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4 毫秒
1.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非常严重,主要是会计信息应有的质量特征不能保证,虚假会计信息盛行。本文试图通过贯彻《会计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作一论述。 一、《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为会计主体,从根本上解决造假帐屡禁不止的问题。 企业、单位编制虚假会计报表,多数与单位负责人有关。新《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表真实、完整。”这是新《会计法》的重大突破之一。原来规定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都是会计的责任主体,要求大家…  相似文献   

2.
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现象,近几年已变得十分突出,并呈上升之势。会计信息的失真必然降低信息的质量和使用效率,而且严重地影响和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正是由于会计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用的重要性,我国出台的新《会计法》能否切中会  相似文献   

3.
在已发现的绝大多数以虚假的会计信息为手段的欺诈事件中,薄弱的内部控制是重要原因之一。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使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更能防范和发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欺诈行为。 为了有效治理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象,《会计法》第二十七条中,从实质上要求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将内部控制与会计法律有机结合,是管制会计信息失真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4.
虚假会计信息已成社会公害。据有关部门的一次抽样调查 ,原始凭证虚假的占46 % ,成本费用虚假的占38 % ,直接更改会计报表的占22 % ,另据中国财经报1998年12月12日报道 ,某企业为应付上级监督检查 ,竟在财务方面设置了“七本账”。要杜绝虚假会计信息 ,必须加强会计监督 ,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新《会计法》。一、新《会计法》的特点为体现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 ,解决会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坚持《会计法》的科学性 ,并在总结我国会计工作实践经验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通过了新的《中华人…  相似文献   

5.
会计监督作为会计两大职能之一,其目标是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当今社会,无论国内国外,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美国“安然”、“世通”等,我国“琼民源”、“银广夏”等,它们无一不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震动。会计信息是经济决策的基础,信息质量便成为会计作用能否正常发挥的保证,而虚假的会计信息则具有巨大危害,有言“虚假的信息不如没有信息”。会计监督是预防会计信息失真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手段。而且,会计监督和新《会计法》有着相互紧密的联系,本文将从会计监督视角来透析新《会计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针对会计秩序混乱,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状,一些省、市和地区陆续试行了“会计委派制”、“财务总监”(以下统称为会计委派制),对治理和防范会计信息失真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其效果并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除会计法律法规不完善,审计监督不力以及其他一些客观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淡化的结果。本文拟就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关系谈谈本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一)随意调节收入、成本,制造虚假盈亏制造虚假盈亏的行为目的主要在…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公布了“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第五号 ) ,从被抽查的 1 59户企业 1 999年度会计信息质量看 ,资产不实的占 92 4 5% ;所有者权益不实的占 97 4 8% ;利润不实的占 98 74 %。由此可见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与会计监督不力密切相关。新《会计法》为此专章进行规范。为贯彻实施《会计法》 ,切实加强会计监督 ,促进会计秩序的根本性好转 ,财政部制定了《关于贯彻实施〈会计法〉加强会计监督的意见》。为了将会计监督落到实处 ,有以下十大现实问题必须认识清楚。一、会计监督的实质是增强会计信息“透明…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表面上看责任在于公司的会计人员,而在实践中,会计信息的制造发布不是由会计人员独立完成的,而是受到了多方的干预。这种出于各种目的的干预,会使会计信息的质量、披露的完整性与及时性受到影响。当这种干预使会计过程偏离正常轨道时,便产生了会计信息披露的不规范现象。所以在追究会计信息失真的责任时,不但要分清会计信息失真的责任主体,还有必要确定会计信息失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一)会计法的界定1985年1月21日颁布的《会计法》、1993年12月29日修订的《会计法》、1999年10月31日再次修订的《会…  相似文献   

9.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现己公布,这标志着我国的会计法制建设自1985年产生我国解放后第一部《会计法》以来,经历了十几年的实践,正在日臻成熟、日趋完善。本人结合新《会计法》的学习谈一点粗浅认识。一、新《会计法》特别突出了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要求新《会计法》条款中有多处都明确提出了防范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而且具有定位高、针对性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把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写进了《会计法》的立法宗旨。在立法宗旨中明确提出了“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条款。《会计法》的立法宗旨是会计法结…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会计的管理作用越来越重要 ,会计信息的采集者、利用者增多。但是 ,近几年来 ,由于种种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越来越严重 ,“假帐真做”和“真帐假做”的问题时有发生。从我国审计部门的审计结果及一年一度的财务、税收大检查的情况看 ,每年都有成百上千亿元的违纪金额 ,这些违纪问题的产生 ,无不与会计信息失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会计信息不真实 ,已成为困扰经济秩序的一大难题。本文就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解决的对策做一点浅显的探索。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假帐、假表、假损益、假资产等一系列虚假的会…  相似文献   

11.
面对虚假的会计信息人人喊打,而且都采取了相当有力的措施。有的出“重拳”,有的施“猛药”,群治之下已大见成效。然而,笔者在审计工作中发现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重拳”“猛药”之下,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缘何屡禁不止且如此猖撅?关键问题是我们只注重了虚假会计信息出现以后的“打”,而忽视了出现之前的“防”。虚假会计信息出笼后,损失也就形成了,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就成了“马后炮”。长此以往,假被打“皮”了,而不怕打;打假者也打“疲”了,而力度大失水准。因此,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不能仅限于发现假之后的“打”,应重点放在假未出现之前的“防”。只有把假信息消灭在未出现之前,未雨绸缪,才能事半功倍,使虚假信息得到根治。  相似文献   

12.
新《会计法》实施两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有所改善,但就目前来看,我国会计造假行为仍然十分严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不仅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也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因此,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所有者权益,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对会计信息进行综合治理。一、以法制为纲,完善、加强有关法制建设,加大对会计造假的处罚力度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因此,杜绝造假首先要从完善我国有关法律制度入手,加强法制建设,认真执行《会计法》,建立并完善与之配套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使得《会计法》在各条战线上都具较强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依法规范全社会的会计行为,建立并完善与注册会计师相关的法律、法规,力求形成完整的独立审计准则体系,依法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其次要加大对会计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特别是对授意、指使、强令编造、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中介机构帮助上市公司造假等严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应严厉惩处,加大打击力度,必要时给予曝光,追究其行政责任、经济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促使单位负责人、中介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业责任。二、完善会计监...  相似文献   

13.
新修订的《会计法》是规范会计行为的重要法律措施。由于审计和会计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一、全面实施《会计法》有利于强化审计监督 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新修订的 《会计法》贯穿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根本目的。过去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普遍,这给审计监督带来了许多困难。《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  相似文献   

14.
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严肃财经法纪,加大执法力度,是治理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要治理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正常的会计工作秩序,关键在于要大力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和执法力度。尤其是在当前小企业会计造假现象泛滥,以致严重于扰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一是必须广泛宣传和严格贯彻实施《会计法》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严格依照《会计法》规定及时从严处理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典型企业与责任人,并公诸于众,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就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及其经营成果。虚假核算、盈亏不实、隐瞒收入、偷逃税金、甚至帐外设帐,这些行为严重的扰乱了正常经济秩序。审计机关应站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前沿,依法严查和纠正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认真履行《宪法》、《审计法》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下面就虚假会计信息的成因、危害和对策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6.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长华 《物流科技》2004,27(5):123-125
目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伴随而来的企业间竞争更为激烈。虚假会计信息作为非法竞争的一种手段被一些企业使用。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了多次专项治理,未得到根本改变。本文结合现代审计方法和审计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分析了现有会计信息失真原因,还就会计信息失真与一些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辨析。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现象已变得十分突出。1996年根据国务院部署对会计工作秩序整顿时重点检查的83.9万个单位中有16%的单位存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会计信息的失真必然降低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使用效率,而且严重地影响和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同时也增加了审计难度和审计风险。本文仅就会计信息失真对审计取证产生的影响谈一己之见。一、会计信息失真给审计取证带来的影响(一)增加了审计取证的难度。审计从整个过程来讲,根据其与审计证据的关系可分为收集审计证据和发表审计意见两个阶段。前者是基础,是手段;后者是结果,是目的。审…  相似文献   

18.
1.建立和完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现有会计准则允许有过多的选择,有关规定不够具体明晰,缺乏可操作性,这就给管理当局盈余管理创造了机会,我国之所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除了体制上的原因外,缺乏一套健全的会计准则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建立一套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对于抑制盈余管理有着重大意义。2.加强审计,提高审计质量。审计是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审计,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程度,减少虚假会计信息。因此加强审计准则建设,提高审计质量,特别是CPA的审计质量刻不容缓。3.加强《会计法》的执法力度,从严治理会…  相似文献   

19.
如何应对入世挑战,切实治理作假账问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广大会计人员目前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探讨、寻求治理之策已是当务之急。一、加大宣传贯彻《会计法》力度。《会计法》实施以来,为从源头上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起到了明显作用,是会计打假的一把利剑。然而目前会计工作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相当普遍。要做到“不作假账”,首先要大力宣传贯彻《会计法》,增强社会各界“不作假账”的意识,逐步营造一个“作真账光荣、作假账违法”的舆论氛围。其次是通过宣传,使《会计法》深入人心,增强各单…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企业会计诚信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会计诚信环境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企业和单位会计秩序混乱,会计监管不力,会计数据失真,以及个别会计师事务所和少数注册会计师违反职业道德,出具虚假财务审计报告,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引起社会公众对会计诚信问题的普遍关注。会计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会计诚信建设的基本目标是“执业以德,核算依法,遵循规则,笃做真账”,这充分体现了《会计法》“不做假账”的立法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