘、移动硬盘;从纸质贺卡到现在随时随地的SMS(手机短信)。互动的变化最终导致了商业模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互动对话五     
主持人:这次谈话的题目是新趋势、新格局,重新定位中国广告产业。先从熊先生开始,简单介绍一下对中国广告业目前的状态是怎样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互动对话一     
主持人:新农村在未来将会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广告业一定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利用广告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也利用新农村建设扩展广告业的空间。不知道各位广告业的嘉宾有什么感想?  相似文献   

20.
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 firms are thinking seriously and practically about an interactive marketing paradigm—one that integrates mass scale with individual responsivenes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on how this interactive environment is changing the customer decision-making process. With the increased amount of information available, the existence of sophisticated decision aids such as intelligent agents, and more latitude in how to interact beyond the basic desktop and laptop computers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cellular phones, tablet computers), customers have more choices than ever about how, when, and how much to interact with companies and each other. In this paper, we attempt to cover a few of the major areas of research on how customers make decisions in these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