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陆桥视野》2005,(10):2-2
社会是企业的依托,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每一个“企业公民”具有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双重性格,承担着相应的商业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企业公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从2002年开始,媒体、社会、企业界自身,都在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近几年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探讨,越来越兴蛊,也越来越深化。2006年10月,招商银行、万科等中国著名企业发起成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表明,企业的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界的一种集体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3.
《经济月刊》2010,(3):84-84
2009年12月20日,共和国60年经济盛典“中国经济百人榜、中国品牌百强榜”暨第四届“人民社会责任奖”颁奖盛典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节能投资公司荣获”2009年度人民社会责任奖”。  相似文献   

4.
任晓明 《时代经贸》2006,4(12):150-151
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提出是企业角色转变的结果。企业在其发展历程中从“经济人”演变为“社会人”.企业理论也从股东利益至上理论演进为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营利性衡平理论。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本人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中规律性的认识,结合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和立法实践,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制度的创设发表一些初浅观点。  相似文献   

5.
四十五集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最近真是火了一把。总的来说,这部电视连续剧是不经商的人拍给不经商的人看的“经商片”,很大气,很人情,也很有深度和历史苍凉感。整个片子的基调,对于转变当下中国老百姓对商业和商人的某些成见,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对于中国的企业家理解商人的社会责任和“商道”,以及形成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管理,也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6.
《资本市场》2008,(12):74-83
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与投资者利益是一致的.投资者应重视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考量,对它们进行“社会责任投资”,与其共同推进中国企业公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7.
余秋雨 《商周刊》2012,(19):89-89
文化是一种时间的“积累”,但也有责任通过“引导”而移风易俗。在这个动态过程中,渐渐积淀成一种“集体人格”。中华文化的最重要成果,就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生产链的形成,如何寻找最有效的途径促进企业实现社会责任已成共识,SA8000作为全球第一个社会道德责任认证标准应运而生。尽管欧美国家强行在中国推行SA8000社会责任标准带有“劳工贸易壁垒”的目的,但是企业保护劳工利益,创造和谐的劳资关系,实现企业社会责任是经济全球化下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我国政府和企业应该重视。  相似文献   

9.
企业内部公害防治管理制度是20世纪70年代日本公害防止对策的一个特色,也是IEI本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项重要构成。在探讨日本“企业内部公害防治管理制度”形成因素的基础上,详细剖析了日本“企业公害防治管理制度”的组织结构、职责及其公共支持内容。研究表明,日本“企业公害防治管理制度”的成功经验可以迁移为很好的政策借鉴。中国当前企业家的“企业社会责任”仍处于起步阶段,而且亟待需要“法制健全”和“公共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在社会责任管理方面存在着缺乏组织保障、目标不明确、管理体系不规范等诸多问题,面对“开放、责任、和谐、挑战”的时代背景和国内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现实,加强社会责任管理就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改革以后中国企业家的成长背景入手,分析了中国新兴企业家群体致富过程中的“机会”与“风险”问题。指出在社会转型期,企业家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对利益相关者承担相应的经济、法律、社会、道德责任,企业家的“机会敏感性”和“财富观”,是影响企业家角色寿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吴丽君  卜华 《技术经济》2020,39(11):165-174
我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整体水平较低,并存在“两极合流”的现象。本文以高管政治身份为研究切入点,分析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迎合”行为。研究发现:①高管政治身份显著促进了民营企业的超额社会责任表现,但同时并未显著抑制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存在的不足。证实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存在“迎合倾向”,是一项“象征性”或“策略性”行为,回答了“两极合流”现象的成因。②薪酬差距激励会削弱高管政治身份与民营企业超额社会责任表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表明薪酬激励对高管政治身份的“政府干预”倾向具有治理效应。③高管过度自信则在政治身份与民营企业超额社会责任表现之间发挥着正向调节效应。上述研究揭示新型政商关系的建立对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良性机制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坚持与责任     
《财经文摘》2010,(6):101-105
孟子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这真是中国文人的一种可贵的社会责任感。没有这种“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使命感,我们的社会与人生就只有造化而无教化了。所以,儒家的义利之辩对“士”这一阶层的教育是“不屑言利”,这决非是文人对身份的一种虚荣,而是对自己所负有的社会责任的一种清醒认知。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探讨——以纺织业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秀丽 《经济前沿》2009,(2):119-127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经历了从“被动应战”到“主动自律”。中国的首个行业社会责任体系——CSC9000T促进了纺织业的社会责任建设,但仍需要调动各个利益相关者参与规则的落实和制度的建设,并分享相应成果。  相似文献   

15.
王红 《经济论坛》2009,(12):20-23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然后通过2006年汽车产业链的调查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分析的视角,讨论了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义、现状与不足,最后针对中国公众‘笑注不参与”的特点,找出了理性生态人“三位一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现代经济信息》2006,(2):46-51
对话背景:我与王志乐老师相识是在三年前,因为做了一篇“社会责任不等式”的报道,那时王志乐正在做公司责任方面的研究,而社会责任正是公司责任的一个大的方面,引起王志乐兴趣的是,一是在当时,很少有媒体关注社会责任的报道,而是在企业界和社会弥漫着对SA8000的抵触情绪,认为这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设置的壁垒,甚至称其为“阴谋”,但在我们的报道中,指明企业社会责任乃是大势所趋。从这个报道之后,同王志乐便就公司责任这一主题进行不间断地交流。  相似文献   

17.
从“三鹿事件”看企业社会责任理想的尴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社会责任理想是学者们、公众们对企业具有“道德人”利他主义精神的一种期待。然而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企业经过了成本一收益计算的理性选择,其社会回应常常使企业社会责任理想陷入困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制度则能够通过吸收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保障他们表达并保护自身利益的权利,从而使企业行为接近社会责任理想。  相似文献   

18.
企业社会责任的建立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国际社会日益兴起和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大量劳资纠纷和矛盾的存在,企业失信行为的泛滥,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也是一个日益被关注的问题,受到格外的重视。在全球化大潮中,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的强烈互动,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企业不仅是区域经济的基本组织即“经济人”,也是区域社会的基本组织即“社会人”,企业不仅要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同时在经营活动中要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放在重要位置,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自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既是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而言不是负担,而是责任和机遇,是发展和创新的机会,有利于提升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同时实现企业社会责任也是发展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社会责任SA8000标准认证”是90年代末欧美地区兴起的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员工劳动保护和权益保障为主要内容,对企业的经营道德进行评估的一种新兴标准认证体系。至2004年5月,我国已有42家企业通过了“社会责任SA8000标准认证”。据世界零售商联盟首席财务官何恩信先生4月25日在上海透露,欧美部分国家将从2004年5月1日起强制推行“社会责任SA8000标准认证”。  相似文献   

20.
目前,以产品质量、商誉、信任、伦理和文化为核心要素的“软安全”管理已经成为关乎企业发展的生命线。笔者在分析“潜规则”、社会责任、企业“软安全”的内涵以及三者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潜规则”与社会责任价值博弈的企业“软安全”管理模型,提出社会责任与“潜规则”价值博弈时的四项检验,并提出了加强企业“软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