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酒"是什么酒?原来就是黄酒,不过是注入了保健滋补成分的新概念黄酒。它是酿酒业老字号上海冠生园华光酿酒药业有限公司推陈出新、顺应市场潮流交出的一份出色答卷,是提升国企竞争力一个最新成果。黄酒变"和酒"的故事,可以为正在殚精竭虑、思谋摆脱困境的国企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抓市场就是抓机遇市场决定生存,谁能抓住市场机遇,谁就能掌握主动。曾几何时,在中国的国酒市场上,白酒与黄酒并驾齐驱、享有同等的地位与身价;但随着生活、健康观念的转变,公众逐渐认识到白酒太烈,有害健康;使用粮食过多,与国策相悖;同时,白酒过多、过滥的广告,以及屡禁不绝的假酒事件,造成公众逆反心理陡增,白酒销售江河日下,仅剩几个有历史厚度和口碑的老牌。1995年国家工商局发布的酒类广告管理办法,明确要严格控制白酒广告,从根基上动摇了白酒占据的市场堡垒,这无疑给黄酒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上海华光酿酒公司抓住这一机会,顺应市民对酒类消费开始注重营养保健及口味习惯等  相似文献   

2.
姜海洋 《走向世界》2013,(26):102-103
<正>英国葡萄酒专家比尔布罗根先生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对于别人来说,葡萄酒是用来搭配餐的。但对于我们来说,葡萄酒是用来搭配人生的!"美国《佳酿》杂志创办人菲利浦·塞尔登则认为:"在本质上,酿酒人好像就是在执导一部电影,他按个人的理解,塑造葡萄酒的酒体结构、滋味、神韵和特点,从而创作出酒文化的艺术佳作。"葡萄酒,和人一样被赋予了生命的价值,这也许就是人们不吝赞美之词的原因。酒管元经庄的音下  相似文献   

3.
我国白酒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聪  王建强 《北方经济》2012,(Z1):108-109
正白酒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酿酒历史已延续了几千年。中国人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习俗就是逢年过节、亲朋相聚、婚丧嫁娶、庆功祝寿,只要是饭桌上,酒便是必不可少的",饭桌"一词也逐渐演变为了"酒桌",而酒桌文化也成为中国特殊的一种文化。白酒已经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刚性需求很大,接近于调味品,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研究它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说到西安历史,人们常提及的不是秦砖汉瓦、兵马俑,就是十三朝古都、盛唐文明。细细梳理古城的历史脉络,我们会发现虽然自唐之后西安随着皇权的东移而光芒渐微,但古城文明的历史年轮依然光彩照人,钟楼、鼓楼、西安城墙、西安都城隍庙……许多出自明朝的遗迹仍为世人所仰慕,这一切便源自明朝240年间镇守西安府的13个秦藩王。相对北京的明代帝王"十三陵",西安明朝十三位秦王的陵墓被称为"小十三陵"。  相似文献   

5.
在奔流的改革大潮下面,潜伏着一股汹涌的、令人心悸不安的酗酒的暗流,它时时刻刻侵蚀人们的肌体,危及城乡居民安居乐业的富裕生活。这就是悄悄出现的、发展迅速的喝酒浪潮。[镜头之一〕透明的诱惑华夏民族有着悠久酿酒历史,仅依《黄帝内经》、《吕氏春秋》等古籍记载,就在Z000年以上,有关饮酒的名人轶事更是不胜枚举:武有“关羽温酒斩华雄”、“武松景阳岗打虎”;文有“李白斗酒诗百篇、张旭豪饮书狂草、曹操煮酒论英雄、刘项斗智鸿门宴”。中华酒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据华夏酒报城:1992年全国有白酒厂5万余家(不包括村屯个人酿酒…  相似文献   

6.
王焕理 《走向世界》2015,(9):102-105
本文选自已故烟台博物馆原馆长王焕理先生著作《老烟台风情》。《老烟台风情》记录的是烟台历史的片断,汇集了有关烟台历史的考证文章百余篇,被称为烟台历史"小百科"。这些文章记录的虽只是一条街、一座建筑、一件文物、一幅古画、一处遗址、一个老字号、一段往事和传说,但串联起来就是一段烟台历史。王焕理先生曾担任烟台博物馆馆长多年,他在年事已高又身羁重症的情况下仍笔耕不辍,精神感人。在此本刊向王焕理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编者  相似文献   

7.
大师的印记     
王铎 《走向世界》2008,(15):50-53
青岛有许多历史建筑掩映在青山绿树之中,其中多座后来成为了中国早期文人墨客在青岛的居所.他们在这里会朋结友、笔耕不辍,写出了一篇篇影响后世的巨著.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熊彼德曾经这样说:"经济发展就是连续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破坏’"。上海社会经济在历经改革开放以来20年的迅猛发展之后,成就斐然;如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与现实基础上,很有必要进行熊彼德所说的"创造性破坏",以开始新一轮的发展。有识之士指出,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面对知识经济逼近的挑战,以及面对目前国内通货紧缩、需求不旺的困难,上海只有迅速调整经济结构,大力推进产业升级,才能实现新一轮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资产重组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经济专家厉无畏针对国有资产重组中存在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作了十分透彻的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或改进建议,旨在帮助做好这篇"大文章"。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人们越来越感觉并发现中小企业正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一支强劲的生力军。围绕这一当前深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期刊出一组文章,包括经委黄奇帆主任及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等个人或集体的研究成果共7篇,可供广大读者参考。在"封面文章"一栏,发表了张载养区长关于卢湾区发展的前景与  相似文献   

9.
如此老酒     
前些天到郑州参加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名曰"华夏老酒茅台镇酱香型系列窖藏封坛大典新闻发布会"。名字太长,太啰嗦!简言之,就是一坛"华夏老酒",将要"窖藏封坛"了!于是,在郑州举办了这场新闻发布会。"华夏老酒",由"河南华夏酒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出品。有意思的是,此"酒"只注册了商标,并非真有其酒。一个空壳牌子,如何卖给消费者呢?华夏公司想出一招,主动与贵州"茅台镇联合酿酒有限公司"合作,由酿酒公司生产若干酱香型酒,装入"华夏老酒"酒坛之中,可不就成了"华夏老酒茅台镇酱香型系列"了吗?两家一握手,可不就"你有我有全都有"了吗?问题是,如此"包装"的酒,消  相似文献   

10.
《走向世界》2012,(29):82-83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岛可谓是中国北方的文化聚集地。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都曾来到这里,他们或著书、或讲学、或定居、或游历,总之,他们的印记被深深留在这里。轻轻翻开青岛的地图,你会发现,名人们的故居犹如市南老城区的地标,以一种特有的文化历史方式诠释着青岛深厚人文底蕴。每座名人故居都镌刻着一段历史、几个故事,康有为故居"天游园"的大气、沈从文故居的清丽、闻一多故居"一多楼"的静雅、王统照故居的中西合璧、梁实秋故居的质  相似文献   

11.
剑南春     
[天益老号] 天益老号是剑南春集团现今保存最完整,并且仍在生产的传统酿酒作坊,已申报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和国家文物部门认定的中国食品文化遗产。一九八五年六四六日,在绵竹城西搞基建的工人发现了地焉窖池和窖池中的纪年砖,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它澄清了天益老号作坊酿酒历史,揭开了天益老号等酿酒作坊的真实面目——一段尘封了1514年的辉煌历史。  相似文献   

12.
神经系统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的以感觉、运动、意识、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神经病".因神经细胞损伤后不易再生,许多神经病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厦门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并生产出世界上第一个神经创伤治疗性药物——神经生长因子(恩经复),从而结束了神经损伤无治疗性药物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最美数西安     
西安故事就是中国故事,西安记忆就是中国记忆,来到西安就像回到老家翻开了老相册,历史在进入记忆的同时,也沉淀为美丽……"城阙辅三秦,雄立千秋曾聚天下王气;河岳壮九州,名扬四海折腰无数英雄。是为长治久安之福地,贵有龙凤呈祥之鼎盛。"这是《光明日报》"百城赋"首篇《西安赋》中的赞语,正是今日西安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4.
今年7月27日"Nature"杂志出了一组关于芯片实验室(Lab on a Chip)的专辑,收集了一篇概论和6篇综述,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芯片实验室的研究历史、现状和应用前景,并配有一篇编辑部的社评,在社评中Nature的高级编辑R.Daw认为,现有的迹象表明芯片实验室可能成为"这一世纪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让”民作主与人民当家作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为社会主义民主,一种颇具中国特色的语言的回答是:民主就是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在"人民群众"之前加"让"字是否妥当,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分析。一、"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这表现在:首先,"让"比"不让"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自不待言,而且更为主要的是人们没有说话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即使在统治阶级  相似文献   

16.
《东北之窗》2014,(5):30-31
正2014年新春佳节之际,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推出特别调查节目"家风是什么",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代社会,飞速发展,很多新的东西衍生出来,很多旧的思想渐渐淡去。"家风"一词对现在的很多小家庭来说已经变得陌生。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现在重提"家风",就是一种优良文化传统的回归,是一种历史智慧的挖掘与重建。事实上,在许多老一辈革命家的家中,也一直流传着严谨的"家风"。本文所述只是其中的一鳞半爪——  相似文献   

17.
1938年5月,在延安,一篇演讲预测了一场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所有历程。神奇的是,经过八年抗战之后,人们发现,历史的演变竟——应验了这篇演讲最初的预测。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场空前的革命运动,具有极其强烈的余波,它给民国初期社会以持续有力的震荡和影响,使许多方面获得长足进步,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期和社会发展期。一、社会心态的进步在辛亥革命影响下,人们的观念、态度和行为开始脱离封建专制藩篱,向现代文明转变,一句话可概括为"弃旧迎新"。价值观念变迁通过人们的行为规范和思想体系表现出来。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主要包括纲常观念和义利观念。纲常观念浓缩于儒家学说之中,其核心  相似文献   

19.
在"左"的年代里,把不同所有制经济,人为地划分为"高级的"、"低级的",再由"低级"上升为"高级",最终实现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历史的经验证明,这是不成功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就是属于当时的所有制"低级形式",甚至把它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加以割除.现在,它已成为教育人们的历史,大概不会再有人说集体经济是"低级"的了.可是事实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  相似文献   

20.
"老西藏精神"的提出,其时代价值主要表现为:价值理想上真、善、美的统一;价值实践上知与行的统一;价值维度上历史与空间的延伸.本文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老西藏精神"的探讨,认为在今天,"老西藏精神"就是人们所说的"援藏精神",同时在新形势下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就是要努力推进西藏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就是要始终保持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把党的事业视为生命,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作为己任,把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