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节元 《陕西审计》1998,(2):21-21
审计处罚指对违反国家有关行政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截留、挪用、侵浪费国家资金等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所给予经济上的惩处。对违反财经法规的款项,无论金额大小,都应分别情况作如下处置:没收非法所得;收缴应当上交的收入;追还被侵占、挪用的资金;冲转有关的帐目。  相似文献   

2.
审计机关查处的大案要案与司法机关查处的大案要案主要有以下区别: 1.大案要案的范围不一样。审计机关查处的大案要案比司法机关查处的大案要案范围广。审计机关查处的大案要案是指重大的违反财经纪律和法规、重大的违反党纪政纪行为、重大的违反秩序的犯罪行为的案件。司法机关查处的大案要案指重大的违反秩序的犯罪行为,即严重破坏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后果,社会危害性较大的情况。 2.大案要案线索的来源不一样。审计机关发现大案要案线索主要是从经常性的审计工作中发现线索;从经济责任审计发现线索;从群众举报中发现案件  相似文献   

3.
审计处罚与审计处理审计处罚指对违反国家有关行政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截留、挪用、侵占、浪费国家资金等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所给予经济上的惩处。对违反财经法规的款项,无论金额大小,都应分别情况作如下处置:没收非法所得;收缴应当上交的收入;追还被...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审计执法实践中有两个争议颇大的问题,很有必要进行探讨。一、关于违反财政收支行为的审计处罚问题先引用一真实案例。1998年12月,某市审计局在审计市教育局财政收支时,发现该局1997年以来违规截留、挪用市财政预算安排应下拨至各市属中学的校舍维修基建款达二百多万元用于局机关宿舍基建。现场审计结束后,市审计局依法作出如下审计决定:一、责令市教育局立即归还被截留、挪用的教育经费;根据《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处罚规定》第三条第二款和第十四条第三款之规定,对市教育局违反财政法规行为…  相似文献   

5.
加强财政惠农资金专项审计。监督惠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不折不扣地把惠农政策落实到位。是新时期国家赋予审计机关新的使命。近年来,鄂州市鄂城区审计局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民本审计观,以惠农资金专项审计为重点,不断创新审计工作方式方法。近年来共查处虚报面积套取国家资金5万多元、截留挪用惠农资金补贴用于经费开支30万多元。较好地保护了群众利益,服务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一、经济违法违纪的现状 据有关资料反映,五年来,全国审计机关查处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金额中,上缴财政380多亿元,减少财政拨款近60亿元,追还被侵占挪用的资金总额470多亿元,累计为国家增收节支920多亿元,向司法机关移送经济案件1600多件。另外,从持续  相似文献   

7.
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常常对挪用专项资金行为的处理、处罚问题感到很棘手,尤其是对“挪用生产性资金用于非生产性支出”以外的挪用专项资金行为的处罚,更是感到依据不足。下面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对挪用专项资金的行为,其处理依据主要是《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处罚规定》)的第五条第三款“追回被侵占、挪用的资金”;其处罚依据主要是《处罚规定》第九条“违反规定挪用生产性资金用于非生产性支出,违反财政法规款额在十万元以上,或者不足十万元、但情节严重的,对单位给予警告,对责任人员给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审计机关在查处经济大案要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在查处接触大案要案的工作中,往往一个案情涉及到跨部门管辖(监督者)、跨地区作案(违纪者),其违纪行为相互交织,既违反财经纪律,又违反党纪、政纪。因此,审计机关与纪检、监察部门的  相似文献   

9.
自朱Rong基总理在审计机关提出“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注意发现大案要案线索”的指示后,各级审计机关都把查处大案要案列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实践中,我们感受到由于受审计环境、审计权限和审计手段、方式的影响,审计机关比司法、纪检机关查处大案要案工作要困难得多。笔者认为,在审计发现、查处大案要案工作中,应以《审计法》为武器,着重做到“三个强化”。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1月30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第427号令,发布了《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05年2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1987年6月发布施行的《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同时废止。《条例》的颁布施行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审计法律体系,强化了审计查处财政违法行为的职能,赋予了审计机关更加强有力的执法措施,必将有利于有效制止、纠正各类财政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审计机关在实施《条例》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十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账外资金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采取侵占、转移、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等手段套取资金,未列入本单位财务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自存放、任意支配的款项.账外资金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审计人员采用常规的方法是很难发现的.如何发现审计线索、找准突破口,是审查账外资金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地区广大审计工作人员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以及上级审计机关的指导下,认真贯彻实施《审计法》,积极探索同级财政审计的路子,在强化对财政税收、金融保险、扶贫资金、库区移民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交通建设基金、失业和养老保险基金,以及综合部门、重点企业的审计监督中,查出截留财政收入、虚列财政支出、占用信贷资金、偷漏工商税收、挤占成本费用、挪用专项资金、  相似文献   

13.
专项资金是国家针对一些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专门设立、专项审批的具有特定用途的资金。但是近年来我们在财政决算审计中发现,贫困地区挤占挪用专项资金较为严重,从1999年至2001年审计的情况看,我市13个县区每年挤占挪用、截留坐支各种性质的专项资金都在上千万元以上,挤占挪用的单位涉及农林水土、科教文卫等各个部门。虽然审计部门在每年的审计中加大了查处力度,但收效甚微,仍然是屡查屡犯,严重影响了相关事业的发展。一、挪用专项资金的表现形式及危害根据我们这几年审计掌握的情况来看,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不外乎有以…  相似文献   

14.
释疑解惑     
《山东审计》2003,(9):22-22
问:目前在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中,乱发奖金、补贴、实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审计机关在审计中应如何把握?答:乱发奖金、补贴、实物的行为是违纪违规行为。《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第12条“违反国家规定,超越权限,擅自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提高工资”和《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施行细则 》第24条“《处罚规定》第11条所称‘违反国家财务开支规定,挥霍浪费国家资财’,包括超越国家财务开支规定的下列行为:1、公款请客、送礼,提高规定的招待标准;2、违反规定,擅自公费旅游;3、违反规定,擅自给职工滥发实物;4、违反规定,擅自…  相似文献   

15.
在现行审计体制下,审计机关查处大案要案受审计环境、审计权限和审计手段、方式的影响,因而比司法、纪检机关查处大案要案工作要困难得多。因此,在审计发现、查办大案要案工作中,应以《审计法》为武器,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一、要牢固树立审计查办大案要案的观念,切实增强审计人员查办大案要案意识。审计机关、审计人员是经济建设的前哨和卫士,其主要职责是监督经济生活、经济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审  相似文献   

16.
高志勇 《山西审计》2001,(4):29-29,44
同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开展以来,我们紧紧围绕财政资金主线,以人大批复的预算和国家财政法规为依据,重点查处隐瞒截留转移预算收入,挤占挪用损失浪费预算支出和违规使用算外资金的问题,规范了财政行为,强化了预算执行的监督机制,以下是我们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7.
首先.衷心感谢全区各级审计机关为财政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1998年,全区共审计了2402个单位。查出违反财经纪律金额513228万元,应上缴财政金额48665万元.减少财政补助2550万元,应追还被占用、挪用的资金45529万元,共为国家增收节支96744万元,并在各  相似文献   

18.
(一)依法审计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宪法确立了审计监督的法律地位,明确了我国实行审计监督制度,赋予审计机关依法行政权力。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对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在法定职权范围内进行查处。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四十四条对有关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行为没有明确可以进行处罚 ,但审计署2000年第一号令颁布的《审计机关审计处理处罚的规定》第四条则明确“审计处罚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和违反《审计法》的行为采取的处罚措施。”由于以上法律、法规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行为能否进行审计处罚的规定不统一 ,在财政决算审计实际工作中不便于操作。对于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行为能否进行审计处罚 ,请答复。读者王青王青同志 :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是否可以处罚的…  相似文献   

20.
综合信息     
十堰市注重审计揭示预算执行的真实性今年,十堰市各级审计机关抽调49人,组成21个审计组,对五县一市两区1998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了审计。各审计小组通过审计,核实了财政、财务收支,摸清了财政家底,着重揭露和反映当前财政、财务收支中存在偷漏税收、隐瞒、截留、转移财政收入,虚列财政支出,设帐外帐,挤占、挪用专项资金,滥设帐户,财务报表不真实等问题,时审计查明的违纪违规问题,根据有关法规给予纠正和处理。全市审计增加财政收入4576.3万元.减少财政支出1182.2万元,追还侵占挪用专项资金749万元,撤并帐户21个,集中资金100万元,审计处罚及收缴"小金库"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