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林业发展战略,是决定林业发展全局的根本谋划和对策,是林业长期发展必不可少的纲领。它对于我国林业的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林业发展战略其自身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鉴于此,本文试从方法论角度探讨林业发展战略的几个制订原则。一、生态经济原则森林是一个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具有两大输出功能:一是经济的,日之为“产品”;一是生态的,日之为“服务”。林业生产目的并非单纯的经济目的,或者单纯的生态目的。森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实际上,“是难以处理的问题。迄今为止,我  相似文献   

2.
国有林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从林业经济转向林区经济 ,这是目前国有林区脱危解困的必然选择 ,也是实践“天保”工程 ,建立多元化保护森林资源机制的需要。因此可以说 ,发展林区经济是林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理论框架,从“经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5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2012—2017年我国31省林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及区域差异分析。结果显示:2012—2017年林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区域林业发展严重失衡;31个省份林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被划分为“明星型、平庸型、落后型”三种类型。最后,基于以上结论,从区域层面提出了林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充分发挥林业内部审计职能,创造性地做好各项林业内部审计工作,对全面推进林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就林业内部审计如何为经济发展服务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一、围绕林业经济建设中心,创造性地开展内审监督工作1.解放思想,增强大局意识。思想解放促进经济的发展,思想僵化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林业内审部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三个有利于”为判断标准,从不合时宜的陈旧思想中解放出来,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观念,增强大局意识,富有成效地抓好各项审计监督工作,当好经济卫士,把好监督关,使内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  相似文献   

5.
李近如同志就“以林补农”的提法,提出不同的意见。他认为“以林补农”不能替换“以工补农”的口号。以林“补”农,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林业为农业提供出好的生态和环境。文章还认为,“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风险性大,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林业在社会各行业中缺乏竞争能力,林农对林业投资、投劳缺乏兴趣的现象,远甚于农业。”所以,“以林补农”从经济上挖空了林业,势必影响林农经营林业的积极性。本刊今天还同时发表李祖贻同志的“以工补农应当包括以工补林”一文。旨在引起林业经济工作者与理论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并期望通过讨论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正确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林业发展道路的研究”项目,荣获1993年林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见《中国林业报》1993年12月21日第2版).这是我国林业经济学界的一大喜讯。林业发展道路的研究,一直是世界林业经济界关注的问题.近10多年来,这个问题也是我国林业改革与发展的焦点.为此,林业部将此项研究列为“七五”期间重点课题。这项研究自1985年开始至1990年结束,历时5年.这项课题的研究报告,在立足于我国国情、林情,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思想的基础上,从林业经营思想、林业发展战略两犬方面进行了重点探讨,提出了“林业分工论”、“木材培育论”和“林业产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林业是一项新型的林业发展工程,是加速林业结构调整,推进部门办林业向社会办林业转变,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我国社会林业发展现状的研究,针对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观念认识、林地使用权、林业税费政策、投资资金来源、“民工经济”效应、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有效促进社会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林业发展观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同志一直关心和重视我国林业发展。他的“绿化祖国、造福后代”的林业地位观、“保持水土、发展经济”的林业系统观、“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的林业发展观等一系列观点,都为今天我们制定林业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 一、发展林业产业经济需要大量投入资金从那里来党的“十四大”以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福建林业建设的机遇很好,全省基本消灭宜林荒山,发展产业经济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为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但目前福建林业经济的状况仍不是很理想,1992年全省林业森工总产  相似文献   

10.
<正> 东北国有林区在我国林业建设与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其改革与发展是我国林业经济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围绕国有林区的“两危”问题的探讨层出不穷,但纵观这些探索大都直接从森林资源变化和林业企业经济危困的现状分析入手,直接着眼于林业。从地域经济的角度看,尽管东北国有林区是以林为主的特殊经济区,但林业毕竟是地域经济中的一个行业部门,它的发展受到地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制约。因此,把握经过几十年开发建设后的林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林业在福建省国民经济发展中要“立林业支柱产业,建设林业强省”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存在的观念滞后、管理落后、全行业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提出了“1.林业需要全社会共同投入;2.树立‘发展成本’观念,走低成本发展的路子,3.实施名牌战略,重组林业企业,4.扎实抓好科技兴林,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等意见。  相似文献   

12.
国有林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林业经济转向林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林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林业经济转向林区经济,这是目前国有林区脱危解困的必然选择,也是实践“天保”工程,建立多元化保护森林资源机制的需要。因此可以说,发展林区经济是林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 从贵州省情、林情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一个反映集体林区特点的、经过技术经济论证的林业发展战略,这是影响当前,关系长远,亟待解决的重人问题。有了一个正确的林业发展战略,就可从防止“左”的或右的偏差,出现不必要的失误(特别是全局性的大失误),使林业事业,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顺利地实现“四化”的宏伟目标。现在,我就如何制定贵州林业发展战略,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外向型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许文兴,林和平,耿桂平,郑钱田一外向型林业与外向型林业统计外向型林业的概念,是伴随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国家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中提出的外向型经济而出现的。在国外“外向型林业”最初与“出口导向型林业”是同一的,特...  相似文献   

15.
从贵州省省情、林情出发,制定一个反映集体林区特点的、经过技术经济论证的林业发展战略,这是影响当前,关系长远的重大问题。有了一个正确的林业发展战略,就可以防止“左”的或右的偏差,出现不必要的失误(特别是全局性的大失误),使林业事业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顺利地实现“四化”的宏伟目标。现就贵州林业战略的几个问题作  相似文献   

16.
恢复我国在关税和贸易协定(英文简称 GATT)的缔约国地位,对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认清这一形势,分析“复关”后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变数、机遇和代价,不失时机地采取措施进行林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是我国林业顺利渡过“两危”,实现林业经济上新台阶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碳汇林业助推低碳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12月7—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什么是低碳经济?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中有何作用?本刊从政策、专家、企业、个人等多角度特别推出本期特别策划,以期通过宣传报道,激发社会各界对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具有独特作用的共识。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兴林方针的确立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林业科技工作者不断提高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森工企业也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出发,越来越重视和依靠科学技术,逐渐向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打开了“两扇门”。科学技术与林业经济“对  相似文献   

19.
随着林业建设在“四化”进程中的不断前进,广大林业经济工作者和林业企业经营者越来越迫切地认识到,林业建设的发展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现代化。管理现代化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为了帮助广大读者了解这方面的科学知识,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本刊开辟了“林业经济管理专题讲座”栏目,从本期开始连续介绍一些先进的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开设这一讲座是我们的一个尝试,’希望广大读者和我们一起在内容、方式上进行探索,并欢迎大家将在林业经济管理实践中,运用先进管理方法进行管理的一些好的经验整理成文,投给本刊,以利扩大交流,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20.
《林业经济》1986年第1期发表了彭百登同志“关于贵州林业发展问题的探讨”一文(以下称“彭文”)。读后对贵州林业发展的步骤有不同看法,现提出来与彭百登同志商榷。“彭文”对贵州林业发展战略的设想是:在粮食充分自给的基础上,把贵州建设成强大的林业基地,形成1亿至1.2亿亩的“绿色海洋”,30年后,使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