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与美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几年,中美之间的高技术产品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对美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并且出现了对美高技术产品顺差,于是有学者认为,中美贸易结构互补性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中美贸易正在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转向产品内贸易。本文借助于G-L指数、修正后的G-L指数及Aqui-no指数等分析工具,通过对中美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认为得出上述结论尚为时过早,中关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仍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2.
从1998年到2012年,中美双边水产品贸易快速发展。文章运用G-L指数,Bruelhart指数和Thom&McDowell水平、垂直产业内贸易指数,采用联合国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的数据,对中美水产品产业内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美水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贸易的增长主要来源于产业间贸易;从两国的产业内贸易结构看,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占优势。因此,中美水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应从增加水产品贸易的差异化;推动水产品加工技术创新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从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出发,提出研究该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迫切性,分析并比较了世界主要中药出口国竞争态势矩阵,并测算分析了我国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TC指数、RCA指数和CA指数,结果表明:我国中药产业存在竞争优势但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市场集中度是构成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是衡量市场结构垄断或竞争程度的最重要的指标。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石油市场最近几年的产业集中度,综合运用CRn指数以及HHI指数来推导出我国石油产业所处的市场结构类型,并进一步分析了造成该产业集中度过高的原因,以利于为石油产业政策的调整和改进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波 《物流技术》2014,(17):191-194,223
在改进传统EG指数方法的基础上,以区域和流通子产业两个层面分别对2005-2011年广东省流通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重点阐释了广东省流通产业集聚程度变化的趋势及原因。研究显示,流通子产业集聚程度随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发生变化;由于流通产业的关联性,流通产业集聚程度的提升不是流通子产业发展的唯一目标,应该处理好地区经济发展与流通产业集聚的关联,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与地区经济竞争力提升协调共进,是地方政府制订相关政策考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技术层面构建了绝对和相对、静态和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和识别产业集聚发展阶段的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对各种指标的"恰适性"和"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澄清了在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指标应用上的误区与混乱。上述指标从不同侧面更精准的反映了我国近20年绝对产业集聚和相对产业集聚现状、产业集聚速度及产业转移趋势。  相似文献   

7.
在改进传统EG指数方法的基础上,以区域和流通子产业两个层面分别对2005-2011年广东省流通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重点阐释了广东省流通产业集聚程度变化的趋势及原因。研究显示,流通子产业集聚程度随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发生变化;由于流通产业的关联性,流通产业集聚程度的提升不是流通子产业发展的唯一目标,应该处理好地区经济发展与流通产业集聚的关联,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与地区经济竞争力提升协调共进,是地方政府制订相关政策考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引入产业内贸易理论入手,运用产业内贸易理论和格鲁贝尔一劳埃德指数(GL指数)结合汽车贸易数据,分析中国汽车产业内贸易现状,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以衡量我国汽车产业内贸易水平。然后对基于产品差异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和外贸竞争力的关系分析。最后给出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和外贸竞争力提升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产业静态集聚指数和动态集聚指数,分析了广东省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状况,为东西两翼及粤北主导产业的选择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珠三角的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粤东对产业转移的承接效果最佳。另外,珠三角的大部分先进制造业吸引力不强,增速落后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10.
孙继琼  徐鹏 《财会通讯》2010,(10):103-105
本文在借鉴区位商和Hoover系数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产业静态集聚指数和动态集聚指数,利用不同细分程度的27个行业,计算了四川产业静态集聚指数和动态集聚指数。研究表明,四川产业静态集聚指数和动态集聚指数较高的都指向了能源、家电、造纸及纸制品、食品加工业等产业,其中食品加工业、纺织业和造纸及纸制品业集聚趋势明显,而房间空气调节器、彩色电视机、农用化肥等产业则存在明显的外移趋势。  相似文献   

11.
East Asia experienced an unprecedented change in its international trade patterns in the last 10–15 years. To investigate this development, the paper decomposes machinery trade into one-way trade, vertical intra-industry trade (vertical IIT), and horizontal intra-industry trade (horizontal IIT), using finely disaggregated international trade data. Our empirical analysis confirms that the significance of vertical IIT drastically increased, whil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one-way trade dropped. In addition, our empirical results show no evidence that most vertical IIT conforms to the vertical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model. Rather, the explosive increase in vertical IIT is largely due to the expansion of back-and-forth transactions in vertically fragmented cross-border production processes. The findings show that vertical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haring did become an essential part of each economy in East Asia in the 1990s, particularly with the explosive increase in vertical transactions of machinery parts and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12.
入世以来湖北省农产品出口经历了较大的增长,文中选取2005年至2013年1—6月湖北省农产品出口的数据,通过对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出口增长优势指数的计算,来判断湖北省目前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实力和竞争潜力。结合以上两个指标来看,湖北省的农产品出口总体来说具有中等程度竞争力,竞争潜力表现不稳定,并从农产品出口企业规模、农产品出口结构、质量安全问题、国内外贸易政策、出口市场集中、人民币汇率等方面对湖北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最后为进一步提高湖北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UK Intra-industry Trade with the EU North and South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his paper tests the traditional country and industry hypotheses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IT) in 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 differentiated products in the context of the UK's bilateral trade with EU countries. It distinguishes empirically between IIT in 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 differential goods, between trade with EU 'North' and 'South' and between the effects of using GDP proxies and direct measures of national factor endowment differences. The paper shows that the robustness of the results of earlier multi-country studies are open to challenge, that the separation of IIT into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IIT offers an important innovation to the empirical work in this area and that further development of large numbers models of IIT in quality differentiated goods is required.  相似文献   

14.
以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筹资与偿债能力、投资发展能力、资金管理能力、获利分配能力四方面构建财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不同行业细分的12家公司做为样本,运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对其财务核心竞争力排名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是实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使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得到了蓬勃发展。文中首次将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IIT)理论引入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研究当中,以产业内贸易的视角来观察双向对流的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即旅游服务IIT)。以东盟为例,探讨了国际旅游服务IIT的发展现象,进而结合旅游学相关理论分析了影响双向对流旅游服务贸易的基本因素。对影响国际旅游服务IIT基本因素的研究可以为提高国际旅游服务IIT的程度,实现贸易多方的"共赢"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吕晓军 《企业经济》2012,(1):144-147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民族地区的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贸易总量小、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量不足、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日益拉大等问题。本文从分析西部民族地区贸易总量、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及其各自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入手,从实施自主创新政策、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发展特色贸易等方面提出了发展西部民族地区对外贸易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盟机电产品竞争与互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中国与东盟国间经济贸易往来发展迅速。目前机电产品已在中国与东盟产品贸易中取代了传统出口产品如矿产产品、纺织、服装和鞋类等的地位。本文论述了中国与东盟的机电产品贸易现状,特别对双方机电产品在互补与竞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机电产品发展前景做了相应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下中国与日韩产业内分工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2004~2009年中国与日本和韩国机电产品零部件贸易与产业内贸易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金融危机后中国与日韩产业内分工的发展态势与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下中国与日韩的产业内分工体系仍保持基本稳定,产品内分工仍是中国与日韩生产分工的重要形式,同时最终产品贸易比重在不断上升,中日韩之间正在形成中间产品生产与最终产品消费的新的复合型产业内分工发展机制。中国在东亚产业内分工格局中不仅作为生产基地而且作为消费基地的重要性在不断增加。中日韩应加快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直接投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实现区域内产业内分工体系的重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在世界上的排序及占有份额、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行业结构及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三个方面,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一国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并提出了发展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