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中,我们发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主要存在如下十五个方面的问题:1.隐瞒收入私设"小金库"。"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小金库"来源各异形式多样,主要有九种形式:一是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二是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将单位门店出租或下拨所属  相似文献   

2.
李扬 《审计与理财》2014,(10):15-16
正所谓"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作未作本单位规定的财务账收入而在账外列收支的各项资金及其形成的资产。《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具体规定》中明确指出"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单位收入和应上缴收入,且未列入本单位财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近年来,虽然"小金库"呈逐年下渐趋势,但仍有一些单位心存侥幸,有禁不  相似文献   

3.
一、“小金库”影响和危害 “小金库”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现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息,侵占、截留单位收入和应上缴收入,且未列入本单位财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小金库”是非税收入泛滥和无序的表现,而且诱发请客送礼、铺张浪费、挪用私分、贪污贿赂等许多问题,也是产生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小金库",是一个单位少数人或个别人掌握使用的非常隐蔽的资金收支,是"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  相似文献   

5.
小金库是一种通俗的说法,从概念上讲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人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本文从分析某单位设立"小金库"入手,探讨"小金库"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小金库”的定义、来源和去向 1“小金库”的定义 所谓“小金库”,依据国办发【1995】29号文件规定.指的是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  相似文献   

7.
一、“小金库”的定义、来源和去向 1“小金库”的定义 所谓“小金库”,依据国办发【1995】29号文件规定.指的是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  相似文献   

8.
“小金库”是违反国家财经法规,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私存私放的资金。由于“小金库”未列入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极易导致少数人私分、贪污等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它是腐败的温床,因此必须加大对“小金库”的查处力度,研究查处“小金库”的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题记:有人断言:中国有多少个行政企事业单位,就有多少个"小金库"。"小金库",当今中国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种"流行病"。"小金库",吞噬我国财政资金的"黑洞。"]一、"小金库"面面观——"小金库",就在你身旁。何谓"小金库"?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它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帐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谓之。"小金库"是当前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行为,是寄生在我国市场经济肌体上的一个个毒疣。作为一种社会的经济现象,"小金库"的滋生与繁衍,至今大约不过十余来年。十年前,有"小金库"的单位是极少数,十年后的今天,没有"小金库"的单位是少数。面对雨后蘑菇般出现的"小金库",有几个法人能坦言:"我们没有"!——"小金库",资金何处来?  相似文献   

10.
谢彬 《现代审计》2005,(4):20-20,19
小金库,即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进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在新形势下,应如何治理行政事业单位的“小金库”呢?笔者认为,应当:  相似文献   

11.
“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账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的“小钱柜”。审计“小金库”是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业务。为此,本文拟就如何查证“小金库”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一、"小金库"的表现形式及危害性"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的财经法规及其相关规定,私自侵占、挪用、转移国家和单位的收入,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根据其来源,可以将其分为七种形式:违规收费;资产处置或出租;经营性收入;虚假发票骗取的收入;以劳务费、  相似文献   

13.
运用审计方法查处“小金库”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小金库”及建立方式 (一)何谓“小金库” “小金库”也称“账外账”,即: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目前小金库的形成范围之广大,资金数额之巨大,给整个经济运行设下了一块绊脚巨石,如不整治,则后患无穷。  相似文献   

14.
“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在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列收列支或未纳入预算管理,而进行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近年来,“小金库“屡禁不止,据披露,1998至2006年上半年,全国审计  相似文献   

15.
"小金库"俗称"小钱柜"、"私房钱"、"账外账",是指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挪用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小金库"具有分散性广、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小金库”是指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此类资金的形成是一种典型的损公肥私现象,也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对“小金库”的查处,  相似文献   

17.
“小金库”是指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或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法定账内核算.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近年来,国家三令五申禁止私设“小金库”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从审计情况看,随着国库集中支付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单位可支配现金的减少,“小金库”在一些单位或部门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其设立方式、存在形式也在不断翻新,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由“小金库”引发的矛盾及职务犯罪也时有发生,必须认真治理。  相似文献   

18.
"小金库"又称账外账,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化大公为小公、化小公为私有,未在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列收列支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务院先后11次布置清理“小金库”,清理结果,“小金库”有禁不止,屡查屡犯现象仍然严重。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大幅度增加,但同时也出现了“小金库”这种违规形式,凡是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行政事业单位的“小金库”收支不在本单位财会部门账上反映,具有逃避财政、审计部门监督的性质,小金库有以下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20.
浅谈“小金库”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金库"即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应列入而未列入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小金库"的存在,有很大的危害性,应从源头治理上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