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生态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生态文明体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化内涵: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是与全球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生态文明就是指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潮流的必然选择,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客观需要,是解决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大力实施生态工程,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全球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生态文明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生态文明的研究可谓层出不穷,众说纷纭。在十八大后,"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一个重要高度。相对西方的研究而言,我国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有着不同发展轨迹。文章拟从生态文明的理论渊源及发展﹑生态文明的定义及科学内涵﹑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三个方面对我国生态文明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的概括及梳理,为更深入的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所以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建构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思路和对策。建构现代生态文明是一个战略地位,生态文明的最终实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们党的宣传教育的一贯优势,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力加强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生态意识,生态道德和生态法治的培养,带动生态文明风尚在全社会的形成和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的牢固树立,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企业经济》2013,(4):155-158
党的十八大报告详细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并将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全面深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也应该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需要我们积极探索相关制度性确立问题。  相似文献   

6.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好的社会,生态文明新时代就是建设生态美丽、生产美化、生活美好的新社会。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是要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我们深入认识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理论指导与全新思路。其中,建成生态小康和全面小康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目标,引领绿色增长、绿色产业、绿色科技、绿色消费新常态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深化改革、完善法治、从严治党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全球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生态文明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生态文明的研究可谓层出不穷,众说纷纭。在十八大后,“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一个重要高度。相对西方的研究而言,我国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有着不同﹑发展轨迹。文章拟从生态文明的理论渊源及发展生态文明的定义及﹑科学内涵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三个方面对我国生态文明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的概括及梳理,为更深入的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杨万花 《科技与企业》2013,(24):194-194
生态文明是后工业文明时代的文明类型,它是人类社会在反思传统工业文明弊端的基础上提出并且努力建设的一种文明形态。当前中国的快速发展遭遇了环境、资源和能源的巨大压力和代价,因此。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9.
继党的十七大对生态文明的提出,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并列讨论,可见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生态马克思主义是上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绿色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试图既找到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道路,又继续坚持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目前,在我国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学习借鉴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将人与自然的发展看作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对于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走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生态文明建设当中,企业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不仅是社会对企业的要求,同时也是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现代企业应当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同样面临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的困境。通过分析发现,工业文明的发展思路是中国发展陷入生态困境的内在根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仅从技术、资金等外部层面加强环保,往往事倍功半,难以标本兼治;只有唤醒大众的生态意识,共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才是中国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蔡洪生 《活力》2007,(11):12-13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是党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创新。饶河作为生态口岸县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科学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在保护好、建设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生态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通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努力实现县九次党代会提出的把饶河建设成为旅游大县、生态名县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4.
刚刚召开不久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报告第八点,首次单篇全面阐述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的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突出亮点,为党内外、国内外所瞩目,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的认识进入了新境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多次强调了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首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提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充分体现了对我国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王雨 《价值工程》2014,(10):190-191
在我国处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对常州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和当前工作重点的研究,希望能够促进常州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要求具有较高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工业园区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实现形式。以生态工业为基础,如何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园区的各个方面,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本文建议通过依托绿色工业、紧抓绿色教育、推广绿色建筑、建设绿色社区等多种途径全面创建生态示范园区,并对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提出相应保障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是两种生产理论的时代性体现,“环境就是民生”凸显着两种生产的高度一致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彰显着两种生产的和谐发展要求。两种生产理论视阈下,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企业经济》2019,(2):51-58
绿色崛起赋予了新时代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内涵,也是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在梳理国家及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政策主张后,阐述了绿色崛起背景下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内涵。认为江西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认识和行动误差、生态资源优势潜力未得到充分挖掘、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生态技术落后四个方面的问题,使得生态文明建设难以标本兼治。在此基础上从重引导、强宣传、努力形成"四位一体"绿色发展的共识共为;挖潜力、创品牌、打造"江西样板"典型模式;补短板、缩差距,促进江西区域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以及加快技术创新、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质量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旨在为江西省探索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林业不但是一项重要基础产业,而且是一项重要公益事业,同时兼有多种效益,担负着促进经济发展和优化生态环境的使命。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崭新发展阶段,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日渐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加强进行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可以大大促进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与人类健康若干问题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琬 《活力》2011,(18):61-62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高级形态。生态文明的实质是要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定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一切社会经济发展都要依托这个基础。人类健康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障,人类健康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环境。生态文明是人类健康的基本条件,尊重生命、提高健康水平已经处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突出位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思想观念、法制建设、偿还生态欠债等方面入手,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