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能源管理和能源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和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大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30年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近5年来经济平均增速在两位数以上。能源生产和消费也在快速增加,2007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量是23.7亿吨标准煤,消费量26.5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二位。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中国的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节能目标是2010年每万元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也就是从2005年1.22吨标准煤下降到0.98吨标准煤左右,“十一五”期间年均节能率为4.4%,这意味着在GDP年均增长7.5%的情况下,需要累积节能5.6亿吨标准煤,年均节能1.1亿吨标准煤左右,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国家的节能目标。对我国来说,实现这样的节能目标,具有巨大挑战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信息》2004,(17):13-13
如果采取正确的能源战略和相关的政策措施,未来20年中国的能源需求将有可能保持相对较低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中国一次能源的需求在25亿吨~33亿吨标准煤之间,均值为29亿吨标准煤,是2000年的2.2倍。这就意味着中国还有可能利用较少的能源投入支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也有可能在远低于目前发达国家人均能源消费量的条件下,进一步显著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4.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能源供应和消费增幅回升。从初步统计结果看,一季度全国能源供应总量(生产量+净进口)约6.55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45%,增幅比去年四季度加快1.65个百分点。能源生产总量5.85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4.31%;净进口6978万吨标准煤,同比减少3.28%。能源消费总量6.64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04%,增幅比去年四季度加快2.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宁波通讯》2011,(21):11-12
宁波是能源消费大市,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2003年至2010年,宁波GDP总值从1786亿元增加到5124亿元,增加了1.9倍;而能源消费总量从1463万吨标准煤增加到3536万吨,增加了1.4倍。能源消费与GDP总值基本处于同步增长趋势,这些显然满足不了碳排放指标的目标约束要求。  相似文献   

6.
《港口经济》2009,(5):57-57
泉港区是福建省石化产业龙头基地,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国际性石化市场疲软,泉港区抓住国家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的机遇,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探索出一条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之路,资源利用率明显提升。数据显示,2008年泉港区规模工业产值401.17亿元,比2007年增加94.85亿元,同比增长13.7%,万元规模工业产值综合能耗0.32吨标准煤,比2007年减少0.07吨标准煤,下降17.9%。  相似文献   

7.
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去年,中国能源和矿产资源呈继续增长态势,其中,一次能源生产总量18.4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5.2%,10种有色金属增长16.4%,新增大中型矿产地205处,新增查明资源储量石油10.98亿吨、天然气3802亿立方米、原煤96.54亿吨。  相似文献   

8.
2005年中国粗钢产量首次超过3亿吨,达到34.936.15万吨,比上年增加6,887.6万吨,增长24%以上。面对产能过剩的现状,中国将在两年内淘汰1亿吨落后的钢铁产能。  相似文献   

9.
我国人口众多,能源人均占有量不足。我国是能源生产大国,更是人口大国,人均能源占有量非常低。2000年,中国一次商品能源人均消费量为901千克标准煤,相当于美国的8%,0ECD平均值的1/7,世界平均值的44%。2000年全国城乡居民生活人均年用电量为132千瓦,仅为美国4196千瓦(1999年)的3.1%。2003年,我国煤炭生产达16亿吨;石油生产1.7亿吨;电力生产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我国宏观经济背景下的能源问题 80年代以来,我国能源工业发展很快。1989年至1991年,一次能源产量从6.4亿吨标准煤,增加到10.3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率为4%。80年代中  相似文献   

11.
1.严重的大气污染已构成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威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同时也是污染严重的国家。1999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10.91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一位;能源消费总量12.5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二位;相应的二氧化硫(SO2)、烟尘(TSP)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分别达到1858万吨和1159万吨,均超过美国居于世界的前列。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成绩斐然据内贸部再生资源研究所提供的资料表明,建国45年来,回收利用再生资源的成绩巨大:1.节约各种矿石42亿吨;木材1.8亿立方米,标准煤5.8亿吨,电590亿度,原油1.2亿桶。2.回收的废钢铁可制造相当于130万公里长的铁路...  相似文献   

13.
刚刚过去的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10.7%,增速已连续四年保持在10名或者多一点,而且年度之间、季度之间波动都比较小,呈现出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物价较低的良好态势。但是喜中有忧,主要是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2006年,按现行汇率初步测算,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5.5%,但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较高,比如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5%左右;钢表观消费量(注:钢材的全国产量与净进口量之和)为3.88亿吨,占30%;水泥消耗12.4亿吨,占54%。即使考虑到汇率因素,中国的资源产出效率也是比较低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新区》2008,(4):32-32
每平方公里土地入驻企业近170家,产出33.05亿元,实现税收2.2亿元;万元GDP能耗0.46吨标准煤,远低于全国1.22吨标准煤水平:空气质量日报API指数低于100的天数占全年的94%以上……大连高新区提供的一组最新数字生动地反映出园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石油短缺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自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进口国以来,进口量急剧增加,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2002年进口石油6941万吨,2003年为9102万吨,成为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2004年攀升至1.2272亿吨。据美国能源部预测,中国在未来20年的石油进口量将达到日均740万桶,相当于整个欧洲的日进口量。到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4.5亿吨至6.1亿吨,而国内可供量却只有1.8~2亿吨,缺口达2.5~4.3亿吨。可以说,今后新增的石油需求量几乎全部要依靠进口。  相似文献   

16.
(2002年4月2日,杭州)一、2001年工作的简要回顾2001年,各地区、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以解决资源战略中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大力推进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01年,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上年的2.77吨标准煤下降到2.65吨标准煤,全社会节约和少用能源7000万吨标准煤,节能率为4.3%;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比上年降低30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2个百分点;节约和代用木材2000万立方米;环保产业实现产值1290亿元,比…  相似文献   

17.
《重庆经济》2005,(5):14-19
2004年,农村经济总量达到920亿元,是2001年的1.35倍;农业增加值从1996年的284.9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432.3亿元,年均增长2.9%。农产品产量显著增加,粮食产量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肉类产量由1996年的133.2万吨增加到2004年的167万吨,年均增长2.9%;水产品由1996年的14.1万吨增加到2004年的23.9万吨,年均增长6.8%。  相似文献   

18.
油气是国家急需的重要能源,目前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发现优质油气资源,增加石油战略储备,是中国石油工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中国油气资源是比较丰富的,石油资源量1086亿吨、油砂远景资源量可达70亿吨(初步估算)、天然气资源量56万亿立方米、煤层气资源量27.3万亿立方米。2004年中国原油产量1.74亿吨,天然气产最408亿立方水。近20年来,海洋油气田的开发规模和深度不断增加,从深海获得更多的能源支持是许多国家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了2010年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方案》指出,到2010年,中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  相似文献   

20.
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果再不采取、不推行建筑节能或者绿色建筑,2020年中国建筑的能耗将达到11亿吨标准煤,是目前建筑所消耗能源的三倍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