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国海关》2002,(10):20-23
2002年9月4日至5日,国家经贸委在北京召开了部分钢铁产品保障措施产业损害调查听证会.部分国内钢铁生产企业、进口企业、国内用户及其代理人,涉案国家(地区)钢铁生产企业、出口企业及其代理人以及部分国家驻华使馆代表共约260人出席了听证会,来自国内申请方和韩国、日本、俄罗斯以及国内用户方面的人员及其代理人分别陈述了各自的观点和意见.  相似文献   

2.
洪静 《中国海关》2007,(10):34-37
我国是世界钢铁大国,钢铁生产企业5000多家,其中3000多家都是小型钢凡长期以来低附加值钢材出口占据了我国钢材出口的较大份额。今年,国家对铜材出口连续实施下调出口退税、开征出口关税、实行许可证管理等政策,充分显示了国家调控顺差、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的决心。此次政策调整一定程度上将缓解目前我国钢材出口“企业多、利润低”的局面,同时在政策的划分上考虑了将深加工产品、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与初级产品、普通产品区别开来。为便于广大钢铁出口企业了解国家政策、便于海关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本刊特将近期钢材出口政策汇总刊发。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子商务在钢铁行业的广泛应用,钢铁流通组织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电子商务提高交易速度、降低交易成本的优势使其得以迅速发展,规模和成交量不断扩大,对传统的钢铁流通模式造成了冲击。本文对目前三种钢铁电子商务模式即钢铁生产企业主导的电子商务、钢铁消费企业主导的电子商务和第三方钢铁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了全面分析与评价,进而提出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应该成为钢铁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贸导刊》2008,(9):54-55
鞍钢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具有年产铁1600万吨、钢1600万吨、钢材15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能够生产150种用途、850个牌号、50000个规格的钢材产品,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各行业。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我国各类企业开始将信息化发展作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发展起来的各类信息系统,将信息化管理融入企业发展与决策中去成为可能,未来的企业成本核算工作也将会由信息化环境下的数据应用进行辅助与监督。针对这样的信息化环境,钢铁企业产品的成本核算应该形成一个完善的核算体系。本文通过对目前企业中钢铁产品成本核算现状的具体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信息化环境下钢铁产品成本核算的相应体系构架,进而研究总结出使该方法得以通过相应软件及数据应用来实现该体系的具体途径。并通过相应实例的验证分析,对所构建的信息化环境下钢铁产品成本核算体系进行确认,使相关企业都可以在成本核算方面构建信息化管理途径。  相似文献   

6.
全球钢铁产量在1999年之前的约20年内,一直维持在每年7亿吨左右。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对钢铁产品需求的增加,全球粗钢产量也逐年增加:2000年为8亿吨,2002年突破9亿吨,2004年达到10.6亿吨,2007年已突破13亿吨.达到13.43亿吨。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JFE钢铁株式会社(以下简称JFE)依靠进口的铁矿石、煤炭等原料。利用先进的技术生产制造优质的钢铁产品,不仅在日本国内,而且在中国、韩国等亚洲以及世界各国拥有广泛的用户。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钢铁产业的基本概况 (一)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 世界粗钢年产量连续三年超过10亿吨,2006年全球粗钢产量为12.4亿吨,同比增长8.8%,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中国已经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  相似文献   

8.
公司简介鞍钢集团公司(简称鞍钢集团或鞍钢)成立于2010年5月,由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简称鞍山钢铁)和攀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攀钢)联合重组而成.鞍山钢铁始建于1916年,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钢铁工的摇篮”、“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攀钢是我国最大、世界第二的产钒企业,是我国最大的钛原料和重要的钛白粉生产基地以及重要的铁路用钢、无缝钢管、特殊钢生产基地.重组后的鞍钢集团公司已形成跨区域、多基地、国际化的发展格局,成为国内布局完善、最具有资源优势的钢铁企业.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钢铁产品的出口量不断增加,美国进口我国钢铁产品的数额也在逐步上升,然而美国却频繁使用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来限制其对我国钢铁产品的进口,加剧了中美钢铁的贸易摩擦,因而对中美钢铁贸易摩擦进行研究,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研究中美钢铁贸易摩擦的现状及原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韩国每年进口钢铁产品都在2000万吨以上.其中.以造船用厚板为主的厚板进口数量约占钢材进口总量的1/4左右。比如韩国2007年进口的厚板量已接近500万吨。厚板供货紧缺在韩国国内钢铁市场上已成为了一个限制其长期发展的突出瓶颈环节。鉴于此,韩国3家大型钢铁生产企业浦项制铁、东国制钢和现代制铁均决定扩充或新建厚板生产设备来提高产量.以求在其国内的厚板市场上打“翻身仗”。  相似文献   

11.
全球钢铁产量在1999年之前的约20年内,一直维持在每年7亿吨左右。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对钢铁产品需求的增加,全球粗钢产量也逐年增加:2000年为8亿吨,2002年突破9亿吨,2004年达到10.6亿吨,2007年已突破13亿吨.达到13.43亿吨。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JFE钢铁株式会社(以下简称JFE)依靠进口的铁矿石、煤炭等原料。利用先进的技术生产制造优质的钢铁产品,不仅在日本国内,而且在中国、韩国等亚洲以及世界各国拥有广泛的用户。  相似文献   

12.
《进出口经理人》2009,(3):15-15
印尼贸易部为保护本国钢铁工业,决定自2009年4月1日起对202种钢铁产品实施新的进口监管条例。印尼工业部五金、机器、纺织工业署表示,根据该条例,只有登记注册过的制造商才能进口槽钢、钢片等202种印尼可以自己生产的钢铁产品。  相似文献   

13.
陈甦 《中国市场》2011,(41):21-22
随着我国钢铁物流和钢贸流通业的蓬勃发展,众多钢铁生产企业纷纷投入到钢铁物流园的规划和建设中。本文主要对钢铁物流园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着力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树诚 《品牌》2005,(1):12-19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太钢)是中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2004年,预计销售收入达285亿元。  相似文献   

15.
新华 《市场周刊》2004,(21):4-4
5月24日,北京,“稳定钢材市场座谈会”在华北大酒店紧急召开。会议主办单位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钢铁协会),与会座谈者是被急召进京的全国40余家大型钢铁生产企业主管销售工作的老总。  相似文献   

16.
工业化生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钢铁生产作为重要的工业生产链,其生产技术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及价值。在先进科技的带动下,钢铁冷轧厂的酸洗冷连轧机组逐渐实现自动化生产模式,这避免了人工操作存在的诸多不足,为企业创违了丰厚的经济收益。本文主要对钢铁冷轧厂酸轧机组的自动化控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落桦 《市场周刊》2008,(1):24-25
2007年是国内外钢铁市场需求“双旺盛”的一年。中国钢铁产量、市场价格和钢铁产品出口总量均创历史新高。同时,我国钢铁行业在优化结构、节能减排、提高品种质量水平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谢芳 《北方经贸》2014,(6):14-14
中国是钢铁生产大国,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张产能,并带动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的粗放型贸易模式,实际出口所获利润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且容易引发贸易摩擦。为了改变这个现状,就势必要从我国钢铁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型做起,中国钢铁出口贸易增长方式转型应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拓宽出口市场覆盖区域;中国钢材企业应该优化出口结构;中国钢材企业应该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促进钢铁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钢铁物流具有浓厚的重工业特色。国内钢铁物流运行模式分为三大模块:原材料采购运输——钢铁生产物流——产成品销售物流。由于中国钢铁物流企业受到渠道长、物流量大等因素的制约,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胡海卿 《大经贸》2002,(4):30-34
美国"201条款"出台 北京时间3月6日,美国总统布什公布了进口钢铁201保障措施调查案最终救济方案.根据该方案,美国将对板坯、板材、长板等主要进口钢铁品种实施为期3年的关税配额限制可能高达30%的关税.此次事件涉及了中国数十家钢铁企业,有鞍钢、宝钢、马钢、攀钢、本钢、莱芜钢厂等,日本、欧盟、韩国、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巴西等国钢铁产品的对美出口,也将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