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决定自2005年7月21日起,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次性升值2%,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由此拉开了第二次汇改的大幕,此次汇改放弃了以往人民币单一盯住美元的机制,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标志着我国汇率向市场化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浮动汇率制度的形成,使人民币汇率变得更加富有弹性,外汇市场也取得长足进展,本文对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研究,通过引入人民币汇率即期市场Hurst指数,估计汇率市场Hurst指数,并依据Hurst指数对人民币汇率市场的特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人民币汇率时间序列的特征,采用基于R/S分析的赫斯特指数作为测算方法。我们选取样本区间为1994年1月到2011年5月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月平均价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结果为人民币对美元月平均价的赫斯特指数为0.83。表明人民币对美元外汇市场有明显的分形结构,并具有时间序列连续性,这对有效市场理论假说的不足之处有补充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4.
李石凯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8,23(3):38-47
用人民币/美元双边汇率替代人民币汇率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然而,用人民币/美元双边汇率替代人民币汇率不适用于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中美双边贸易权重也不足以让人民币/美元双边汇率替代人民币汇率。汇改后人民币/美元双边汇率的走势在人民币汇率体系中也不具有代表性。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尽快计算并公布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以弥补用人民币/美元双边汇率替代人民币汇率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7.
8.
9.
本文依据分形理论,利用重标极差分析法实证计算了我国A股的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和沪深300指数的Hurst指数,实证结果表明,沪深两市三指的时间序列是混沌时间序列,具有分形结构,股指的时间序列具有长而有限的"记忆效应"。 相似文献